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病徵:腰背肌肉繃緊 大小腿疼痛 隨時蔓延腳掌針刺麻痺(姿治通鑑)

【明報專訊】坐骨神經痛的病徵除了腰背肌肉繃緊外,亦會因久行或仰臥睡覺時,腿部及腳掌出現針刺麻痹感覺,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十分困擾。(編者按:坐骨神經痛患者會因為腰部、臀部繃緊或椎間盤突出等問題,對腰椎或骶椎神經造成壓迫,從而令大腿及小腿出現放射性疼痛或燒灼感……怎辦呢?) 坐骨神經痛腰背肌肉繃緊 久行腿、腳掌針刺麻痺 坐骨神經由第四、五節腰椎(L4-L5)及第一至三節骶骨神經延伸至梨狀肌、大腿外肌,並在膝蓋後位置分叉成脛骨神經及腓骨神經。脛腓骨神經用作控制小腿及腳掌肌肉的活動能力。 相關閲讀:【痛症】補充維他命B改善麻痺刺痛?過量攝取B1、B6、B12加重腎負荷 腿肌肉繃緊 神經添壓 坐骨神經痛患者會因為腰部、臀部繃緊或椎間盤突出等問題,對腰椎或骶椎神經造成壓迫,從而令大腿及小腿出現放射性疼痛或燒灼感。但除了腰背或臀部肌肉繃緊外,大腿及小腿肌肉繃緊亦可壓迫脛骨及腓骨神經,令腳掌及小腿出現麻痹感覺,導致日常生活受限。 身體有兩組筋膜——淺背線及體側線,對於治療坐骨神經痛患者均相當重要。 治療坐骨神經痛 認識兩組筋膜 淺背線由足底筋膜連至頭皮筋膜,中間經過小腿肌肉、大腿後肌、豎棘肌群(腰肌)等肌肉;改善淺背線筋膜問題對於減輕腰背肌肉壓力起關鍵作用。 體側線則由小腿外側肌肉連接至頸部外側肌肉,途經軟組織包括臀部肌肉及髂脛束,這些地方亦是坐骨神經痛患者常見出現麻痹的地方。因此,當患者下肢肌力或平衡力較差時,容易選擇收緊肌肉用以增加身體穩定度,從而令大小腿肌肉以至腰背肌肉繃緊,嚴重者更會壓迫坐骨神經、脛骨神經及腓骨神經,繼而令臀部針刺麻痹感伸延至大小腿,甚至遠及腳掌。 總括而言,完善治療計劃需處理大小腿肌肉繃緊、放鬆腰背肌肉,以及改善下肢肌力與核心肌群穩定度,減低因為肌肉繃緊而對神經造成的壓迫。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有為坐骨神經痛或其他痛症人士而設的物理治療評估服務,詳情可登入bit.ly/3J1dHKs或致電2743 1702查詢。 文:蘇文浩(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物理治療師) 相關閲讀:【坐骨神經】梨狀肌症候群 vs 椎間盤突出 直腿抬高分辨痛楚 治療有不同(談痛說情)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痛症】禪柔融合瑜伽、普拉提、健操和游泳 活動脊椎、關節 放鬆繃緊肌肉紓緩頸梗膊痛

【明報專訊】有研究指出,每星期做1小時強化肌肉訓練,可紓緩痛症。打開YouTube一系列家居運動指導影片,除了普拉提、瑜伽,還有近期新興的禪柔運動(gyrotonic),點揀好?究竟禪柔運動是什麼?都市人常有不良姿勢,例如攤坐梳化煲劇滑手機,禪柔對強化肌肉力量、紓緩頸梗膊痛等痛症又有什麼效果?禪柔運動是什麼?「可以理解為瑜伽、普拉提、健操、游泳的融合。」物理治療師洪家嵐表示,禪柔是由匈牙利籍舞蹈家Juliu Horvath於1970年代創立,1980年代開始傳授,是一套着重脊椎靈活度的全身運動,透過不同難度的動作活動脊椎和關節。 Read more

【瞓捩頸】仰睡、側睡 頭頸肩要接觸及枕頭 睡眠毛巾填滿後頸空隙 免落枕、肌肉繃緊、手麻痹

【明報專訊】選擇好枕頭,除了需要感覺舒服,另一重要指標就是在睡眠時身體維持正常的生理弧度,即頭、頸、胸椎、腰椎成一直線。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會員、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高級臨牀導師胡存孝說:「何謂一個適合的枕頭?基本上就是可以維持一個正中姿勢,將脊骨受的壓力減至最低。」如果枕頭不合適,可能導致肌肉繃緊、落枕、關節錯位,還有可能令神經線受壓,影響臂神經叢,導致手麻痹! Read more

在家運動莫忘「伸一伸」 肌肉繃緊增受傷風險

【明報專訊】自從年初疫情爆發,大家已習慣留家抗疫,在家中做運動已是生活常態,足不出戶也可強身健體。不過,很多人只重視操肌健身,卻忽略了伸展練習。有註冊物理治療師警告,肌肉長期欠缺伸展,經常繃緊,既影響運動表現,亦會增加受傷風險。 Read more

【運動消閒】拉筋示範:簡易4招保肌肉柔軟

【明報專訊】無論幾多歲,都可透過拉筋改善肌肉繃緊,林家琪表示,「分別只在於不同年齡,需要放鬆肌腱的時間有所不同,例如年輕人拉筋,能在2至3日間將肌腱拉鬆;但長者可能需要3至4個月才能將肌腱拉鬆至相同程度」。 針對下身的拉筋,可放鬆不同肌肉群,保持肌肉柔軟度,建議每星期3至4次。   ▲(劉焌陶攝)   1. 髖內收肌群(單關節)舒展 做法:坐在地上,雙腳屈起,兩腳底貼合,腰背挺直,雙手放前。上身前傾至大腿內側肌肉有拉扯感覺為止,維持15至30秒 動作重點:臀部不能離地(坐在軟墊上以避免臀部離地)。雙膝不用向下壓   2. 髖內收肌群(雙關節)舒展 做法:坐在地上,盡量打開雙腳,腳趾及膝蓋朝上,腰背挺直,雙手放前。上身前傾至雙腳肌肉有拉扯感覺為止,維持15至30秒 動作重點:臀部不能離地;保持呼吸,避免閉氣   3. 膕繩肌伸展 做法:坐在地上,右腳伸直,腳趾及膝蓋朝天:左腳屈曲,腳底貼右腳大腿,腰背挺直,雙手放前。上身前傾至右大腿後方肌肉有拉扯感,維持15至30秒,換邊再做 動作重點:臀部不能離地;伸直的腳可微曲,以減低難度   4. 髖屈肌群伸展 做法:弓字步站立,前腳膝成90度,膝蓋不超過腳趾,後腳膝及腳趾貼地,腰背挺直,雙手放前腳大腿,維持15至30秒,換邊再做 動作重點:前腳趾需向前方,身體不能前傾   示範:AASFP體適能教練李海清 圖:劉焌陶攝   【營養要識】牛油果籽減重瘦身 含山埃單寧酸 阻吸收鈣鐵 進食過量可致抽筋 【運動消閒】正筋正骨:走出伸筋拉筋誤區 【健康減肥】想踢走冬日肥肉?營養師教授五招飲食祕決 令你越食越輕   Read more

【有片:運動消閒】4式伸展:放鬆上半身肌肉

電競手的勞損以整個上半身為主,要減少肌肉勞損及肌肉繃緊,需要作不同部位的肌肉強化及肌肉放鬆。 周錦浩表示,當中主要以強化手指小肌肉,以及放鬆手腕、前臂及腰部為主,而以下運動強度針對職業電競手,一般人亦可以用作放鬆肌肉,不過可將次數減半,將難度降低。 (1)虎爪 做法: ‧手伸直,手掌向前,將食指至尾指的指尖收起,指尖盡量貼近手腕 ‧指尖用力按壓掌心並向上推揉,直至手收起成虎爪 ‧每隻手做15下,每日1至2次 目的:強化手指小肌肉力量 (2)水撥 做法: ‧手伸直,手掌屈曲指尖向下,並左右擺動 ‧之後手掌放平指尖向前,將手掌左右擺動 ‧最後手掌屈曲指尖向上,同樣手掌左右擺動 ‧每個動作做1至2分鐘,其間如感到肌肉痠痛,可用較多時間做該動作 目的:放鬆手腕及前臂肌肉 (3)握拳 做法: ‧右手伸直握拳並向內屈曲,手指第三節關節壓向左手手腕,左手手掌包住右手手腕 ‧右手向前推,直至手臂及背部肌肉出現拉扯感覺,換手再做 ‧每隻手維持15至30秒,如發現部分動作肌肉較痠痛,可分配較多時間做該動作 目的:放鬆手臂肌肉 (4)桌上撐企 做法: ‧站於桌前,右腳踏前,雙手伸直,手掌壓實桌面 ‧手掌先向左轉動,之後再向右轉動, 之後換腳再做 ‧手掌每轉一個方向維持15秒,每日1至2次 目的:放鬆手臂、背部及腰部肌肉 示範:電兔88職業電競選手WingB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