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牀坐輪椅都可訓練 電激懸吊 重拾走動能力

中樞神經受損,導致運動及感覺功能出問題,影響病人肢體活動、站立和走動。 透過不同康復科技,可為病人在不同復康階段提供針對訓練。即使患者雙腳未有足夠承重能力,亦可在卧牀、坐輪椅上、減重站立下,安全地接受密集式訓練,打好走路的基礎能力。 Read more

白領坐姿差 上交叉現身 頸梗膊痛 嚴重致肌肉萎縮

【明報專訊】白領每天安坐冷氣間工作,為何每晚放工都感到頸梗膊痛,像做了一天苦力! 其實,坐在辦公室工作大半天,不管是用電腦、批寫文件或開會,頸及上背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對頸椎及上背關節、肌肉及肌腱都有很大影響。最常見是上交叉綜合症,引致頸梗背痛及肌肉疲勞,嚴重更會影響神經線,令手部麻痺及肌肉萎縮。   上交叉——白領一整天坐在電腦前,頭頸肩膊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導致肌肉關節過勞,出現上交叉綜合症。(torwai@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長期頭部前傾、圓肩屬高危 辦公室族常見不良姿勢,包括頭部過分前傾、頸椎弧度改變、圓肩。如果長時間維持這些姿勢,相關的關節和肌肉群出現不平衡,最常見是上交叉綜合症(upper cross syndrome)。 上交叉綜合症徵狀包括頸痛、頭痛、頭暈、手部麻痺、肌肉疲勞及痠軟等,成因主要是身體長時間維持不良姿勢,使某些肌肉群過分繃緊及短縮,另外一些肌肉群則過分拉長及力量變弱。側身看,在肩膊中心點打一個交叉,繃緊及變弱的肌肉群剛好在交叉線上。   頭 頭部前傾,使上段頸椎過度伸直,而下段頸椎過分前彎;肌肉長時間處於不平衡狀態,上段頸椎過分擠壓而產生頸痛、頭痛、頭暈等徵狀。   肩膊 肩胛骨過分外展(protraction)及前傾(anterior tilt)而造成圓肩。胸椎上段也會前傾,改變生理弧度而出現圓肩。   頸 深層頸屈肌群及上背下方的肌肉群(前鋸肌,中及下斜方肌)會比較弱;相反,頸後肌肉(枕骨下肌群、上斜方肌及提肩胛肌)及胸前肌肉(胸大肌、胸小肌及胸鎖乳突肌)就會較緊張或縮短,容易痠軟、疲勞及僵硬等不適。胸小肌過分繃緊,可能使臂叢神經受壓而出現手部麻痺、手指無力的感覺。   (明報製圖)   低頭族胸廓壓神經 頸痛手痺 低頭族的坐姿也可能形成胸廓出口綜合症(thoracic outlet syndrome)。胸廓出口是頸椎下段到腋窩的通道,會有臂叢神經及血管經過。如果這個位置收窄,就會壓迫到神經線及血管。最常見被壓迫的地方就是第一肋骨、鎖骨及附近的肌肉,包括前、中斜角肌及胸小肌。長期圓肩,肌肉變得緊張以致胸廓出口收窄,不單頸部痛楚,痛楚還會放射至手部,出現麻痺、冰冷,嚴重更會引致手部肌力變弱及肌肉萎縮。   頸椎前彎 椎間盤突出可致癱 頭部長時間前傾,中下頸椎過分前彎,還容易引致椎間盤突出(Protruded intervertebral disc)。頸椎是整條脊椎中活動幅度最大的部分,因為頸椎第1、2節的寰樞椎活動幅度很大,加上每個椎體與椎體之間有一個椎間盤,連接着椎體,讓它們靈活活動。椎間盤是二三十層的纖維環(annulus fibrosus),由外包着中間的髓核(nucleus pulposus)。為使椎體與椎體之間可以活動,椎間盤可以隨着壓力而變形。如果頸椎長時間傾前,就會使椎間盤向後移位。輕微後移可以完全沒有徵狀,但嚴重後移至椎間盤突出及纖維環撕裂,就會使椎間孔收窄,壓迫周邊神經甚至中樞神經。輕則會有點頸梗膊痛,嚴重更會引致手部麻痺及下肢癱瘓!但不需要過分擔心,輕微椎間盤突出是正常退化現象,不會產生任何徵狀。 若受到上述徵狀影響時,就要找醫生及物理治療師幫忙。但是預防永遠勝於治療,如果想避免這些徵狀,最好就是保持正確的姿勢了。   相關文章: 【運動消閒】改善坐姿 防頸背繃緊 【運動消閒】姿治通鑑:腰椎鍛煉三部曲 【旋轉肌】5個簡單運動強化旋轉肌 避免肩膊受傷 【運動消閒】簡單4式訓練核心肌 【有片】預防運動:簡單運動 強肌增關節活動度   文:魏志榮(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委員、註冊物理治療師)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