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到中年,步行時間一長就腳痛,站得太久臀部痺痛,果真「年紀大,機器壞」?
▲metamorworks@iStockphoto,設計圖片
神經性跛行,是腰椎管狹窄的典型徵狀。腰椎神經管道狹窄,令脊髓神經受壓,引發腳痛腳痺,或麻痺痛楚由下背、臀部伸延至腳;嚴重影響走路,甚至大小便失禁等。
腰椎管狹窄症由退化勞損引起,經常站立的教師,經常彎腰的牙醫,經常提重物的建築工人,甚至長時間坐在辦公室的白領,都是高危群。
問醫生:
郭:郭業東(養和醫院駐院醫生)
黃:黃仕雄(骨科專科醫生)
▲黃志東攝
腰椎管為何變窄?
問:什麼是腰椎管狹窄症?成因為何?
郭:腰椎位於下背,腰椎管包裹着脊髓神經,當腰椎管內壁收窄,或會令脊髓神經受壓,引發不同徵狀,如腳痛、神經痛或麻痺,影響腸道或膀胱可引致失禁。腰椎管狹窄症分為先天及後天,前者非常罕見,少於1%,其中唐氏綜合症患者患上的機率較大。後天則因勞損退化引起,多為50歲後出現,常見成因包括椎間盤突出、脊椎關節炎、黃韌帶肥厚、脊髓腫瘤、外傷等。
痛楚會走位?
問:腰椎管狹窄有何病徵?
郭:早期未必有病徵,但當腰椎管狹窄壓迫到脊髓神經,才會引發痛楚。常見病徵是神經性跛行,病人走路一段時間會腳痛或抽筋,坐下休息一會就可回復正常,但再度行走時又會腳痛。因神經受壓迫位置會隨活動而有輕微浮動,故病人痛楚也會轉變,左右腳也不時出現痛楚。
其二是放射性痛楚,病人臀部疼痛,痛楚一直延伸至腿部下方,可以發生在單腳或雙腳。初期痛楚為間歇性,但當神經受壓情况愈趨嚴重,無論怎樣調整姿勢,疼痛持續。
其三,病人可能患上馬尾神經綜合症,影響膀胱及腸道功能,引致大小便失禁。一旦出現此情况,就要盡快接受手術。此外,病人會出現肌肉萎縮、雙腳失去知覺等。
▲明報製圖
痛腳慢慢變差要留神?
問:如何診斷腰椎管狹窄症?
黃:首先要了解病情變化,病人的腳痛如果是慢慢變差,就可能是因腰椎管逐漸收窄而引起。臨牀檢查時,醫生會檢查病人的腰椎、腿部神經及肌肉、脈搏等,其後做X光檢查,觀察有否嚴重的腰椎退化或移位。如醫生確定病人腰椎出現問題的位置,會再安排腰椎磁力共振測試,此測試長30分鐘,可徹底檢查腰椎組織,包括神經是否受壓及其受壓情况。
游水消炎兼強肌?
問:如何治療腰椎管狹窄症?
黃:一般來說,如病情並無嚴重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建議採取保守治療。方式視乎病情而定,如病人仍可應付步行1小時以上的路程,醫生會處方特效藥如非類固醇消炎藥、神經線止痛藥等。如病人年紀較大,特效藥或會影響胃及腎功能,醫生會另外處方消炎藥膏或藥貼,以助紓緩痛症。
物理治療方面,會着重於消炎治療及強化肌肉等,其中游泳能同時達到以上效果,故醫生會鼓勵病人多游泳。如運動和物理治療有效,可逐步減輕藥物劑量。
但若保守治療效用不大,而病人年紀較大,不適宜做手術,醫生會建議病人注射類固醇,它可強效消炎、紓解痛楚,但無法解決腰椎管的結構問題,「治標不治本」。
微創手術翌日可出院?
問:腰椎管狹窄症有何手術選擇?
黃:傳統會採取「脊椎後路減壓及融合術」,病人全身麻醉,從背部開刀取出變厚的黃韌帶、突出的椎間盤或增厚的骨等。傷口約5至10厘米,由於手術傷及肌肉,病人需要住院3至4日。
新的微創手術,病人全身麻醉後,背部開一個約1厘米傷口(圖1),伸入腰椎內窺鏡,打磨並取出有問題的結構。手術中,病人雙腳貼上多個探測器,實時監控其神經接收信號的時間,故手術途中已可觀察病人神經受壓迫情况有否改善。受損的神經線需慢慢生長恢復,但麻痺感可即時減輕,病人手術翌日可出院。
風險方面,由於內窺鏡可穿過肌肉纖維,故不會對肌肉造成創傷;而傷口較小,感染風險也較低。
▲圖1, 受訪者提供
文:段曉彤
插圖:杜思頴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12/HET20181212_02.mp4,常見徵狀 站立行路腿痛;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12/HET20181212_03.mp4,檢查腰椎和腳神經 留意肌肉萎縮;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12/HET20181212_04.mp4,先用保守治療 游水助消炎;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12/HET20181212_05.mp4,微創手術 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