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有片:了解中風】談笑用兵判辨中風徵兆
心房顫動亦有機會引致中風!有心臟科專科醫生指出,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即心臟無法穩定及有規律地正常跳動,但不易被察覺。部分患者(尤其是65歲以上的長者)即使有心房顫動,但平日卻可毫無徵狀,直至有天突然中風入院或體檢時才被發現。
【心臟病與三高】心房顫動無先兆 心跳可達200下?隨時致中風 治療康復添變數 (預防必做的5個任務)
預防中風可以由飲食着手,控制血壓至合適水平。其中DASH飲食法是針對預防和控制高血壓而設計的餐單,餐單要求多吃蔬菜、脫脂或低脂奶製品,選擇高鉀、鎂、鈣的食物,減少攝取鈉質和飽和脂肪。研究顯示,遵循餐單飲食人士能有效降低27%中風機率!
【三高與中風】預防中風 DASH飲食法有效嗎? 營養師教你食得更健康
天氣轉冷,與血管病相關的發病率會增加,有腦神經科專科醫生說:「可能是因為天氣凍,增加身體承受的壓力,從而令血壓上升,誘發中風。」但是禦寒衣服過多,太焗會令長者出汗,有汗反而容易着涼……
【三高與中風】冬季要防病 提防中風機會增
一旦不幸中風,就要把握在黃金3小時之內進行手術。近年在治療急性中風的藥物和技術已有很大進步,如透過「藥物溶栓」及「手術取栓」等都可幫助更多中風病人康復過來。要預防中風,醫生教路要做好這3件事……
https://health.mingpao.com/%e3%80%90%e4%b8%89%e9%ab%98%e8%88%87%e4%b8%ad%e9%a2%a8%e3%80%91%e4%b8%96%e7%95%8c%e4%b8%ad%e9%a2%a8%e6%97%a5%e6%8f%90%e6%8f%90%e4%bd%a0-%e6%b2%bb%e7%99%82%e6%80%a5%e6%80%a7%e4%b8%ad%e9%a2%a8/
中風後,病人腦部受損,神經細胞壞死,身體機能大不如前。以往能輕而易舉做到的動作,病後卻感到吃力,甚或完全失去控制能力。神經組織需要長時間復元,病人要接受長期復康治療。就算在出院後,在家持續訓練,亦對復康有相當大的幫助。
中風復康 抓緊半年黃金期 在家密密練 外出散步無難度
中風會破壞病人的活動能力,物理治療師的角色,正是要協助病人重拾活動能力。無論病人仍臥病在床,還是已經可下床走動,都可進行物理治療。嚴重中風的病人發病後首一個月大多要臥床或只能坐,物理治療師會活動其四肢,以保持關節靈活及預防褥瘡,並教導家人照顧技巧……
【中風及康復系列】中風後物理治療 助患者重拾活動能力
對於足病診療師來說,來求診的中風病人當中,較常見是腳下垂的問題,病人在步行時,腳掌向下垂,病人容易因步態改變出現步行困難,甚至容易絆倒及造成腳趾受傷。家人可以為中風病人準備什麼預防足病?
【中風及康復系列】中風後 足部護理注意事項多
中風不單止會令病人腦部受損,患肢癱瘓無力,亦有機會影響如言語、溝通及吞嚥功能,出現有口難言、難以進食的情况。言語治療師指出,中風早期約有30%病人會有溝通障礙,約50%有吞嚥困難,言語治療師可以如何幫助他們呢?
【中風及康復系列】中風後患者失語、難嚥?言語治療助復康
職業治療師會因應病人的認知功能,教導病人學習自理,例如起床、梳洗、穿衣服和如廁洗澡等技巧、揀選合適的工具,並會提供改善家居環境的建議。職業治療師會評估病患者的認知能力,從而訓練他們使用工具的技巧,以應付日常生活所需。例如會透過改良版的麻將遊戲,訓練病人的專注力和記憶力。
【中風及康復系列】職業治療助中風患者 復康訓練應對生活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