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眼瞼的肌肉和皮膚鬆垂,令雙眼儼如「恰眼瞓」般半張半合,莫非因為歲月催人?或是因經常在佩戴隱形眼鏡時拉扯眼瞼所致?眼瞼下垂不但予人精神不振的感覺,嚴重更會形成大細眼、三角眼,亦可能因視力受阻妨礙日常生活;如果兒童患上先天性眼瞼下垂,更可能因視力被阻而損害視覺發育。一般眼瞼下垂可通過手術治療,但若是突然出現的眼瞼下垂,則有可能是神經病變或免疫系統疾病所致,需要及早求醫診治。
如何界定眼瞼下垂?
甚麼是眼瞼下垂?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吳彤醫生解釋,是指上眼瞼、即眼皮的位置過低,正常情况眼瞼蓋到瞳孔的上邊緣1至1.5毫米,若遮蓋超過1.5毫米以上,或左右眼的上眼瞼高度相差超過2毫米,即可界定為眼瞼下垂。
吳醫生指,眼瞼的主要結構有三部分,包括神經、肌肉和皮膚。神經控制肌肉活動令眼瞼開或合,當神經有病變或肌肉皮膚太鬆,都可能影響眼瞼的功能。「眼瞼是保護眼球和視力的重要結構,失去遮蓋不但令眼睛變得乾澀,角膜容易破損,異物亦較容易隨時入眼造成傷害。」
相關文章:【眼敏感】家長注意小朋友眼痕常捽眼 可致結膜角膜受損、影響視力 4個紓緩眼睛敏感方法(有片)
年紀大、女性及長期佩戴隱形眼鏡人士注意 小朋友先天性眼瞼下垂 影響眼皮活動
她續指,眼瞼下垂的常見原因,與年紀大或長期佩戴及除下隱形眼鏡時拉扯令眼瞼組織鬆弛有關,亦可能與中風或其他神經病變、重症肌無力、甲狀腺失調等所致,而當中有部分疾病患者較多為中年或以上的女士。因此臨牀上多見這些人士會出現眼瞼下垂。
「值得注意的是小朋友亦可能有先天性眼瞼下垂,通常與神經線或提瞼肌發育不全有關,令開合眼睛的功能較差,影響眼皮活動。」
患者未必察覺眼瞼下垂 嚴重致眼乾視線受阻
吳醫生強調,眼瞼下垂患者自己未必察覺問題存在,往往是在拍照或照鏡,又或被別人發覺有眼睛變小或呈「三角眼」,慢慢情况再惡化才會覺得眼皮沉重、難以開合等感覺出現才察覺;當下垂嚴重時更有可能會有眼乾,甚至視線受阻而容易撞到物件等情况。
結構引起的眼瞼下垂,對於成人來說通常屬外觀問題,即使視線稍微受阻,若不損害視力或功能,大部分可考慮選擇毋須治療,但小朋友卻不然。吳醫生闡釋:「小朋友的視力仍在發育階段,若一隻眼視力持續受阻可能會形成弱視,如家長發現孩子有大細眼,或會仰高頭視物以減少視力受阻,應及早正視。」
相關文章:【糖尿病】高血糖增中風機會2至4倍 了解11個中風風險因素 控制三高預防10個貼士
不同眼瞼下垂原因 治療方法有不同
由於眼瞼下垂問題可大可小,故此若懷疑求診者的眼瞼有問題,醫生需要作一系列詳細檢查以確定實際成因,包括眼皮活動是否正常,若是不同原因引致的眼瞼下垂,處理方法也有不同。吳醫生舉例說:
.由重症肌無力引致的眼瞼下垂一般先以藥物治療,並通常會轉介腦神經科跟進。
.兒童若因提瞼肌功能太弱而導致眼瞼下垂,可能需要以手術縫接提瞼肌及前額肌,利用吊綫及額肌的力量將下垂的眼瞼提起。
.由肌肉鬆弛引起眼瞼,儼如橡筋鬆掉,可利用小手術接緊眼皮的肌肉,令眼瞼位置恢復正常。
眼瞼內開刀不留疤痕 康復較快
「這類手術可於眼瞼外或眼瞼內側落刀,然後找出相關的肌肉,再做切除、縮短及縫合等程序。眼瞼內開刀的好處是沒有外露的傷口,不會留下疤痕,康復也較快,但下垂較嚴重的患者則宜採用提瞼效果較強的眼瞼外開刀方法。」
突然單眼眼瞼下垂與神經病變有關
吳醫生提醒,由年長或拉扯引起的結構鬆弛,通常是需要較長時間漸進式地顯現問題,而且多是雙眼同時受影響;但若是單眼或突然出現眼皮下垂,就可能是源於神經病變,必須及早求醫,以免延誤診治。
部分人或會擔心用眼太多會令眼瞼提早下垂,吳醫生則指兩者沒有任何關係,而現時亦沒有科學實證有預防眼瞼下垂的有效方法,但她建議平日可以按摩及熱敷眼睛,有助放鬆眼睛肌肉。
專題系列文章
- 嬰兒血管瘤1個典型症狀:皮膚紅點增大成軟瘤 複雜個案或影響發育 早產嬰風險較高
- 【精神健康】囤積症有五大元素 多10多歲發病 隨年長惡化 非長者獨有
- 【牙周病】細菌毒素可入血管 增心臟病風險 注意口腔衛生避攝過多糖分酸性食物
- 快測產品五花八門 檢測唾液、鼻液、尿液、糞便可自行「診症」?臨牀診斷不能取代
- 睡眠四大任務 失眠後補眠沒用?「鬼壓牀」深層睡眠所致?解救失眠7個Tips
- 關於抑鬱症的9個問題?新一代抗抑鬱藥副作用?
- 港常見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 養和山村義工隊籌50萬助風濕病患身心康復
- 雪卵 — 延長生育期限的選擇?
- 白蝕成因和不同治療方法 缺少色素易曬傷增皮膚癌風險
- 照腸鏡前戒口低纖飲食服瀉藥 照後忌即吃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