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變種】BA.4及BA.5傳播力更強 多國感染比例上升 歐疾控中心發警告 將成主流病毒株

【明報專訊】本港麗豪航天城酒店昨(14日)增一宗懷疑BA.4或BA.5個案,為已公布染疫的39歲清潔女工,而首名染疫的房務員則證實涉BA.5。面對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新一代變異株BA.4及BA.5來勢洶洶,歐洲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ECDC)周一(13日)發出警告,指出BA.4及BA.5較其他新冠變種傳播力更強,將成為當地的主流新冠病毒株,並導致重症和死亡個案再度增加。ECDC呼籲各國繼續推動新冠疫苗接種。 Read more

【新冠變種】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破3個月新高 1患者可傳染逾2人 歐家榮:個案「散發」15區 料傳播鏈眾多

【明報專訊】港大最新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平均值回升至2.03(即每名患者可傳染逾兩人),為逾3個月新高。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形容,個案分佈屬「散發性」,相信社區存在某程度隱形個案及眾多傳播鏈。衛生防護中心不排除單日新增個案再過一段時間將升至低4位數。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亦預料個案或於下月前突破4位數,惟強調本港現仍處於第五波疫情餘波,整體風險可控。 Read more

【新冠變種】衛生防護中心料BA.2.12.1變種病毒已在社區傳播 歐家榮:傳播力較強 接種新冠疫苗抗體可應付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表示,變種新冠病毒Omicron-BA.2.12.1可能曾在灣仔傳播,最新有4人感染非本地流行病毒株,疑屬BA.2.12.1,尚待全基因分析確認。其中兩人於灣仔工作,暫時源頭不明,列本地個案。爆發該變種病毒的麥當勞群組有76歲婦曾到灣仔,但時間及地點無重疊。中心表示,若4人基因排序與麥當勞群組相同,或已出現隱形傳播。同時,該76歲婦居住的九龍灣麗晶花園一名99歲婦人染疫,兩者病毒基因一致,後者沒到過爆疫的麥當勞,不排除兩人有接觸。 Read more

【新冠變種】本港出現Omicron BA.2.12.1變種病毒第三代傳播 太古城麥當勞群組多人基因排序相同

【明報專訊】帶有變種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 BA.2.12.1的六旬夫婦,將病毒帶入社區後引起爆發,其中妻子病發後光顧太古城麥當勞,同場再有兩人染疫,當中男童的母親沒到場亦受感染,即出現第三代患者。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稱,太古城麥當勞同場約有130名食客,至昨食肆至少4人病毒基因排序完全一致,相信店內出現爆發,另30多人屬第五波康復者,毋須強檢。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第五波源於BA.2,感染後有抗體及T細胞反應,可對付其亞系,若感染前曾打最少一針新冠疫苗,免疫反應更強勁。另外,同帶新變種病毒的丈夫在家居隔離時不應接觸其他人,卻在他所住的船廠接觸兩名客人;而他在驗出陽性前接觸的一名警員確診,兩者所帶病毒基因排序一致。 Read more

【新冠康復者】9%兒童及青少年癒後覆診出現頭暈咳嗽等急性感染後後遺症 症狀持續12周屬「長新冠」

【明報專訊】有新冠染疫者康復後出現記憶力變差、失眠等無法解釋的症狀。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稱,在該院向其覆診的120名染疫兒童或青少年中,約9%於新冠痊癒後出現頭暈、咳嗽等「急性感染後後遺症」。若有關症狀持續超過12周,將屬「長新冠」後遺症。另外,關日華表示,今年3月至今本港有近30名染疫童康復後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介乎1歲以下至14歲,大部分未接種疫苗,故呼籲兒童及早接種。 Read more

【新冠變種】Omicron有75分支 港輸入個案涉Omicron亞系3變種 許樹昌:傳染力或與BA.2相若 BA.2.10個案Ct值19至27仍有傳染性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發現,早前確診的11宗輸入個案帶有新的Omicron亞系涉及3變種,包括最新發現的樣本屬BA.2.10和早前出現的BA.2.12和BA.2.12.1。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引述世衛資料稱,本港新出現的BA.2.12和BA.2.12.1,可能與BA.4和BA.5相似,傳染性和入院率或較高,但暫未見嚴重性和死亡率與之前的變種有明顯分別,仍有待更多研究資料。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認為,本港社區發現的BA.2.10個案Ct值若為19至27,應仍有傳染性,但本港已有不少人感染BA.2或已打針,且有戴口罩,料個案未必會帶來風險。此外,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日前表示,Omicron有75個分支,現時較值得關注的是BA.4和BA.5。 Read more

【新冠變種】11處小型爆發 源頭不明個案散佈馬鞍山荃灣葵青黃大仙 袁國勇籲拜年戴好和少除口罩

【明報專訊】本港連日新冠Omicron、Delta變種病毒個案破百宗。除了葵涌邨爆疫未停,全港至少11處出現小型爆發,遍佈大廈、餐廳、超市、地盤及工作場所。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難以估計社區仍有多少傳播鏈,每名患者在傳染期均曾「周街行過」,且病毒傳播威力很厲害,可能身處同一空間或擦身而過而傳播, 呼籲市民如有病徵要盡快檢測,曾去相關地方亦要檢測。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相信疫情仍處於升浪,尚未到頂,呼籲過年要戴好口罩和減少除口罩時間。 Read more

【新冠變種】Omicron發病高風險地區 理大推算未來一周將延伸荃灣、沙田、九龍灣、觀塘、元朗

【明報專訊】新冠變種Omicron疫情在社區進一步擴散,前日驗出初步陽性、感染源頭不明的20歲崇光百貨女售貨員(第12,945宗)昨日證實陽性,其父親1月1日已發燒及咳嗽但沒求醫,沒接種新冠疫苗,在社區逗留至1月9日其女兒初陽才被送入檢疫中心。衛生署追查發現,父女或與望月樓群組有關,父親在屯門愛定商場經營東亞大藥房,而住屯門嘉悅半島第一座的44歲男機艙服務員(第12,611宗),在上月26日發病後,27日曾到該藥房。衛生防護中心今(11日)公布,父女的病毒基因排序與他完全脗合。此外,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研發加權核密度(E-WKDE)模型,預測未來一星期,本港發病高風險地區會從屯門、大埔、九龍塘、北角、銅鑼灣及跑馬地,逐步延伸至荃灣、沙田、九龍灣、觀塘及元朗,呼籲市民暫時減少在這些區域的非必要出行。 Read more

【新冠變種】梁卓偉:Omicron可1傳6至10人 空姐母親已傳7人 袁國勇:社區定有隱形傳播鏈

【明報專訊】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過往數據顯示,在沒有任何防疫措施下,新冠病毒變異病毒株Omicron每名感染者可傳染6至10人,現時國泰機艙服務員母親(第12754宗)傳染7人,經追蹤及隔離,群組中感染者僅再傳染約2至3人,顯示措施初步有效,能避免海嘯式爆發。不過,梁認為本港未過「危險期」,按本港過往數據,每3至4名感染新冠病毒者僅能找到一人,擔心日前出現的源頭不明58歲理貨員(第12872宗)個案,若未能連結至已知感染群組,或證明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要觀察未來2至3日有否新增源頭不明個案,若有需要應隨時收緊防疫措施。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說:「社區一定有隱形傳播鏈。」至於是否要收緊措施,他認為要視乎政府是否仍有能力追蹤接觸者;若已追蹤不到,便要收緊措施。 Read more

【新冠變種】Omicron和Delta、流感、傷風症狀比較 美國第五波疫情加流感呈上升趨勢 可致重症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三(29日)指出,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上周增11%。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非常擔心更具傳染力的Omicron變種與Delta變種同時傳播,引發如海嘯式確診數目急增。此外,美國去年沉寂的流感疫情有捲土重來的迹象,令人憂慮Omicron和Delta病毒株肆虐,加上流感夾擊,恐令醫療系統在今冬嚴重受壓。美國上個流感季是有紀錄以來最輕微,或與防疫措施等因素有關,但流感疫情近期呈現升勢,包括入院人數,已有兩宗兒童死亡個案,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專家指出,今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可引致重症,估計正常流感季或會重現。因新冠病毒住院的人數亦持續攀升,但暫仍低過今年初的高峰。究竟流感、傷風新冠病毒(Delta和Omicron)症狀有什麼分別?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