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癌】陽光中紫外線UVA及UVB易破壞皮膚 可引發皮膚癌 做好防曬護膚助預防

《衛斯理》等膾炙人口科幻小說的著名作家倪匡昨午逝世,享年87歲。據《明報》報道,倪匡晚年確診皮膚癌,身邊好友稱他雖患頑疾,但樂觀依然……要了解皮膚癌的成因和預防方法,便要認識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陽光」。養和醫院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龔家怡醫生指出,陽光中的紫外線包括UVA及UVB,而UVA及UVB同樣會導致皮膚癌。一旦長期曝曬,後果可以很嚴重。 Read more

【濕疹偏方】漂白水稀釋浸浴?燕麥磨粉紓緩痕癢?4大偏方治濕疹有效嗎?

【明報專訊】坊間不少對付濕疹的偏方,近期最熱門有以下4大偏坊,包括:漂白水、燕麥、大麻二酚(CBD)、月桂油,究竟是否安全有效?專家提醒,紓緩皮膚痕癢,潤膚產品成分固然重要,質地亦很影響潤膚效果,常用的油膏、乳霜、乳液,應如何選擇?用漂白水抹地時,不慎濺上手已覺得「揦」;坊間流傳用漂白水浸浴,可以紓緩濕疹,實在駭人聽聞,然而,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表示,她曾指導合適病人使用,而且效果不錯。「千祈唔好將漂白水直接搽在皮膚上,會刺激皮膚令病情惡化。」林嘉雯表示,將漂白水稀釋後浸浴,只要用法正確,風險不是那麼大。 Read more

【皮膚敏感】蜜糖、洗米水、青瓜、牛奶可護膚?天然護膚品同樣可致皮膚過敏 3個步驟教你DIY潤膚膏面膜

【明報專訊】外敷蜜糖有助改善皮膚色澤?青瓜面膜可保濕?洗米水洗臉可令皮膚變得白滑?以及時下流行的排毒南瓜泥面膜,到底有沒有根據?用天然食材護膚,有什麼需要留意?不過,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名譽臨牀助理教授、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陳俊彥提醒,天然護護品同樣會致敏,若使用時出現皮膚敏感,如有針刺感覺、脫皮、痕癢等情况,已可能是過敏反應。註冊中醫潘咨遐指,亂用天然食材護膚,擔心會有過敏情况。 Read more

【抗疫你要知】學幾招護手大法免濕疹手愈洗愈傷

17年前有一位城中名人呼籲市民洗手!洗手!洗手!可想而知,疫病大爆發的時期,洗手甚至比吃飯重要。眾所周知,洗手是預防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線,話雖如此,對於手部患有濕疹的人士,每次洗手都是大挑戰。為免在不得不洗手的情況下,患處愈洗愈爛,皮膚專科醫生教您幾招護手大法,減輕受損機會。 Read more

【抗疫你要知】不可不知! 濕疹傷口預防感染病毒要點

在同枱吃火煱或在家上厠所,亦有機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時期,全民都小心翼翼地做好防疫工作。透過戴口罩及戴護目鏡等外置裝備,確實可以很好加強保護作用,但是手部患濕疹的人士,難免有傷口外露的機會,增加感染風險,所以有些可以預防的事,真的不可不知。 Read more

【抗疫你要知】享受飛罩時光 實行自己皮膚自己救

近期全港市民都體會了在家千日好,出門半天難的道理。無他,因為只有在家,才能安心享受真正的飛罩時光。在家可以做很多事情,站在皮膚專科的專業立場,悠閒在家的話,除了吃喝疴睡之外,必然不忘提醒市民要護膚,至於護膚過程有甚麼地方需要留意?還是由皮膚專科醫生說了算。 Read more

【抗疫你要知】除口罩洗手之外 只要多做一件事可得大滿足

為了防疫日日戴口罩十多小時,即使習慣了,有時還是感到氣悶。一日流流長,在食午餐、飲茶或喝水的時候,如果把握這段皮膚放風時間,讓皮膚唞唞氣,足以平衡身心靈。其實,如果在吃喝之前,只要多做一件事,內心更可以產生無比幸福感,這件事要由皮膚專科醫生告訴你 Read more

【抗疫你要知】長時間戴口罩 焗到爆晒瘡!

在疫病肆虐的時候,撲口罩已經成為家常便飯,人人都變成分辨口罩的專家。長時間輪候買到價錢合理,符合安全標準的口罩,當然可以戴上安心出行。可是安全歸安全,好事都不能做過頭,過長時間戴口罩,影響油脂分泌閉塞毛孔的話,小者生暗瘡,大者有機會引發皮膚大災難! Read more

【女性健康】補腎氣抗衰老 去皺紋分動靜

女人護膚的終極目標,自然是要對抗衰老,保持童顏。但歲月不饒人,踏入30歲後,終歸要面對現實,一旦防線失守,在額頭、眼尾、嘴角出現第一道皺紋,老態即現。要改善皺紋情况,提升顏值,西醫教你如何對付動態紋和靜態紋,中醫教你調理腎氣抗衰老。 ■西醫說:「皺紋一般從前額開始出現,跟着是眼角魚尾紋,之後輪到虎紋及頸紋出現。」 ■膠原蛋白隨年漸少 30歲後細紋加深 問:皺紋成因?笑得多、眉頭深鎖? 答:人體真皮層內有大量膠原蛋白撐起皮膚,令肌膚飽滿,但當身體老化,加上外在環境因素如暴曬等,會令體內產生自由基,破壞膠原蛋白,皮膚失去支撐,便會變得鬆弛並出現細紋。基本上,由25歲開始,皮膚會出現衰老,呈現不顯眼的細紋。細紋大多在30歲後逐漸加深,40多歲則變得明顯。出現次序一般由上而下,從前額開始,跟着是眼睛魚尾紋,後來是虎紋及頸紋。 皺紋可分為靜態紋及動態紋。靜態紋是指那些在臉部肌肉毋須郁動下已見得到的皺紋,動態紋則會隨着臉部肌肉郁動而出現,例如笑時出現於嘴邊的虎紋。不過,動態紋長期重複地出現,也有可能變成靜態紋。 ■新式強力射頻 捱得痛一次見效 問:醫學美容可改善?有何風險? 答:動態紋及靜態紋的處理方式並不相同。動態紋由於與肌肉郁動有關,較適合注射肉毒桿菌,令臉部肌肉放鬆,有助淡化皺紋。一般在注射後一星期開始見效,約可維持4至6個月,慢慢回復至未注射前的狀况,不會突然急速變差。第2次注射時,效果較持久,因為肌肉會有記憶,出現慣性放鬆。要淡化皺紋,注射的所需分量不多,注射後在針位或會有些紅腫。另一風險是肉毒桿菌有可能滲透至臉部其他肌肉,如滲至眼周肌肉,可引致眼皮下垂,甚至產生視覺重疊。 靜態紋則可透過注射透明質酸改善,透明質酸有助支撐皮膚及修飾輪廓,同時有鎖水功能,可改善膚質。首3次注射時,每次大約相隔4個月,之後每年打一次,維持功效。同樣地注射位置有可能出現紅腫,另外如注射透明質酸,不慎進入血管,有可能導致血管阻塞,令皮膚「無血到」而壞死,不過這情况很罕見。 針劑之外,亦可以激光及射頻刺激膠原蛋白增生,減少皺紋及緊致皮膚。一般需每個月做一次,約4至6次後,改為相隔3個月一次。現時有些能量較高的射頻儀器,一次見效,可維持一年,但痛楚感較傳統器材高。若停止療程,膠原蛋白增生的成效會慢慢流失。風險方面,有可能引致皮膚灼傷等,建議選擇由醫生操作的療程。 ■塗維他命A酸減靜態紋 問:外塗藥物可去皺?哪些成分有效? 答:外用藥維他命A酸(Retinoid)獲FDA認證,可減少皺紋,其分子較細可進入真皮層,加速皮膚細胞的更新,刺激膠原蛋白的生長。除了可減少皺紋,還有助減慢新的皺紋出現,以及淡化色斑、修復曬傷皮膚,同時可提高皮膚的質地和彈性。 不過,副作用會令皮膚乾燥甚至甩皮、刺痛等,其間要作潤膚保養。使用維他命A酸的分量需逐少遞增,部分人要持續用8星期才見效。需要醫生處方,短期有生育計劃及孕婦,均不適宜用維他命A酸。坊間不少護膚產品含有一種名為視黃醇(Retinol),由維他命A酸衍生出來的成分,毋須醫生處方,功能和維他命A酸相近,但功效較弱。 不過單靠外用護膚品,不能令肌肉放鬆,難以改善動態紋,但就有機會減慢靜態紋加深。 ■西醫:防皺貼士 ◆做好防曬保濕 忌常擠眉弄眼 想預防皺紋出現,首要是做好護膚,最重要是防曬,因紫外線會令人體產生自由基,加速皮膚衰老。另外,也要注重保濕,避免過度清潔,別用太熱的水洗臉,要有充足的睡眠及避免吸煙。飲食方面,要多吃含維化命A、C、E等具抗氧化功能的食物。 此外,別有太多臉部表情,若過度擠眉弄眼,有可能增加皺紋形成。 ■中醫說:「皺紋因肺、脾、肝、腎的臟腑功能失調,令皮膚乾燥,易有皺紋。」 ■肺燥致皮膚乾皺 肝火增暗瘡色斑 問:皺紋與臟腑功能有何關係? 答:皺紋的形成,與肺、脾、肝、腎有關。 肺:肺主皮毛,如常吸煙會導致肺熱肺燥,容易令皮膚變得乾燥,出現皺紋,大多會伴隨口乾、乾咳及甩皮等徵狀。 脾:如常吃生冷及飲冷、節食會引起脾虛,減弱脾胃功能,隨時導致營養吸收不足,皮膚也易乾,大多伴隨易肚瀉、食多一點也會肚脹等。 肝:常食肥甘厚味及辛辣食物、心情欠佳、易怒、肝火上炎,身體便會有如蒸爐,蒸發皮膚水分,大多伴隨生暗瘡、痱滋及色斑等。 腎:腎主津液,若過度操勞,氣血欠佳,氣血去不到皮膚,便會令肌膚變得乾燥,大多伴隨手掌及足心熱、眼乾、口氣、易怒、捱夜、睡眠出汗和津液不足等現象。 ■戒煙調作息 虎紋變淺淡 問:皺紋一旦出現可否減淡? 答:從中醫角度,35歲便會開始衰老,不過每個人的老化過程不同,除先天因素,亦視乎生活習慣、壓力、作息時間及飲食習慣等。不過,香港人生活壓力大,長期操勞,肝腎氣不足,容易令印堂及法令紋更加明顯,也會出現精神不振、疲累、怕冷、眼睛疲倦及精神難集中等。 一位三十出頭的女士,樣貌娟好,唯獨臉上虎紋較深,顯得蒼老及憂愁。原來她從事酒店業,工作時經常要面帶笑容,易有虎紋,加上要輪班工作,作息不定,壓力大,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同時她亦常吃肥甘厚味及生冷食物,加上有吸煙習慣,以致腎氣不足,經常感到疲勞及經期失調等。為了調經而求醫,調理身體達養血、安定心神等功效。半年後,健康大大改善,連虎紋亦變得淺淡,容光煥發,後來更成功懷孕。 ■花茶疏肝 蓮藕養陰 問:食療可改善?花茶有無幫助? 答:可飲用玫瑰花茶改善體質,提升健康,對皮膚也有幫助。另外可將蓮藕切片用風乾機風乾或焗乾,之後與蓮子、花生打成粉狀,比例為1:2:2,可伴麥皮及飯菜食用,蓮子可健脾補脾胃,蓮藕可涼血養陰,花生則可補血,連衣食用補血效果更佳。 除了食療,也可以外敷令皮膚更健康。做法是將木香、白附子、川芎、香附子、茯苓、甘草等材料,每種材料預備相同分量,全部打成粉狀,每次用3至5克,加蜂蜜或蛋白敷面5至10分鐘,每一星期1至2次。 ◆潤燥玫瑰花茶 材料:乾玫瑰花9克、玉竹6克、麥冬9克、蓮子芯3克 做法:將材料放入一壺約500毫升熱水內,焗5至10分鐘,加少許蜜糖,約2至3日飲一杯 功效:玫瑰花有養顏疏肝之效,玉竹麥冬均可養陰潤燥,蓮子芯可清肝熱 ■中醫:防皺貼士 ◆按穴防紋 忌動肝火(見圖1) 想預防皺紋,可多吃補腎養血養陰等食物,如核桃、紫河車、麥冬,大部分人也合適。 另外,也可針對不同位置的皺紋,每日輕按以下穴位,每次2至3分鐘。日常亦要有良好的作息時間、戒煙戒酒,調節心情,別常大動肝火等,也有助預防皺紋。 穴位額紋:印堂(雙眉中間)、陽白(眼眉上一吋的前額凹陷位) 魚尾紋:絲竹空(眉梢尾凹陷位)、太陽穴(前額兩側,外眼角上方,耳廓前方) 法令紋:迎香(鼻翼兩旁對出約一厘米位置)、四白(瞳孔正中下方約兩厘米的凹陷處) 頸紋:風池(頸後枕骨下的凹陷處)、翳風(耳朵下方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 文:許朝茵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中醫治療】蘆薈汁減斑潤膚變靚啲 配合中藥補肝腎 趕走老人斑

【明報專訊】女士最討厭日曬後出現的雀斑,加上隨年紀增長,黃褐斑、老人斑陸續浮面,十分礙眼。一聽聞有祛斑美白方法,就立即往面上抹。 蘆薈是不少美容產品常見的成分,主要是保濕、防曬之用;有偏方流傳蘆薈有淡化色斑的功效。註冊中醫師邱宇鋒指出,蘆薈汁液的確有美白皮膚效能,但並非所有品種蘆薈都有用,如胡亂外敷內服,可引起過敏甚至腹瀉。 不少護膚產品都標榜其蘆薈成分有保濕、防曬等功效,註冊中醫邱宇鋒指出,蘆薈在中醫學裏,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植物,早在宋代,《開寶本草》已入藥,「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蘆薈性寒、味苦、無毒,主治濕癬、小兒脾疳等。至於在《中藥學》方面,蘆薈則歸入瀉下藥,歸肝、大腸經,內服有瀉下、清肝、殺蟲功效,主要針對實熱證便秘,大便乾硬,或用於現時臨牀上很少見的寄生蟲病患者。而由於蘆薈味苦,臨牀上多入丸劑,很少作湯劑內服」。 含維他命C 促進代謝助淡斑 根據以上資料來看,蘆薈似乎並沒有美白或祛斑的作用,不過邱解釋,其實在《本草綱目》中,蘆薈有治療濕疹及皮膚癬的記載。「《本草綱目》中曾提及一個賣藥人教用蘆薈和甘草磨粉,用溫水開成漿,清洗濕疹或皮膚癬,有改善病情。而參考現代中醫護膚及美容的研究顯示,由於蘆薈內含蘆薈素、維他命C、維他命E、胡蘿蔔素等,有助促進皮膚新陳代謝,祛除沉積在皮膚中的色素,對減低色斑形成有一定效果。而且外用蘆薈有解除皮膚角化、硬化的作用,有助消除皮膚上的疤痕,加上蘆薈汁液中含豐富膠質,具有不錯的滋潤作用。」 蘆薈既有淡化雀斑的功效,對於老人斑又有沒有功效? 邱宇鋒表示,老人斑的正式的學名是「脂漏性角化症」,是一種常見於中老年人皮膚腫瘤,主要是由一些脂肪代謝產物形成。「老人斑的出現除了和年紀有關,也與體質、日曬等有密切關係,常見於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斑點會微微隆起,嚴重時會佈滿面、頸、手等不同位置。」「老人斑」屬良性表皮膚腫瘤,對健康沒有太大影響。而蘆薈可淡化老人斑的色素,但未必能夠解決脂肪代謝物積聚的問題。 「老人斑」反映肝腎不足 不少中老年人求診時,都會忽視老人斑,認為只是外觀問題,對健康沒影響。不過,邱提醒,如色斑位置出現痕癢、疼痛、出血,甚至是色斑快速增大或短時間內大量增多,就要立即求診。「中醫認為『有諸內必形諸外』,皮膚出問題,其實反映身體內部出問題。而老人斑的出現,中醫認為與肝腎不足有關,導致氣血不運,皮膚顏色轉深,繼而皮膚表面形成腫瘤和色素沉積。加上老年人氣血不足,機能衰退,一旦出現老人斑,難以消退。」 邱宇鋒指出,處理老人斑除了淡化色素,需消腫祛瘀,重點是補益肝腎,「腎氣充足有助減少皮膚色斑形成,肝氣條達有助氣血的暢行。所以配合行氣活血,以消腫祛瘀。如果身體氣血虛弱,正氣不足,亦需要配合補益氣血,提升正氣」。 文:勞耀全 圖:勞耀全、資料圖片 編輯:沈燕媚 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