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趾甲太厚、嵌甲非小事 甲溝發炎致紅腫痛化膿 及早處理足部「小問題」

腳上看似普通的小傷口,很多人大多不會特別注意,但其實足部的問題五花八門,除了常見的香港腳、雞眼、灰甲等之外,還包括嵌甲、腳趾甲太厚等,腳部的一個小傷口,若未有妥善處理及拖延求診,或有機會發炎,最嚴重可以導致腳部組織壞死,需要切除。常見嵌甲-甲溝發炎徵狀:紅腫痛或化膿-養和醫院足病診療師鍾雪玲表示,較常見的足部問題,與皮膚相關的包括生繭、雞眼、腳癬(香港腳),還有糖尿病人因周邊血管病變而導致潰瘍;結構問題包括扁平足、大拇趾外翻;也有與腳趾甲相關的如甲癬(灰甲)、嵌甲等。其中嵌甲,又稱甲溝炎,即是趾甲周圍組織包括兩側和底部的甲溝發炎,一般徵狀為紅、腫、痛,嚴重時或會化膿。 Read more

【糖尿病】血糖失控隨時變糖尿足 提防4個警號 日常護理雙腳有法 免爛腳截肢

足部健康對糖尿病患者十分重要,但卻常被患者忽略,若發現4個警號,則要提高警覺!因為腳上一個輕微傷口,已足以引起很多足部問題,如細菌感染及發炎,甚至導致爛腳、關節變形而可能要截肢。其實糖尿病未必一定會爛腳,關鍵是妥善控制血糖,加上適當護理雙腳,包括定期檢查足部,已可以預防糖尿足的併發症,留住雙腳無問題。 Read more

【容光煥發新一年】灰甲、傷甲 腳甲煩惱點算好?剪腳甲、選鞋子、足部護理勿忽略

冬天多穿着密頭鞋,未必會留意腳趾甲的護理,一旦腳甲出現問題,可能會被忽略。經常聽到有關腳甲的問題,都離不開灰甲。但原來灰甲以外,腳趾被撞傷或者不當修剪腳甲等,都有機會令腳趾甲受傷,引致腳甲疾病。足病診療師表示,無論剪腳甲、選鞋子、日常足部護理、衛生等都必須多加注意! 慎選鞋子 避免受傷腳甲變形 腳趾甲看似平凡,但其實擔當保護趾骨的作用。養和醫院足病診療師陳家倫指常見導致腳甲受傷的原因,包括運動時壓傷腳趾或穿著不合適的鞋。每當壓傷或撞傷腳趾時,腳甲下的甲床可能會流血,一般會自然痊癒。不過,如果重複受傷,情况嚴重或會積聚瘀血,因此一對合適的鞋十分重要。 陳家倫提醒,除了鞋子物料要盡量乾爽透氣外,建議鞋的邊緣與腳趾之間有一個手指頭空間,減少兩者摩擦,避免腳甲受傷。一些前腳掌較寬的人,穿尖頭鞋時鞋面及其邊緣會壓着腳趾,令腳趾瘀青或腫痛,長時間甚至會令腳甲變形,大家新一年在揀選新鞋時宜多加留意。 小心護理腳甲 剪腳甲要留白邊 剪腳甲是人人定期都會做的事,但是否剪得恰當都會影響腳甲健康呢?陳家倫說趾甲的白邊可以保護上皮,避免細菌感染,因此剪腳甲時最好留有小部分白邊,用手指觸摸腳趾前端時,能感到少許腳趾甲突出,同時亦不應將趾甲的左右角位修剪過入。 一些因創傷導致腳甲受傷,例如腳趾外翻及變形,如果屬於急性或嚴重的腳趾創傷,就有需要把腳甲瘀血引流,足病診療師亦會嘗試修改受創腳甲的甲形,希望可以把腳甲回復原狀,但要視乎嚴重程度。 注意足部衛生 以防灰甲 至於常見的灰甲是由於感染真菌引起,趾甲會出現白色斑點、變黃變厚影響外觀,甚至甲床分離。以下3 個原因都會增加真菌在鞋內滋生的機會,引致灰甲: 經常穿同一雙鞋 長時間穿着鞋子而且大汗的人 穿未乾透的襪或不穿襪子等 「還有由於引起灰甲的皮癬菌具傳染性,共用鞋子、拖鞋、赤腳踏地毯,以至美甲時使用的修甲用具不乾淨等,都有機會被傳染。」 外用藥物外 最新激光或光學治療尖甲 一般灰甲會以外用藥物治療,先磨走被破壞的腳甲,再敷上藥物,亦有口服抗真菌藥物,但可能會有腸胃不適或過敏等副作用,未必所有人適合服用。最新的治療方法包括激光或光學治療,但都未必能把灰甲完全根治,所以最好都是注意個人足部衛生及護理,保持雙腳乾爽,遇見腳上皮膚或腳甲出現疑似真菌感染時,應盡早求醫,以免延誤治療。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管理糖尿病系列】糖尿病人密切留意足部變化 小心護理

糖尿病會「爛腳」是大家對糖尿病的印象,其實如果日常小心護理足部、好好控制血糖水平,以及定期做腳部檢查,可以避免足部潰瘍。 養和醫院足病診療師陳家倫指,糖尿病患者應每年最少接受一次詳細腳部評估,找出一些潛在的足部潰瘍危險因素,以便及早治療或預防。病人如果有雞眼、足部畸形、足部感覺變差、血糖控制差、吸煙等,都會增加足部潰瘍或截肢的風險。         定期檢查足部 防患未然 糖尿病人日常要小心護理足部,例如多檢查足部表面和足底是否有損傷久未痊癒,可以將鏡放在地上協助觀察;用棉花輕觸腳板檢查感覺,如欠缺感覺,可能是周邊神經出現問題;留意下肢是否經常冰冷或皮膚蒼白;足部皮膚是否長期乾燥,容易爆拆;是否有內生甲、厚硬或有灰甲等趾甲問題。 根據2016年「英國國家糖尿病預防和管理指南」的數據:約八成糖尿病下肢截肢是由足部傷口所致,而截肢患者在5年內的死亡率可高達七成。所以任何關於足部的問題,都可能是早期徵兆和症狀,事無大小都不可掉以輕心。如有需要,應諮詢醫生或足病診療師,及早檢查,防患未然。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中風及康復系列】中風後 足部護理注意事項多

病人在中風後,根據患者中風的病情,肌肉張力會有所變化,病發初期的肌肉會變得鬆弛軟弱無力;其後因着病情的治療及情况,部分患者會有機會出現肌肉痙攣,令四肢變得僵硬,限制了關節活動幅度。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