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是香港女性疾病當中的頭號癌症,根據香港乳癌資料庫數據顯示,香港每年大約4,000宗乳癌新症,即每日約有10名女性確診患上乳癌,情況令人關注。但對不少女性來說,乳房這個較敏感部位,即使發現有異樣或硬塊亦會選擇避而不談,這樣往往會延誤治療時間。
養和醫院乳房外科名譽顧問醫生張淑儀指,約有三成的患者,在發現乳房有硬塊後的三個月,甚至半年才去求診,這樣只會助長乳癌生長。所以大多患者確診時已是第二期的乳癌,癌腫瘤較大,亦可能已影響至淋巴。乳癌基本可分為四期,包括第一期腫瘤少於2厘米;第二期腫瘤大過2厘米,或已有早期淋巴侵入;而腫瘤大於5厘米及影響淋巴便是第三期;如果癌細胞已轉移至身體內其他器官或內臟,這已是第四期乳癌。在病徵上,有九成患者是先發現乳房有不明硬塊。如果患者遲遲仍未求診,乳癌會侵蝕至皮膚,或會出現損傷、下陷、紅腫等病徵,甚至出現乳房不對稱、變形、或乳頭流血、凹陷等現象。
近年全球患乳癌女性亦有上升趨勢
張淑儀醫生表示,其實全球女性患乳癌人數亦有上升的趨勢,除了少數有乳癌家族病歷,大多數乳癌患者主要與後天因素有關,當中包括飲食、生活習慣及環境的改變。例如,都市人由於工作關係缺乏運動、飲食上又多肉少菜,加上多食高脂肪食物以及城市空氣污染等。另外,都市女性會較遲結婚,令生育及餵哺母乳的年齡亦推遲。原來這與患乳癌亦有關係,張淑儀醫生稱,女士因乳房組織沒有經過懷孕期或哺乳期的變化,細胞相對不太穩定,會較容易變異,所以這亦是患乳癌的高危因素。
說到治療上,香港乳癌治療現已達到國際水平。一線治療主要是手術切除,將腫瘤病灶徹底清除。養和醫院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暨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邱振中指,治療乳癌的方法,除了手術切除,術後化療及放射治療的配合亦已發展成熟。加上近年醫學界已研發了新標靶藥物治療,針對HER2型這種較頑強的乳癌細胞,令乳癌治癒率又再提升。他指出,如早期乳癌(第一期),治癒率可高達九成。
術前化療大大提升治癒率
邱振中醫生稱,乳癌綜合治療方案亦有不少改進,以往方案是在手術切除後,進行化療或放射治療配合。而近十年已較多應用手術前化療方案。據資料顯示,在合適的個案,乳癌治療手術前先做化療效果非常顯著。邱醫生分析,有些乳癌患者,原本腫瘤太大需要全乳房切除,經詳細檢查及醫生評估後適合使用術前化療,術前化療的好處包括可及早針對癌細胞擴散,減低其活躍程度,可以縮小腫瘤,以減少手術切除範圍,盡量保留乳房的完整度,亦可以在術前得知腫瘤對藥物的反應,有助為病人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案。
「早前有一位40歲的女患者,乳癌腫瘤已大到4至5厘米,確診為二期乳癌,沒有擴散到淋巴,經專科的醫生及病理學家會診及分析檢查結果後,決定為患者做術前化療。在病人接受六次化療及標靶藥後,腫瘤範圍不單已大大縮小,甚至進行手術切除時,腫瘤病灶竟然完全消失。」邱振中醫生又指,術前化療已是治療乳癌的新趨勢,患者應該在確診後由專科團隊商討及評估,決定最適當的治療方案。
每月必須自我檢查乳房
張淑儀醫生強調,女性要愛惜自己,多關心乳房健康,要提高警覺性預防乳癌。而首要條件是要定期及多做自我乳房檢查,方法包括觀察、觸摸及找尋乳房變化。每月必須要做一次,可在來經後的日子做檢查,因為這段時間乳房較為鬆軟,自我檢查亦會較容易。而當然發現任何變化後,必須盡快尋求醫生的專業意見。
另外,除了自我檢查,定期到醫院做乳房檢查亦不可缺少,因為醫生除了臨床檢查並給予專業意見外,亦可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及超聲波檢查,將一些較難察覺,包括深層或細小的癌腫瘤,及早發現出來。所以,張淑儀醫生鼓勵40歲或以上的女士,應該每兩年做一次乳房X光造影檢查,以確保乳房健康。
專題系列文章
- 【乳癌】一成個案與遺傳基因有關 BRCA基因變異是什麼?4類人士可接受乳癌基因測試
- 乳腺增生症狀部分跟乳癌相似? 5招降風險
- 乳癌患者易有睡眠障礙?5招改善失眠助康復
- 是乳腺癌嗎?乳腺結節原因及兩種常用檢查方法 5點注意降風險
- 【乳癌】40歲以上患乳癌風險增 定期3D乳房攝影+超音波 及早偵測癌魔減少假陽性
- 【乳癌關注月】識別乳癌病徵減低患病風險 由健康生活做起(衛生處方)
- 有關乳癌復發和荷爾蒙治療的5個疑慮 了解CDK4/6抑制劑+荷爾蒙治療
- 淋巴水腫頭號成因是乳癌 早期可逆轉 胡亂推按淋巴有反效果(醫路同行)
- 質子治療精準攻擊癌細胞 兒童癌症、乳癌、頭頸癌適用
- 【新冠病毒】乳癌康復者感染新冠病毒 流鼻血不停 驗血顯示血小板歸零 (醫言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