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無煙日】世衛鼓勵新冠疫情下立即戒煙 呼吸系統科醫生:吸煙易出現鼻竇炎、慢阻肺病 增肺癌風險10倍以上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世界衛生組織(世衛)將2021年的主題訂為「承諾戒煙」(Commit to quit),鼓勵全球吸煙人士在新冠疫情下立即戒煙。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今年用「疫境同行.無煙起步」做主題,配合無煙日舉辦推廣計劃,呼籲市民一齊支持「無煙跑服日」,今日著跑服或運動服同多做運動,由運動做起,一齊投入無煙健康生活。委員會亦會安排流動宣傳車同街站,在6月走訪多區宣傳,聯同無煙代言人「咪點我」,一齊「砵」走煙癮同二手煙,還會向市民免費派發限量檸檬同無煙宣傳品。檸檬被視為最佳天然戒煙法寶之一,含有豐富維他命C,有助刺激唾液分泌,不但可紓緩戒煙時常見嘅退癮徵狀,例如口乾、精神難集中等,亦增強免疫力,甚至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相關文章:腎癌|吸煙、肥胖增風險?注意中晚期腎癌6個病徵 治療更棘手 雙免疫治療適合已擴散病人
【明報獨家網售】阿一海景中秋南非鮑魚盆菜(六位用、外賣自取) 原價: $2688 讀者優惠價: $1988 早鳥優惠送「阿一$100現金禮券」 立即訂購! |
吸煙易出現鼻竇炎、慢阻肺病 增肺癌風險10倍以上
根據衞生署2017年的調查,本港煙民每日平均吸十支煙,為健康帶來嚴重威脅。養和醫院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林頌眉表示,吸煙對健康有多方面影響,對呼吸道的影響尤為直接,因為煙草燃燒時產生的熱力,會刺激呼吸道,導致鼻腔及氣管變得又紅又腫及有大量分泌物,而且煙草亦會釋放令人上癮的尼古丁、致癌的焦油,以及會降低血氧含量的一氧化碳,因此吸煙者容易出現鼻竇炎、氣管問題、哮喘發作及慢阻肺病等問題。
慢阻肺病影響患者身心
林醫生以慢阻肺病為例,患者身心都會受到影響。「由於肺部氧氣交替功能下降,空氣進入肺部後『出唔返嚟』,行幾步便會覺得肺部『頂住』,呼吸困難,患者有可能無法外出及要長期使用氧氧機生活,甚至經常病發入院。」
吸煙更與頭號癌症殺手有莫大關係。林醫生稱,長期吸煙者患上肺癌的風險較非吸煙者高10至30倍,而吸煙更容易令患者忽視持續咳嗽及氣喘等常見肺癌症狀,結果到嚴重氣促、咳血才察覺,但癌細胞可能已經蔓延全身,錯失可以根治的時機。
長期吸煙增肺癌風險 水煙、電子煙禍害同
不少人受宣傳或其他資訊影響而低估煙草產品的害處,例如以為水煙、雪茄,以及近年大行其道的電子煙等,對健康的傷害較低。但林醫生直言,這都是錯誤的理解。
「吸食水煙及雪茄的時間一般都較長,故實際吸入身體的有害化學物有多無少,而電子煙也有熱力和化學物,傷害與煙草無分別,故不應以電子煙作為戒煙的工具!」
行為、藥物治療助戒煙 愈早愈好
林醫生呼籲煙民要盡早戒煙,因為愈早戒煙,帶來的健康好處會愈多,例如若能在30歲前戒煙,有可能挽回多達十年的壽命,但到60歲才戒煙,則可能只能挽回多三年。
她強調,實行戒煙並不容易,但若要戒煙便不應吸食電子煙或其他代替品,而是應該找醫生協助,透過行為治療及藥物,有效幫助病人擺脫煙癮。
- 【接種疫苗】累計逾2400幼童接種科興 附兒童接種疫苗途徑
- 【二代疫苗】許樹昌:接種Omicron BA.1疫苗抗體不足對抗BA.5 孔繁毅:可作加強劑 料國藥疫苗12月可打
- 【新冠疫情】納入強制檢測人士注意:各區流動採樣站、社區檢測中心名單、深喉唾液樣本包派發點(更新2022年8月4日)
- 關於小朋友及孕婦接種新冠疫苗的6個Q&As(衛生處方)
- 【新冠後遺症】研究:74%確診者30天後始恢復嗅覺 女性、有鼻塞者較難恢復
- 【世界肝炎日】嚴防丙肝 早期肝硬化多無明顯病徵 及早處理免致肝衰竭、肝癌(客座隨筆)
- 【新冠陽性】 Omicron新亞系確診或密切接觸者准居家隔離檢疫 完成可自行剪掉電子手環
- 【新冠變種】Omicron BA.2.75 傳播力高於BA.5 英美澳加德正傳播 世衛籲復口罩令
- 【新冠變種】研究:未曾染疫、已接種兩針復必泰 誘發中和抗體ZCB11有效對抗Omicron BA.1和BA.2
- 【新冠預防藥】英國阿斯利康研發中和抗體「恩適得」 獲英美歐盟授權
- 【變種病毒】越南出現英國與印度變種病毒混合體 特點:多感染源頭、空氣中快速傳播
- 腰背痛調查:逾4成人一年內曾出現腰痛 兩類腰痛:特定性由疾病引致 慢性腰痛疼痛持續3個月(附強腰簡易運動3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