耳念珠菌跟念珠菌有什麼關係?感染途徑、治療和預防方法? 醫生拆解耳念珠菌常見5大問題

耳念珠菌(Candida-auris)跟念珠菌(Candida)有什麼關係呢?本港自2019年6月底出現首宗耳念珠菌個案後,相繼出現零星個案,至2020年7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管局九龍西醫院聯網出現耳念珠菌爆發,至今本港已共錄得至少160宗個案。雖然當中只有兩人受感染並出現病徵,其餘病人只是帶菌而沒有病徵,但耳念珠菌一旦入血會造成入侵性感染有機會致命!即看專科醫生拆解關於耳念珠菌的常見5大問題。 Read more

人狗傳新冠欠證據 毛孩防疫 免傳真菌寄生蟲

【明報專訊】本港出現全球首宗狗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個案,不少毛孩主人憂心忡忡,生怕毛孩染病。 專家指出,新冠病毒能否「人傳狗」或「狗傳人」暫時未有結論。但人與動物之間有不少互相傳染疾病,如金錢癬、鈎端螺旋體病等。獸醫提醒,不論是否「疫境」,主人平日亦應做好個人衛生,定期為毛孩杜蟲及接種疫苗,保護彼此健康。 Read more

【容光煥發新一年】灰甲、傷甲 腳甲煩惱點算好?剪腳甲、選鞋子、足部護理勿忽略

冬天多穿着密頭鞋,未必會留意腳趾甲的護理,一旦腳甲出現問題,可能會被忽略。經常聽到有關腳甲的問題,都離不開灰甲。但原來灰甲以外,腳趾被撞傷或者不當修剪腳甲等,都有機會令腳趾甲受傷,引致腳甲疾病。足病診療師表示,無論剪腳甲、選鞋子、日常足部護理、衛生等都必須多加注意! 慎選鞋子 避免受傷腳甲變形 腳趾甲看似平凡,但其實擔當保護趾骨的作用。養和醫院足病診療師陳家倫指常見導致腳甲受傷的原因,包括運動時壓傷腳趾或穿著不合適的鞋。每當壓傷或撞傷腳趾時,腳甲下的甲床可能會流血,一般會自然痊癒。不過,如果重複受傷,情况嚴重或會積聚瘀血,因此一對合適的鞋十分重要。 陳家倫提醒,除了鞋子物料要盡量乾爽透氣外,建議鞋的邊緣與腳趾之間有一個手指頭空間,減少兩者摩擦,避免腳甲受傷。一些前腳掌較寬的人,穿尖頭鞋時鞋面及其邊緣會壓着腳趾,令腳趾瘀青或腫痛,長時間甚至會令腳甲變形,大家新一年在揀選新鞋時宜多加留意。 小心護理腳甲 剪腳甲要留白邊 剪腳甲是人人定期都會做的事,但是否剪得恰當都會影響腳甲健康呢?陳家倫說趾甲的白邊可以保護上皮,避免細菌感染,因此剪腳甲時最好留有小部分白邊,用手指觸摸腳趾前端時,能感到少許腳趾甲突出,同時亦不應將趾甲的左右角位修剪過入。 一些因創傷導致腳甲受傷,例如腳趾外翻及變形,如果屬於急性或嚴重的腳趾創傷,就有需要把腳甲瘀血引流,足病診療師亦會嘗試修改受創腳甲的甲形,希望可以把腳甲回復原狀,但要視乎嚴重程度。 注意足部衛生 以防灰甲 至於常見的灰甲是由於感染真菌引起,趾甲會出現白色斑點、變黃變厚影響外觀,甚至甲床分離。以下3 個原因都會增加真菌在鞋內滋生的機會,引致灰甲: 經常穿同一雙鞋 長時間穿着鞋子而且大汗的人 穿未乾透的襪或不穿襪子等 「還有由於引起灰甲的皮癬菌具傳染性,共用鞋子、拖鞋、赤腳踏地毯,以至美甲時使用的修甲用具不乾淨等,都有機會被傳染。」 外用藥物外 最新激光或光學治療尖甲 一般灰甲會以外用藥物治療,先磨走被破壞的腳甲,再敷上藥物,亦有口服抗真菌藥物,但可能會有腸胃不適或過敏等副作用,未必所有人適合服用。最新的治療方法包括激光或光學治療,但都未必能把灰甲完全根治,所以最好都是注意個人足部衛生及護理,保持雙腳乾爽,遇見腳上皮膚或腳甲出現疑似真菌感染時,應盡早求醫,以免延誤治療。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波波池藏31種細菌

波波池有幾毒?美國北喬治亞大學抽查6個物理治療中心內波波池的塑膠波,作微生物分析,結果找到31種細菌和1種真菌,當中9種細菌和1種真菌可以令人感染致病,如:心內膜炎、敗血症、尿道感染、腦膜炎、肺炎及皮膚感染。     研究員指出,不同波波池的細菌含量差別很大,其中一個波波池蒐集的波波,97%含有大量微生物,另一個只有37%找到微生物。研究員強調,有人的地方就有細菌,不足為奇;但位於物理治療中心的波波池,一般人相信會定期清潔,較少細菌,今次研究卻發現不同波波池細菌含量差別大,相信原因是清潔標準不同。英國國民保健署建議,家長帶小朋友玩波波池前,應向職員查詢設施多久清潔一次,如何清潔;另外提醒小朋友,玩波波前後都要徹底清潔雙手,如果皮膚有傷口就要避免進入波波池。 資料來源:英國國民保健署 醫言有理:中性細胞數量減 細菌感染風險增   天天感恩 生活更美好 多個研究證實,察覺生活美好事情,將感恩變成習慣,不但改善情緒,還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學習感恩第一步,就是要找出每天生活中的好事,簡單如找到一個泊車位、一杯香濃咖啡,或好朋友一個問候;然後好好回味這些好事,為自己注入正能量。   美國西北大學心理學家Judith T. Moskowitz鼓勵大家每天練習感恩,幫助你應付壓力、改善心情。Moskowitz研究顯示,當人受壓時,往往忽略了身邊的好人好事;只要透過持續每天的感恩練習,有助提升正能量。 資料來源:美國衛生研究院   ▲(資料圖片) 自閉關注日 聽「星星」戀事 自閉症人士常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在社交、溝通上有不同程度的困難,看似令人難以接近,其實他們一樣渴望與人建立友誼,亦有追求戀愛的自由和權利。 明天(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協康會舉行「星星戀事多」小型展覽,聯同「癲噹」向大眾呈現自閉症人士典型特徵,以及他們在談戀愛時會遇到的困難,讓大家認識自閉症的獨特之處。 知多啲:自閉症人士社交困難   「星星戀事多」小型展覽 展期:即日至4月7日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8:00 地點:觀塘海濱道90號發現號VESSEL 02 查詢:www.heephong.org   增廣健聞:打齊疫苗 遠離麻疹、食菇防輕度認知障礙、腰背痛免費講座 增廣健聞:益生菌預防葡萄球菌,幹細胞移植或可根治愛滋病,免費中醫食療講座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