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新冠病毒疫情反彈,港大數據顯示病毒即時繁殖率已重上超過1的水平,即每名患者可傳染多於一人。港大專家袁國勇促請港府立即加強控疫力度,否則新一波疫情「慘烈程度就好大」。天文台9天天氣預測料最高溫度會由31℃跌至27℃,袁國勇表示病毒於秋涼天氣可生存更久,籲市民進入「嚴密戒備狀態」。
即時繁殖率反彈 憂新一波慘烈
據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最新數據,病毒即時繁殖率自7月26日跌破1,於0.4至0.6的水平浮動,至9月底回升,並於9月30日再次突破1,達1.035。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若要控制疫情,就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他說第三波疫情接近100人死亡、3000多人感染,若目前不及時控疫,等到個案上升後才加強措施,「慘烈程度就好大」,因目前已踏入秋涼,病毒在環境中生存的時間更長,「不要等到爆發好嚴重才增加(防疫)措施,市民應由現在開始進入嚴密戒備狀態」,以盡早找出及切斷隱形傳播鏈。
據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早前研究,環境溫度對病毒的存活時間有影響,新冠病毒不怕冷只怕熱。研究顯示,病毒在22℃環境下可存活14日,37℃的環境可存活2日,56℃的環境可存活30分鐘,70℃的環境則只能存活5分鐘。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