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都有不少人因腹脹、腹痛、腹瀉及便秘等徵狀向醫生求診,然而部分人的大腸鏡檢查結果卻出奇正常,顯示情況並非因感染或疾病所致。這些與腸胃敏感有關的徵狀,醫學界一般統稱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IBS成因尚待確定,相信是多種因素所致,如腸內壁肌肉收縮特別頻密或強烈、腸道對氣體過分敏感或生活壓力等心理因素。 【Power Up 推介】新力活多酚(濃縮液) – 有助減輕便秘、尿酸痛風,提升抵抗力,立即網上訂購。 養和醫院營養師周明欣指,根據美國腸胃科學會羅馬IV診斷標準(ROME IV Criteria),IBS可分為四種類型,即腹瀉型、便秘型、混合型和無法分類型,發病時間不一,不同時間會出現不同徵狀。現時未有藥物或手術能徹底治療IBS,處方藥物以針對個別徵狀為主。 飲食方面,大多數患者都有獨有的「不耐受食物表」,當中包括牛奶及豆類等最常引致多風、腹痛或腹瀉的食物。有便秘問題的患者,誤以為進食大量蔬果能改善情況,卻因蔬果含有發酵性碳水化合物如果糖(Fructose)、乳糖(Lactose)、果聚醣(Fructans)、半乳聚醣(Galactans)及糖醇(Polyols),結果適得其反。這些糖類(FODMAPs)不易為腸道吸收,水分因而容易進入腸道,FODMAPs經腸內細菌發酵後,會增加腸內氣體。 研究發現,七成依從低FODMAPs飲食六至八周的患者,其病徵都得以紓緩。除適當選擇食物外,養成定時定量進食、喝足夠水分、經常運動,少喝含咖啡因飲品等生活習慣,亦有效紓緩症狀。 現按種類列出IBS患者應避免及可進食之食物,分量須按熱量及營養需求而定。 五穀及穀物類 應避免:黑麥、古斯米等 可進食:白米、燕麥、馬鈴薯、米粉、藜麥等 蔬菜(每餐半至一杯) 應避免:椰菜花、香菇、蘆筍、椰菜、洋蔥等 可進食:菜心、白菜、芥蘭、生菜、菠菜、番茄、翠玉瓜等 水果 (一個或半碗水果,每日 2 – 3次) 應避免:蘋果、梨、西瓜、桃子、芒果、牛油果等 可進食:橙、香蕉、奇異果、葡萄、藍莓、蜜瓜、士多啤梨等 高鈣食物 應避免:牛奶、羊奶等 可進食:豆奶、米漿、車打芝士等 糖 應避免:果糖、蜜糖、山梨糖醇、麥芽糖醇等 可進食:砂糖、黃糖、楓糖漿、阿斯巴甜代糖等 胃酸倒流狂食木瓜更傷 睡前2小時勿食太飽 腹大「便便」 行路搓肚消腩 保護腸道健康 慎防腸胃病 新醫學研究:腸道不健康 大腦都「閉塞」? 小滿陽氣漸盛 儲正氣迎初夏 注意飲食遠離濕邪 驚蟄陽氣生發 護胃腸祛濕 知多啲:貪涼傷脾胃 損氣血生白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