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運動消閒】摔跤考靈活 大隻佬無着數 講求身心耐力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近期話題電影《打死不離3父女》,講述印度摔跤運動員的冠軍夢。選手們相搏、摔地,每一下都勁度十足,然而在香港,雖然搏擊運動如泰拳、詠春近年都極受歡迎,摔跤卻屬冷門運動,大家認識不多,例如以為摔跤只適合「爆肌男」;其實它更講求柔韌、靈活及耐力,身形輕巧更有利,肌肉太發達反而是負累。

摔跤歷史悠久,早在約5000年前的古希臘已有這項運動,也是傳統的奧運項目之一。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圖)指出,基本上重視國防的國家也較重視摔跤運動,例如在美國的大學一般也有摔跤場,有些更多達十幾個;摔跤於台灣、西亞地方亦相當熱門和普及。「因摔跤是一項對戰式運動,脗合訓練士兵模式。」不過在本港較少人認識,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是奧運項目。

訓練體能也鍛煉心理

摔跤是一項全身運動,可訓練肌肉及體能外,更可鍛煉心理,「因對戰時,要有良好心理質素,例如被對手壓制時,更要有頑強的心志奮力對抗。抱着『求其』或『求勝』的態度作賽,賽果必會截然不同,特別是實力差不多的選手,心理質素更是致勝關鍵」。雷教授曾在美國與年輕摔跤手交流,發現他們個性較堅強及正能量充沛,建議年輕人不妨參與摔跤,尤其是意志及體能較弱者,有助培養堅毅精神。

雷又表示,摔跤的身體接觸較多,港人或未必接受,不過論受傷風險,摔跤雖然有可能引致脫骱及手肘、頸椎等關節受傷,但受傷率不及拳擊。「因為拳擊,一拳已有幾百磅力,隨時打傷對方。反而摔跤講求用技術摔倒對方,撞擊力較輕。」然而,摔跤未必適合減肥,因為運動中涉及不同技巧,需要時間心機學習,未必可快速見到瘦身效果,「想瘦,倒不如學泰拳,狂打沙包消耗卡路里」。

奧運6分鐘定勝負

摔跤在奧運中分古典式及自由式。前者是最早期的摔跤模式,用上肢為主,其後逐漸加入下肢動作如抱腿等;後來演變為自由式,包括摔、壓及鎖等,需更多技巧,刺激度亦大增。

在直徑9米的圓墊場地內,雙方在沒有保護裝備下埋身肉搏,互摔壓倒對方,展現力量與勁度。學習摔跤是否要先練大力?香港手搏摔跤總會主席何仁傑(圖)解釋﹕「摔跤,肌肉爆炸力是次要。因為在出招那一刻要求力度外,其餘大部分時間講求柔韌、靈活及耐力;例如被對方壓住,要轉身解鎖,便需要很強的柔韌及耐力。」加上其間不時進攻兼防守,需要高度靈活,身形纖巧有利走位,肌肉太發達反而不及靈活。

奧運摔跤每年的賽例會有些更改,來屆東京奧運每場比賽設兩局,每局3分鐘。別以為時間短,體力要求便不高,「要數分鐘內完賽,進攻兼防守,其實需要大量體力,要有足夠訓練,否則一覺疲累就有可能輸」。選手賽前訓練時,每日動輒練上5小時,其間不停練習摔、防摔、起身等對打動作,另加體能訓練。單是練撻隨時撻上過千次,於30秒或1分鐘內不停自撻或是互撻,休息一會再撻。

撻人更要識被撻

「另外,摔跤隨時被對手摔倒,半空落地『砰』一聲,殺傷力十足。所以學摔倒別人前,要先掌握落地要訣,避免受傷。首先面頰向地、鎖緊頸部肌肉,手不可撐地,避免受傷。初學時不應太急進,否則預備不足,落地時膽怯便很易扭傷甚至骨折。」另外,較易受傷的部分包括膝蓋、腳腕、手指關節,以及耳朵腫脹,因落地時耳朵會受壓充血。

落場比賽除了「打得」外,心理素質、穩定性及敏捷思考也非常重要。「其實要掌握動作技巧不難,摔跤講求四肢協調,若有運動基礎可以很快上手。反而比賽時需要穩定的心理協調,要在混亂嘈雜的環境、對手的推力,重重外在因素下,仍然打出預定的戰術。」

2020奧運會,比賽分有2局,每局3分鐘。計分方式大概可分為1分、2分、4分及5分
1分﹕推選手出界
2分﹕令對手在地上滾一圈
4分﹕令對方背部貼地
5分﹕摔起對方凌空背部落地
摔跤的裝備不多,只需摔跤鞋,競賽服、護耳等基本裝備,價錢約1000元。不過現時摔跤在本港的資源不多,沒有正式場地,有礙發展。

摔跤、摔角有何不同?

提起摔跤,很多人與摔角混淆。摔角手穿著搶眼,在擂台上作賽,究竟摔跤和摔角是否同一種活動?
何仁傑指出,摔角(professional wrestling)是運用自由式摔跤的計分方法及摔的方式,例如摔角中一個名為「背摔」動作,便與自由式摔跤的「後拋」相近,只是前者將對手向後拋至頭部落地,增加刺激性;後者選手要扭身讓對手平躺着地,安全度較高,當中需要更多技巧。此外,摔角會加入特別動作及效果如煙花、血漿,賽果更多是預定,並非「真打」,屬表演多於競賽。

入門先練柔軟度

學習摔跤要循序漸進,先要鍛煉柔韌度及落地技巧,減低受傷風險。同時,初期別寄望做到難度太高的動作,先掌握「入位」技術,由抱腿等基本功開始。當開始學習對打「入位」攻擊動作時,要預先與對手夾定,避免突然轉動作,否則可能傷及對方。之後再學摔,或可由半跪方式開始學。

文﹕許朝茵
圖﹕黃志東、許朝茵、資料圖片
統籌:鄭寶華
編輯:王翠麗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9/HET20170904_01.mp4;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9/d98f7fb0bf9c3f23ed6971fabeb26dce.jpg;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9/d98f8e87b38ad4514a20566db340cfb2.jpg;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9/d98fa5e896b395321e770a6cdd9effa2.jpg;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9/d98fb73cf4e4a7c46066751b39673bfb.jpg;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9/d98fdcb70c2fbfb561486a5f7e9dc131.jpg;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9/d98fe87be026c2b0ffa9bfeccb3f2855.jpg;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9/d98f70a3edef4eda20f0e27f3a415f00.jpg;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