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兒言自得:醫生好與壞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有朋友問我,醫學院收這麼多尖子,是否尖子將來都是好醫生?也有朋友問我,你們醫學院收生時,怎樣判斷學生畢業後行醫會成為好醫生?

對這兩個問題,我都感到難以作答。原因之一,是醫學院收生門檻高,成績不是上佳的考生只能望門興嘆,成功入讀的事實上全是尖子,要把他們再細分等級作比較,意義不大。原因之二是入學成績,從來不是可賴以預測學生未來成就的水晶球﹕單是看醫學生的表現,不一定可以和他們的入學考試有多少個A掛鈎。

數十年來教學生涯見盡的芸芸學生,小時了了和後發先至的都大不乏人。曾有些入學成績優異的學生,不知是本身就對讀醫興趣不大,還是心有旁騖,進了醫學院後對學業卻提不起勁,成績一落千丈,小部分甚至要轉系甚至退學。反之有些會考成績只是剛剛達標躋身醫學院的同學,入學後卻能發憤圖強,令人刮目相看;有些是愈戰愈勇,大一、大二兩年未見突出,到了高年級時卻脫穎而出,以彪炳成績畢業。

不少良醫求學時曾「肥佬」

醫學院畢業後拿到一紙執照,可以真真正正的行醫,會否成為才德兼備的好醫生,更和求學時認識的成績沒有什麼直接關係。許多我認識的良醫,在大學時都是成績平平,不少更曾慘嘗考試「肥佬」要靠補考過關的滋味;他們大多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求學時都積極參與課外活動,不會是整天只懂啃書本的書呆子;讀書考試只花半力,難怪成績只徘徊於中下游;畢業後修心養性,全力以赴,遂成良醫名醫。

我也認識有些不成器的高材生,他們有些是IQ高,EQ低,溝通技巧拙劣,和病人打交道時態度不佳,常被病人投訴。有些有才無行,讀書了得,品格卻有問題﹕責任感欠奉,行醫只是為錢,為了錢可以把在醫學院學到的醫德、醫學倫理、專業守則等拋諸腦後。他們可能騙到不知就裏的病人,也可能掙到名與利,在同業中卻臭名遠播,為人不齒。

我有一個世侄小林,自小聰明伶俐,小學到中學都就讀名校,每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會考(當年還是五年中學加兩年大學預科)差一點便成為狀元,大學入學試也差不多全A。這個模樣的高材生,順理成章地考取了醫科。在醫學院他的成績也很不錯,同學老師都稱許他待人接物謙恭有禮,態度誠懇,甚至有人說他誠懇得過了頭。

畢業後他在公立醫院接受專科培訓,還是保持一貫的勤奮有禮的作風,同事病人對他都有好感。完成培訓後不久他便離開醫院自行執業,不旋踵聽到許多有關他的不利消息,都是他怎樣怎樣欺騙病人圖利,可能因為他訓練有素的誠懇態度,病人都很相信他,容易受騙。小林的最後下場,是因為販賣大量毒品給不同病人,給醫務委員會吊銷牌照,聽說至今還未復牌。

小林是高材生,是尖子,也是王莽、岳不群;幸好這樣的高材生尖子並不多。不過醫學院單憑成績,真的不能保證收的學生一定會成為好醫生。

文:霍泰輝(中大副校長,兒科專科醫生)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00-1.jpg;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