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鼻咽癌為本港十大癌症之一,一年有逾800宗新症,逾300宗死亡。香港浸會大學與合作團隊研發出一種新的化合物,既可偵測腫瘤細胞核內的「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pstein–Barr virus,EB病毒),亦可同步抑制腫瘤生長逾九成。新化合物有望應用於相關病毒的標靶治療,包括華南發病感染率高的鼻咽癌。該項研究已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明報記者
浸會大學跨學科團隊的研究結果料可用於與EB病毒相關腫瘤的標靶治療,研究由浸大化學系副教授黃嘉良(左一)和生物系麥乃岐教授(右一)主導,成員包括生物系研究助理教授龍康樂博士(左二) 、化學系高級研究助理江麗君(右二)。(浸大提供)
該項跨學科研究由浸大化學系副教授黃嘉良和生物系麥乃岐教授主導,研究發現,團隊設計的化合物(包含抑制劑的「探針分子」)進入小鼠體內的腫瘤細胞後,探針分子的抑制劑與帶有病毒蛋白EBNA1結合,可釋放出熒光信號,可作腫瘤的顯影劑,有助偵測腫瘤所在。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