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病理科 從極微觀看疾病

醫學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病理化驗不再局限於在顯微鏡下觀察切片組織。其中「分子病理科」是病理科的六大分支之一,目前位列病理學研究領域中最頂尖位置。 資料圖片 「分子病理科」利用細胞內的分子,例如核酸及蛋白質做病理化驗。簡單來說,即是用DNA及RNA做基因診斷,對病理診斷和指導醫生用藥是非常有用。養和醫院臨床病理科及分子病理科主任馬紹鈞醫生舉例解釋﹕「肺腺癌(肺癌的一種)發生在不同病人身上,其基因病變亦有所不同。疾病嚴重程度也會不一樣,治療方法也各異。例如EGFR肺腺癌跟ALK肺腺癌,由於大家都是肺腺癌,故不能用顯微鏡從細胞形態分辨出來。唯有從細胞內的分子,即是在DNA及基因結構的層面再拆解,才可找出箇中分別。」 醫生會因應分子病理診斷的報告,為病人處方合適的藥物及劑量,並推算預後情況。馬紹鈞曾遇上一名皮膚出疹的中年男病人,他當時的病情已經去到不受控制的情況。驗血發現該病人的血液內有一種嗜酸性白血球,他的這種白血球的水平較正常人高十倍左右,更維持了一段長時間,醫生試過用不同方法治療都沒有特別效果。最後利用新的分子病理方法,找出病人體內的PCM1-JAK2融合基因,即可以使用某些標靶藥。 醫療團隊根據此化驗結果,建議病人試用某種標靶藥。雖然在醫學文獻上將此藥治療這病只有四例,幸好病人亦同意服用這藥物。最後病人的白血球水平由50,於5日內跌至五,回復正常水平,代表這藥物非常有效。融合基因除了是用標靶藥的關鍵外,它亦可用作監察病情。例如以上病人用藥年半後,已達至完全緩解,但骨髓內仍可測出微量PCM1-JAK2融合基因,所以要繼續服用標靶藥及再觀察。 Read more

【銀髮族養生】生活壞習慣 「催老」元兇 老得快 糖作怪

【明報專訊】人類奢望長生不老,秦始皇不止一次派人找長生不老藥,可惜2200多年後的今天,儘管醫學和科技如何進步,科學家仍未找出長生不老之法。 當面對頭髮掉落、皺紋顯現、體力下降等等衰老現實,心裏並不好受,年輕時精力充沛、皮膚飽滿的狀態為何不能維持?更甚是,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老人科教授郭志銳直言,「現代人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加速老化」! 長生不老藥未出現,但如何延緩老化是科學家從未停止研究的課題。不用吃藥打針花錢買保健產品,一些延緩老化的方法其實很簡單。 細胞修復力減 衰老避無可避 疫苗、抗生素、藥物、衛生設施、醫學科技等進步,使人類愈來愈長壽。可是,任何生物也敵不過時間挑戰,逐漸失去活力,身體機能衰弱、老化,最終死亡。老化不止令身體機能衰退,更會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的機會,延緩老化,或許是長壽秘訣。為何有些人三四十歲已老態龍鍾,有些人五六十歲仍保持青春活力?人類老化,跟基因與環境影響有莫大關係。郭志銳教授說﹕「說到底,老化與細胞新陳代謝有關。」 新陳代謝修復受損細胞 遺傳基因決定了細胞的構造,而人體由無數細胞組成,細胞透過分裂製造新細胞,藉由頻繁的新陳代謝,不斷替補和修復身體受損細胞,維持我們身體活力和生命。 郭教授解釋﹕「人要複製本來的細胞過程複雜,亦受很多因素影響導致出錯。當出錯時,新細胞功能減弱,甚至停止分裂,使人逐漸衰老,身體狀况不如當年。假如細胞分裂失控不斷增生,更可能引致腫瘤出現。」 「身體能維持健康狀况是一個『奇蹟』,因為內在與外在很多因素影響細胞。以內在因素為例,我們耗用氧氣來製造能量,然而過程會製造有害物質,就如發電廠燒煤一樣,會產生污染物。部分氧會在細胞裏轉換成自由基(氧化劑),並四處結合蛋白質、DNA、細胞膜等加以破壞,身體的抗氧化劑便是對抗自由基的物質。可是,隨年歲漸長,身體變得較無法對抗自由基,以及清除氧化作用後的廢物,傷害逐漸累積。」 「人體奧妙之處是互相制衡,互相幫助,我們才能生存。由於複製過程容易出錯,因此身體有機制進行修補工程。例如當有腫瘤出現,身體能偵察出來並殺死癌細胞。器官與器官之間亦有聯繫,互相合作,修補缺陷。」然而,人體修復受損組織能力隨時間下降,不論醫學或科技如何進步,人始終要面對死亡。 ■老化原因逐個捉 ◆幹細胞﹕ 能複製及取代受損或老化細胞,但隨時間增長,幹細胞功能減弱,修復速度減慢。 ◆累積錯誤﹕ 年紀漸長,DNA累積環境造成的傷害及細胞分裂時產生的錯誤。 ◆端粒縮短﹕ 染色體末端的端粒(telomere),可保護染色體免受破壞,但當細胞分裂時,端粒都會損失一些,細胞無法永無止境地複製。 ◆糖化終產物﹕ 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會累積引致慢性疾病的「糖化終產物」(AGEs),這種葡萄糖與蛋白質聚合產物,導致膠原蛋白(骨膠原)與彈力纖維變硬,不止肌膚失去彈性而產生皺紋,也使細胞失去修補、複製能力。 至於老化的外來因素,與生活及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每個人開始老化的時間和速度因此不同。「香港人進食多、熱量多,加上運動少,加速老化過程。如身體保養得好,可以延緩老化速度。」郭教授說。 ■老化徵狀 ◆頭髮 頭髮的生長周期由生長期、退化期和休止期(脫落期)三個連續階段組成。人年紀愈大,愈多頭髮毛囊進入休止期,頭髮容易脫落,而且不會生長新頭髮。 頭髮毛囊有細胞產生黑色素,讓頭髮呈現黑色。年紀漸長,黑色素細胞活躍度減少、新陳代謝減慢,以致白髮出現。 ◆視力 水晶體因老化而失去彈性及霧化,在某些距離內聚焦顯得困難和視力模糊。 ◆聽力 內耳的毛細胞隨時間受損及死亡,未能將聲音轉化為正確聽覺信號,導致永久聽力受損。 ◆嗅覺 嗅球(olfactory bulb)負責嗅覺功能,隨年齡增長,嗅球內的神經纖維及嗅覺受體較少,導致嗅覺不靈敏。 ◆體力 肌肉力量不夠,心肺功能變差,使體力下降。 ◆皮膚 老化的皮膚細胞,分裂增生速度不及年輕時,減慢修復速度。表皮層失去水分滋潤出現細紋,當皮膚逐漸失去彈性蛋白、膠原蛋白和脂肪,皮膚看來欠彈性和不飽滿,皺紋亦隨之產生。 ◆骨骼 骨的鈣裏有微小細孔,細孔內的細胞不斷新陳代謝調節骨骼更新。當身體衰老或健康欠佳時,導致骨質疏鬆,骨頭較脆弱,容易骨折或駝背。 文﹕李佩雯 圖﹕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高卓怡 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