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許樹昌:戴外科口罩足以阻隔飛沫防疫 長戴N95易不適頭痛

武漢不明肺炎引起港人關注,不少人外出戴上口罩,大眾出入應該戴哪款口罩?(資料圖片/明報製圖)
武漢不明肺炎引起港人關注,不少人外出都戴上口罩以防飛沫傳播受到感染。究竟大眾出入公共場所應該使用哪款口罩?需要用到N95口罩嗎?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接受明報網站訪問表示,一般人現階段戴外科手術口罩已足夠。
相關資訊:【武漢肺炎】戴口罩常見三錯誤 如何令兒童唔抗拒戴口罩?護理專家話你知

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資料圖片)
市民搭車外出 外科口罩已足夠
許樹昌表示,肺炎一般經咳嗽及噴嚏等飛沫傳播,現階段外出,不論乘搭交通工具、留在辦公室或學校,甚至進出醫院、診所等地方,佩戴外科口罩已足夠阻隔飛沫,具防疫能力。在家中則應保持家居清潔,一般毋須戴口罩,如家中有人生病,病人應佩戴外科口罩,以免傳染給其他人。
部分醫護需用N95 長戴易頭痛
許樹昌稱,N95口罩較適合醫護人員,部分醫護人員需要接觸肺癆病人,必須佩戴N95口罩阻隔細小飛沫粒子傳播。他提醒,一般人毋須戴N95,因為長時間佩戴N95口罩的人容易倒吸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上升,可致腦血管舒張,出現頭痛;口罩上的金屬片亦會因長期勒緊鼻樑或引致損傷。一般人佩戴N95口罩,當感覺不適時,會用手調整口罩,亦有可能增加傳染機會。
可清洗口罩 不建議重用
有部分市民會使用可清洗的耳掛式口罩及具時尚感的布口罩,用完回家清洗重用。許樹昌表示,從防疫能力的角度來說,不建議口罩重用。他解釋,佩戴口罩外出,口罩表面已變得「污穢」,如果回家與其他衣物一起清洗,反而會污染衣物,而且重複清洗口罩有機會削弱口罩的材質及功用。因此,即使是可清洗口罩,用完也建議棄置。
- 【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 【新冠疫苗】科學委員會倡18至59歲未染疫兼風險較高者可接種第四劑疫苗 距第3針6個月 專家:港逾七成人口具防重症屏障 把握時間接種疫苗
- 【新冠疫情】4飲食群組續擴大 西苑臺病毒基因跟星月樓個案高度相似 疑現超級傳播 衛生防護中心:難定義第六波
- 【新冠病毒】英國研究:曾感染其他冠狀病毒康復者或防新冠 記憶T細胞有交叉免疫反應 港兒科醫生憂少接觸病毒或增日後染流感重症風險
- 【乳癌】英國研究:不育男性患乳癌風險高1倍 專家:進一步了解男性生育荷爾蒙角色
- 【新冠疫情】港5月5個飲食爆疫群組 星月樓新旺會涉Omicron BA.2.2亞型 即時繁殖率升破1 港大學者料2至4周後現第六波
- 【甩頭髮】每天脫50至100條頭髮正常嗎?男女脫髮有不同 男成M字額 女頭頂稀疏(膚見)
- 血管炎種類多、徵狀多變難察覺 注意四警號:皮疹、發燒、關節痛、疲倦 宜及早求醫
- 【世界高血壓日】你的血壓標準嗎?血壓失控或致中風?預防嚴重併發症從定期監測、調節生活習慣入手
- 【新冠康復者】中大研究長新冠 逾三成出現失眠 四成慢性疲勞 附3個入睡貼士
武漢不明肺炎引起港人關注,不少人外出都戴上口罩以防飛沫傳播受到感染。究竟大眾出入公共場所應該使用哪款口罩?需要用到N95口罩嗎?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接受明報網站訪問表示,一般人現階段戴外科手術口罩已足夠。
相關資訊:【武漢肺炎】戴口罩常見三錯誤 如何令兒童唔抗拒戴口罩?護理專家話你知
市民搭車外出 外科口罩已足夠
許樹昌表示,肺炎一般經咳嗽及噴嚏等飛沫傳播,現階段外出,不論乘搭交通工具、留在辦公室或學校,甚至進出醫院、診所等地方,佩戴外科口罩已足夠阻隔飛沫,具防疫能力。在家中則應保持家居清潔,一般毋須戴口罩,如家中有人生病,病人應佩戴外科口罩,以免傳染給其他人。
部分醫護需用N95 長戴易頭痛
許樹昌稱,N95口罩較適合醫護人員,部分醫護人員需要接觸肺癆病人,必須佩戴N95口罩阻隔細小飛沫粒子傳播。他提醒,一般人毋須戴N95,因為長時間佩戴N95口罩的人容易倒吸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上升,可致腦血管舒張,出現頭痛;口罩上的金屬片亦會因長期勒緊鼻樑或引致損傷。一般人佩戴N95口罩,當感覺不適時,會用手調整口罩,亦有可能增加傳染機會。
可清洗口罩 不建議重用
有部分市民會使用可清洗的耳掛式口罩及具時尚感的布口罩,用完回家清洗重用。許樹昌表示,從防疫能力的角度來說,不建議口罩重用。他解釋,佩戴口罩外出,口罩表面已變得「污穢」,如果回家與其他衣物一起清洗,反而會污染衣物,而且重複清洗口罩有機會削弱口罩的材質及功用。因此,即使是可清洗口罩,用完也建議棄置。
- 【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 【新冠疫苗】科學委員會倡18至59歲未染疫兼風險較高者可接種第四劑疫苗 距第3針6個月 專家:港逾七成人口具防重症屏障 把握時間接種疫苗
- 【新冠疫情】4飲食群組續擴大 西苑臺病毒基因跟星月樓個案高度相似 疑現超級傳播 衛生防護中心:難定義第六波
- 【新冠病毒】英國研究:曾感染其他冠狀病毒康復者或防新冠 記憶T細胞有交叉免疫反應 港兒科醫生憂少接觸病毒或增日後染流感重症風險
- 【乳癌】英國研究:不育男性患乳癌風險高1倍 專家:進一步了解男性生育荷爾蒙角色
- 【新冠疫情】港5月5個飲食爆疫群組 星月樓新旺會涉Omicron BA.2.2亞型 即時繁殖率升破1 港大學者料2至4周後現第六波
- 【甩頭髮】每天脫50至100條頭髮正常嗎?男女脫髮有不同 男成M字額 女頭頂稀疏(膚見)
- 血管炎種類多、徵狀多變難察覺 注意四警號:皮疹、發燒、關節痛、疲倦 宜及早求醫
- 【世界高血壓日】你的血壓標準嗎?血壓失控或致中風?預防嚴重併發症從定期監測、調節生活習慣入手
- 【新冠康復者】中大研究長新冠 逾三成出現失眠 四成慢性疲勞 附3個入睡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