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兒童口齒不清、無故流唾液?口肌發展障礙12個徵狀 言語治療改善說話及進食障礙

分享此內容:

進食和說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這些能力主要靠口及喉部肌肉來控制和協調。但部分兒童因先天發展障礙或後天發展較遲緩,導致他們咬字發音不清、進食出現困難,或兩歲半後仍有無故流唾液等情况,都會令家長擔心不已。有言語治療師指出,兒童的發展和口肌能力有不同階段,家長們可循序漸進地幫助他們提升說話清晰度,但不應過分強求完美發音,否則會影響兒童正常的語言發展。若發現兒童經常出現以下12個徵狀,應及早為兒童評估有否口肌發展障礙問題。

兒童口肌發展與進食和說話能力息息相關 不斷探索

兒童的口肌發展與進食和說話能力有密切關係。養和醫院高級言語治療師徐敏儀表示,初生嬰兒由吸啜奶嘴、「玩口水」,到逐漸長大開始牙牙學語,其實都屬於透過口腔探索的行為去學習控制口部肌肉及其協調能力的一部分。

徐敏儀指出,兒童從出生後能夠慢慢地運用及控制口腔各組肌肉,如嘴唇閉合、舌頭前後運動、口肌活動時保持下顎穩定,到後來懂得進行複雜的動作,包括咀嚼然後吞嚥等等,兒童口肌發展需要經過多番探索、累積經驗,才能夠自然並流暢地說話和進食。

兒童口齒不清、無故流唾液?口肌發展障礙12個徵狀 言語治療改善說話及進食障礙
養和醫院高級言語治療師徐敏儀表示,初生嬰兒由吸啜奶嘴、「玩口水」,到逐漸長大牙牙學語,都是學習控制口部肌肉及其協調能力的一部分。

相關閲讀:【兒童健康】 發育遲緩有警號?兒童成長3個階段 影響因素各有不同


兒童口肌發展階梯(0至3歲)

年齡進食能力發音咬字能力
0至3個月啜奶能發出簡單母音,如「呀」、「衣」、「於」
3至6個月啜奶或用匙羹嘗試進食糊狀食物,開始懂得用牙肉及舌頭咬磨食物能發出簡單母音或複元音,如「吖」、「噢」
6至9個月 用匙羹嘗試進食糊狀食物、流質飲料,開始懂得透過下顎做出上下及旋轉動作,以及用牙齒咀嚼食物牙牙學語,但未能產生任何可辨別的詞彙
9至12個月  握着杯和匙羹模仿餵食動作開始模仿別人簡單發音
1歲至1歲半  懂得使用杯、匙羹、吸管;能夠咀嚼半固體和較軟的固體食物,例如魚肉、蒸蛋較清楚發音,說出簡單單字,如「爸」、「媽」、「波」
1歲半至2歲  懂得使用匙羹、叉子進食較軟的固體食物準確發音並開始懂得組合詞彙表達意思
2歲至3歲  運用叉子進食一般固體食物,能進食不同軟硬度的食物,例如肉類和菜能掌握更多咬字發音能力

1歲逐漸戒奶嘴 避免過度剪碎食物

部分兒童可能受到先天因素影響,例如腦部發展障礙、身體結構性問題(包括舌繫帶過短,即俗稱「黐脷筋」),令口肌發展受阻礙。然而,後天因素亦同樣重要。兒童後天發展遲緩會影響他們進食能力和咬字發音,甚至出現經常無故流唾液等問題。

徐敏儀建議兒童在約1歲時逐漸戒掉吸啜奶嘴的習慣,避免因長期吸啜奶嘴而令舌頭習慣放到較前位置,加上長時間有異物在嘴巴內,都會減少口腔探索的機會,影響日後口肌發展。

除此以外,隨着兒童成長至適當年齡,家長應避免把食物過度剪碎,否則會令兒童口腔缺乏鍛煉。家長使用匙羹餵食時,也可提示兒童主動合上雙唇,進食後亦可鼓勵兒童自行使用舌頭清理口腔附近或牙齒旁的食物,從而加強訓練其口部肌肉。

兒童口肌發展障礙 12個徵狀

徐敏儀指出,若家長發現兒童經常出現以下12個徵狀,應盡快徵詢醫生或言語治療師的意見,以助及早評估兒童有否口肌發展障礙問題:

經常習慣打開口
啜奶困難
兩歲半後仍有無故流唾液情况
飲水時口腔或鼻腔會溢出水
說話或吞嚥時舌頭經常伸出
咀嚼過度或習慣長時間把食物含在口中
進食後口腔內留有很多食物殘渣
經常抗拒較硬食物
進食時常出現反胃或嘔吐徵狀
非常抗拒被觸摸面部或口腔
未能模仿部分口肌動作(如把舌尖伸長及提高、舔唇或嘴角)
比同齡兒童較多出現咬字發音不清的情况

言語治療 強口咀嚼肌訓練

若小朋友出現上述問題,言語治療師可透過口肌訓練,主要是多感官刺激的訓練去改善兒童口肌發展障礙,希望達到以下效果:

  • 加強兒童口部感覺的處理
  • 加強下顎、嘴唇和舌頭的控制,提升他們口肌的活動性、敏捷度、準確性和耐力
  • 加強咀嚼能力
  • 改善流唾液問題
  • 改善發音咬字困難

言語治療師會透過遊戲、口肌治療的玩具,如吹肥皂泡、咬牙棒,進行面部、口部、唇、下顎及咀嚼肌肉的訓練。但徐敏儀提醒家長需注意口肌訓練並非單一治療方案,要有效改善兒童進食和咬字發音問題,需要同時配合其他言語治療。


相關閲讀:【耳鼻喉問題】 長期喉嚨不適、說話走音? 認清聲線障礙問題 言語治療師教你 保護聲帶 10個DOs and DON’Ts


「簡易版」口肌訓練 

除了透過言語治療師的協助,家長亦可在家與兒童進行一些簡單的口肌訓練。徐敏儀建議可讓兒童練習「吹氣」動作,一開始嘗試吹走羽毛、紙碎等較輕的物件,之後按能力提升難度,例如吹哨子、笛子等,之後更可嘗試吹出不同長短音等,以訓練兒童控制呼吸,協調上下顎、面頰肌肉、嘴唇的運用。

此外,家長也可使用不同長短、粗幼及彎曲度的吸管,讓小朋友「吸啜」奶昔等較為黏稠的飲料,或使用吸管吸起紙碎維持數秒,都能夠促進嘴唇、舌頭後縮及提升下顎穩定性,增加其控制及協調能力。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