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發性角膜糜爛徵狀 睡醒眼睛刺痛、怕光、流眼水 5類高危人士 激光打磨角膜表皮層減發作

從睡夢中醒來睜開雙眼,即感覺到眼球如被刮般刺痛、怕光、不停流眼水,以及有異物感,甚至連視力也變得模糊,但兩、三小時後又一切如常,惟情况反覆發作,更愈見頻密,有可能是復發性角膜糜爛(Recurrent Corneal Erosion)所引起的眼疾問題。有眼科專科醫生指出,有5類人士屬高危一族!針對嚴重或反覆發作並影響生活的患者,可考慮以激光打磨角膜表皮層令其再生,緩解徵狀的同時,更可避免出現角膜疤痕、細菌感染,以至視力永久受損等併發症。 Read more

淚管閉塞致眼淚流不停勿輕視 嚴重可引致急性淚囊發炎化膿 了解淚囊鼻腔接合術、淚囊按摩

傷心會令人流淚,但若無故持續淚水長流,沾濕一張又一張的紙巾,則有可能是因為淚管閉塞引發的溢淚症,對患者的生活及社交帶來不同程度的不便、尷尬,甚至影響視力。淚管閉塞並不單純是經常流淚的問題,亦有機會引致眼睛紅、腫、痛、化膿!如有淚管閉塞的情况,又不想淚囊經常發炎,建議每天進行淚囊按摩,以將積聚的分泌物排走。不想淚長流,有需要應考慮接受微創手術:淚囊鼻腔接合術(Dacryocystorhinostomy),冀能解決長期淚汪汪的狀態。 Read more

【矯視技術】LASIK或SMILE?最新激光矯視技術知多啲 深近視、老花、散光患者注意

LASIK抑或SMILE有何分別?不少有矯視需要的人都會問這個問題,究竟各色各樣的矯視技術有什麼分別?1800度近視、600度散光可以適用哪種技術呢?最新的矯視技術又是什麼呢?其實矯視技術已有逾40年歷史,隨着醫療科技不斷進步,激光矯視技術已經歷一代又一代的變化和發展,對於有不同度數的近視、散光或老花等人士,或有合適的矯視技術可供選擇,助重拾清晰視力! Read more

近視、散光不斷加深要留神 錐形角膜20至40歲易病發 眼敏感患者少捽眼為妙

一般年輕人視力變差,會以為是因為多看手機導致眼攰、眼矇而不以為意。但如果發現近視或散光持續加深,甚至戴眼鏡都無法改善視力,或出現重影,可能是錐形角膜,患者大多於20至40歲發病,要盡快求醫以免耽誤病情。若本身有眼敏感患者,更加要少捽眼,為什麼呢? 錐形角膜患者普遍於20至40歲病發,可能與遺傳有關外,亦有研究指出有過敏性結膜炎的人較容易患有錐形角膜,因此眼敏感患者應要避免捽眼! 錐形角膜多於20至40歲病發 眼敏感者避免捽眼 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陳頌恩醫生解釋,正常的角膜呈球形弧度,由於眼球內有壓力,會把角膜向前推,如果患者的角膜太弱,就會慢慢推尖角膜,從而形成錐形角膜。 錐形角膜的患者普遍於20至40歲病發,陳醫生指出,錐形角膜可能與遺傳有關,亦有研究指出有過敏性結膜炎的人較容易患有錐形角膜,因此眼敏感患者應要避免捽眼,以免令角膜變弱而形成錐形角膜。 初期病徵跟近視、散光相近 易錯過治療黃金期 除了近視及散光不斷加深外,部分患者的散光緯度亦會改變,但由於錐形角膜初期病徵與一般近視或散光無太大分別,很多時患者會忽略病情而錯過治療黃金期。若病情進一步惡化,有機會形成角膜水腫,治療後角膜亦有可能結疤,影響視力,嚴重或要進行角膜移植。 要確診錐形角膜,眼科醫生需要為病人進行角膜地形圖檢查,一旦確診就要盡快治療。 治療錐形角膜:角膜膠原交聯手術或植入角膜環 近十年,「角膜膠原交聯手術」普及用於治療錐形角膜,過程要先刮走患者角膜表皮,然後滴上維他命B2(Riboflavin核黃素),再照射紫外光(UVA)。核黃素與紫外線會產生化學反應,在角膜製造新的膠原交聯,令角膜變硬。術後初期病人眼睛或會感到不適,但約3天後就會消退。陳醫生指出,這個治療除了可以防止錐形角膜惡化,亦有研究發現能輕微改善患者視力。 另外患者亦可考慮植入角膜環,支撐角膜以改善視力,而較嚴重的患者則要進行角膜移植。近年的前板層角膜移植,只移植有問題的角膜基層,保留沒有問題的部分,可減低排斥風險。 近視、散光持續加深 眼敏感者宜及早求醫 陳醫生提醒,若發現近視或散光加深至配多副眼鏡都不合適,或者患有眼敏感,應要及早找眼科醫生檢查及治療,避免不必要的角膜移植手術。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