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陽性比率較今年2、3月低位急升4倍 孔繁毅料6月中才見高峰回落

【明報專訊】據衛生署《2019冠狀病毒病及流感速遞》,4月16至22日的一周,社區檢測中心及社區檢測站核酸檢測新冠陽性比率3.77%,對上一周為2.86%,升幅逾三成;2月19至25日陽性比率一度低至0.26%。公立醫院急症室迫爆,每日逾6000人求診。醫管局呼籲病情輕者轉向普通科門診或私家醫生求醫;但有私醫形容其診所「人山人海」也感吃力,冀市民如有不適自律戴口罩,防止病毒傳播。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臨牀教授孔繁毅預料這波新冠爆發或要6月中至下旬才到高峰再回落。醫衛局長盧寵茂從污水監測推算,現時每日1萬人感染。他又指變異病毒株Omicron XBB.1.16(Arcturus)「大角星」在本港社區出現且有上升趨勢,惟比率不高,污水監測樣本中少於3%屬該變異株。 新冠陽性比率較2、3月低位增4倍 盧稱有信心醫院可應付 流感高峰期碰上新冠病毒重上每日過萬宗個案的感染潮,核酸檢測新冠陽性比率較最低位(今年2、3月)急升4倍(見圖)。 盧寵茂(29日)在有線新聞《有理有得傾》指出,各項新冠監察數字,如社區及醫院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新冠陽性比率均較上周升三至五成,「核酸陽性比率最近上升好多,由最低點每100人不足1人陽性,到現時100人有近4人陽性,高差不多4倍」,而從污水監測推算,現時每日1萬人感染。惟他指不少市民曾感染或接種疫苗,相信本港整體有效免疫率逾九成半;視乎病毒發展及市民免疫能力可否保持,如應對能力高便不會輕易重推對社會及經濟有負面影響的社交距離措施,又形容口罩令是「一種立法手段」,如有其他方法應對,不會考慮。 相關閲讀:新冠確診者求診途徑  70間普通科門診、關愛預約專線、支援熱線、私家診所名單、處方新冠口服藥 Arcturus社區呈上升趨勢  污水監測變異株少於3% 盧又指變異病毒株Omicron XBB.1.16(Arcturus)「大角星」在本港社區出現且有上升趨勢,惟比率不高,污水監測樣本中少於3%屬該變異株。至於流感,盧稱現時每1萬人便有2人感染,因流感而住院和死亡個案上升,但對比以往流感高峰期不算嚴重;本港今年4月初起踏入流感高峰期,估計尚未見頂,據過往經驗,季節性流感平均要12至16周才會退卻。被問到本港被流感及新冠夾擊,公院是否有能力應付,盧稱以現時醫療系統,有信心應付。 孔繁毅料6月中才見高峰 籲高危人士人多地方戴口罩 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臨牀教授孔繁毅29日在商台《政經星期六》亦預計流感及新冠均未見頂,料流感會在未來一兩周、踏入5月天氣回暖後回落,新冠則會在7至8周後才回落,建議高危人士可考慮在室內及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多地方戴口罩。 醫管局急症科統籌委員會主席徐錫漢指出,公院急症室最近連續數天每日超過6000人求診,平均增加一至兩成,前日多達6255人,當中逾1100人需轉送內科病房,相信求診人數升與近日流感及新冠個案增加有關。徐估計今周因五一勞動節長假期及其後一兩天急症室會持續繁忙,呼籲病情輕微市民轉向普通科門診或私家醫生求醫。 私醫:新冠及流感比例約3:1 新冠求診達去年高峰 家庭醫生林永和形容近兩周其診所「人山人海」,病人「唔係新冠就係流感」,新冠及流感比例約3:1,流感有放緩趨勢,新冠求診者則持續上升,由兩周前平均每日5宗,增至最近每日20宗,現時每日處方6至7盒新冠口服藥,情况「拍得住」 去年12月及今年1月初高峰。林稱現時每日求診者眾,亦感吃力,幸大部分新冠流感患者均為輕症,冀市民如有不適自律戴口罩,防止病毒傳播。 相關閲讀:【新冠變種】Omicron XBB.1.16(Arcturus)傳播力強  許樹昌指兒童感染病徵:眼睛發炎紅痕癢 新冠口服藥仍有效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新冠變種Arcturus續蔓延 泰國錄首死亡個案 防護中心:港新冠重症死亡無明顯上升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的亞種Arcturus(XBB.1.16)在全球超過20個國家蔓延並逐漸成為主流。近日本港新冠疫情亦引起關注。Arcturus近日在印度爆發,泰國出現全球首宗Arcturus死亡個案。衛生署日前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本港有錄得相關個案。此外,被問到Arcturus會否為本港帶來風險,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日前表示,本港新冠主流病毒株仍是BA.2及BA.5,患者普遍無徵狀或輕微徵狀。當局將繼續密切監察情况。 相關閲讀:【新冠變種】Omicron XBB.1.16(Arcturus)傳播力強  許樹昌指兒童感染病徵:眼睛發炎紅痕癢 新冠口服藥仍有效 新冠變種Arcturus蔓延全球逾20國家 泰國錄首宗死亡個案 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的亞種Arcturus(XBB.1.16)在全球超過20個國家蔓延並逐漸成為主流。泰國公共衛生部醫療科學署署長蘇帕吉(Supakit Sirilak)上周四(20日)通報,截至4月19日,泰國共錄得27宗Arcturus病例,其中1人死亡,是全球首宗官方死亡個案。 蘇帕吉強調,死者是一名有長期病患的外國長者,「因此他的死亡可能不會直接反映這種亞種的嚴重性」。泰國政府已經就Arcturus的情况發出警告,敦促民眾小心防範,採取適合措施避免感染。 相關閲讀:新冠確診者求診途徑  70間普通科門診、關愛預約專線、支援熱線、私家診所名單、處方新冠口服藥 劉澤星:毋須過分擔心新冠變種 徐樂堅:新冠重症死亡無明顯升 近日本港新冠疫情亦引起關注。新冠變異病毒株Omicron XBB.1.16(Arcturus)會否本港帶來風險呢?政府專家顧問劉澤星認為社會已接受要與病毒共存,加上病毒會不斷變種,市民毋須過分擔心。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22)表示,本港新冠主流病毒株仍是BA.2及BA.5,確診患者普遍無徵狀或輕微徵狀。他說近日新冠感染雖有上升趨勢,重症和死亡數字並無明顯上升,當局將繼續密切監察情况。 (中通社/獨立報/本報)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新冠變種Arcturus 內地首錄Omicron XBB.1.16個案 世衛警告新冠疫情仍有逾2.3萬宗死亡

新冠變異病毒株Omicron XBB.1.16(Arcturus,中文名稱「大角星」)在全球多地擴散,內地近日亦錄得個案。根據中國疾控中心數據,4月7日至13日,中國疾控中心首次監測到15宗XBB.1.16和2宗XBB.1.16.1,反映Arcturus已進入內地。世界衛生組織(下稱「世衛」)警告,新冠疫情仍然不穩定,「仍有很多人死亡及生病」。 XBB.1.16(Arcturus)內地首錄15宗確診個案 世衛警告:過去28天逾2.3萬宗死亡 世衛(18日)警告,新冠疫情仍然不穩定,在過去28天有逾2.3萬宗死亡個案,以及接獲約300萬宗新病例報告。 世衛緊急項目主任瑞安(Michael Ryan)提醒,雖然數字正在減少,但「仍有很多人死亡及生病」,提醒公眾新冠病毒不會消失,仍會對高危群組有嚴重呼吸道疾病威脅。 相關閲讀:【新冠變種】Omicron XBB.1.16(Arcturus)傳播力強  許樹昌指兒童感染病徵:眼睛發炎紅痕癢 新冠口服藥仍有效 (界面新聞/法新社)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新冠變種】Omicron XBB.1.16(Arcturus)傳播力強  許樹昌指兒童感染病徵:眼睛發炎紅痕癢 新冠口服藥仍有效  

【明報專訊】新冠變異病毒株 Omicron XBB.1.16(Arcturus)被認為是目前其中一種傳染力最高的新冠變異株,外國個案顯示會令年輕患者出現結膜炎或眼睛發紅痕癢,是以往新冠病毒未出現過的病徵。Arcturus自今年1月被發現,至今已在全球29個國家錄得病例,近日更在印度爆發,情况令人關注。本港衛生署昨(17日)回覆表示,截至昨日衛生防護中心公共衛生化驗服務處共錄得7宗XBB.1.16陽性個案。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昨指Arcturus變異株傳播力較強,惟未見該變異株可引起大量重症及死亡個案,在港亦未見大型爆發,呼籲市民毋須擔心。他指新冠口服藥對Arcturus仍有效。 新冠變種Omicron XBB.1.16(Arcturus)病徵:可致兒童患者發燒、眼睛發炎、紅及痕癢  Arcturus這種新冠變種在全球快速傳播,2月底在全球所佔的病例僅0.21%,1個月後已急升至3.96%,世界衛生組織(WHO,下稱「世衛」)3月22日起已將Arcturus列為「正開展進一步監測的病毒株」(Variants-Under-Monitoring)。(世衛於2020年1月30日宣布新冠病毒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最高公共衛生警戒級別。同年3月11日宣布新冠疫情大流行。) 許樹昌(17日)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Arcturus 變異株由Omicron BA.2.10.1及 BA.2.75組合變異而成。估計本港個案均是輸入個案,但至今在港未見爆發。 相關閲讀:【眼敏感】家長注意小朋友眼痕常捽眼 可致結膜角膜受損、影響視力 4個紓緩眼睛敏感方法(有片) 許樹昌籲家長:子女眼睛「紅卜卜」流眼水 應盡早求醫 許樹昌又指,兒童感染Arcturus後發高燒比例較高,且較感染其他變異株更常出現眼睛發炎、感痕癢及疼痛,且會流眼水, 提醒家長如留意到子女眼睛「紅卜卜」及流眼水,便應盡快帶其求醫。 新冠口服藥對Arcturus仍有效 曾染疫及接種疫苗有助應付病毒 至於新冠口服藥對Arcturus有效,曾接種新冠疫苗及染疫後產生的T細胞反應亦有助應付病毒,認為暫時毋須對印度實施入境限制。至於如本港相關個案急升市民是否需要戴口罩,許樹昌稱本港解除口罩令後仍有不少市民戴口罩,估計如個案急升市民會自覺佩戴。 相關閲讀:【新冠患者】服新冠口服藥切忌自行停藥 醫生提醒4件事:快測轉陰仍要留意血氧、心跳… 印度連續4天增逾萬宗陽性19死 病毒在印度傳播尤其迅速,當地確診病例大增,致印度部分地區日前重推口罩令。印度衛生部周日(16日)公布24小時內新增10,093宗個案,是連續第4天新增逾1萬病例,佔陽性個案比率5.61%,有19人死亡。衛生部官員預測,確診人數在未來10至12天內可能還會繼續增加,然後才開始減少,但重申醫院病牀需求並未面臨壓力,民眾毋須恐慌。印度疫情去年7月開始緩和,12月時單日新增病例已減至1000多宗,但到4月6日再次突破5000宗。 美國病例增一倍 料傳播力高但非更危險 至於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統計指出,上周美國感染Arcturus病例亦增加了一倍,4月9日至15日的新冠病毒樣本估計有7.2%屬Arcturus,高於此前一周的3.9%。美國梅奧醫院(Mayo Clinic)的專家稱Arcturus傳播能力較此前的病毒株高,但相信並沒有變得更危險。 (綜合報道)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