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孔繁毅:每10萬年輕人接種新冠疫苗後10人出現心肌炎 港大袁國勇團隊研究:或靜脈注射有關(附疫苗接種方式知多啲)

【明報專訊】截至昨日( 22日),本港合共接種超過700萬劑新冠疫苗,其中接種首針者佔合資格人口58.30%。此外,新冠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表示,年輕人接種疫苗出現心肌炎屬預期之內,約每10萬人中有10人,其中男性較多。目前科興及復必泰疫苗均採用肌肉注射,港大專家袁國勇團隊以小鼠研究,發現以靜脈注射復必泰的小鼠,心包出現明顯白斑;而肌肉注射的小鼠沒上述情况。團隊稱現時注射前毋須先抽吸注射器,或令疫苗意外注射入靜脈,引發心肌炎或心包炎,建議注射前應抽吸注射器檢視,以確保針頭不會插入靜脈。 Read more

疫苗接種方式知多啲 肌肉注射、皮內注射、皮下注射有何分別?拆解3個打針迷思

【明報專訊】疫苗接種的方式有很多,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早前更自行在前臂打針,還說:「呢個皮內注射,好痛㗎,不過正嘢嚟。」疫苗接種一般分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內注射3種,注射藥物和注射疫苗的方式有不同考量。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講師、醫護行者註冊藥劑師王潔婷解釋,注射藥物與藥物動力學有關,不同給藥途徑可影響藥物吸收率;而注射疫苗,關鍵在於注射位置有無免疫組織或免疫細胞「巡邏」,疫苗和免疫系統要在一個「有利位置」相遇,才可誘發免疫反應,產生抗體。 Read more

醫言有理:肺囊蟲肺炎 趁你病攞你命

【明報專訊】香港一成市民屬乙肝病毒帶菌者,接受大劑量類固醇、抗排斥藥物、某些標靶藥或化療藥後,乙肝病毒轉趨活躍,破壞肝臟,令肝功能受損;患者先服用抗乙肝病毒藥物,可防止肝功能受損。 氣促發燒 體重急降 病者抵抗力下降,亦可誘發其他感染,例如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及肺囊蟲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愛滋病及血癌患者尤其高危,器官及血幹細胞移植(organ and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病人亦易受影響。 肺囊蟲乃單細胞真菌,又稱肺孢子蟲;病者T淋巴功能下降,易染上肺囊蟲肺炎,嚴重可以致命。病狀包括發燒、咳嗽及氣促;一般咳嗽但少痰,氣促因血氧含量下降,其他病狀還有大汗及體重急降。部分患者或受其他細菌影響,引致繼發感染,令痰量大增,甚至出現濃黃痰。併發症還包括氣胸(pneumothorax),其他器官亦或受影響,包括肝、脾及腎。 肺囊蟲感染一般影響雙肺(bilateral lung involvement),肺部X光造影顯示「瀰漫性間質浸潤」(diffuse interstitial infiltrates);部分病者X光變化可能不太明顯,但非常氣促,小心! 痰液中發現肺囊蟲,即可確診;不少病者需要接受氣管內視鏡(bronchoscopy)。抽取肺氣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檢查,有助診斷。 治療肺囊蟲感染,可使用高劑量複方新諾明(cotrimoxazole);它含兩種藥物,包括甲氧芐啶(trimethoprim)及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前者乃抗葉酸藥物(antifolate),後者屬一種含硫磺的抗細菌藥物「磺胺」(sulphonamides)。靜脈注射「噴他脒」(intravenous pentamidine) 乃另一選擇。 建議高危病人接受預防性治療,可服用低劑量的複方新諾明,或每月一次吸用「噴他脒」(pentamidine inhalation)。複方新諾明容易引發皮膚過敏,又可能抑制骨髓功能,引致貧血,白血球血小板數量下降。先天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lucose 6 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即蠶豆症,不宜服用複方新諾明,可誘發溶血S現象(haemolysis)。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