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生活裏充滿着各種挑戰,無論是工作、人際關係,又或是疫情、社會環境等,都可能為我們帶來各種壓力。壓力成因往往複雜,由外間環境與自身性格、價值觀等互動而成,未必可以一時三刻馬上解決。在這個時候,若能找到其他事情讓我們投入,便能發揮「心靈避難所」的作用。
相關文章:【精神健康】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精神健康 容易誘發抑鬱症 你屬高危人士嗎? 5個簡單方法助你應對壓力
做其他事情減壓
同一樣的事情,可以是一個人的壓力來源,卻是另外一個人的心靈避難所。例如有人失戀後,他可能化悲憤為力量,拚命工作,用工作來忘掉痛苦;相反,另外一人可能在工作上得不到滿足感,但一回到家裏便感到放鬆下來。
但當一種壓力入侵了生活大部分時間,使生活其他方面不能發揮平衡的作用,便可能會出現問題。例如若工作量十分大,使我們要長時間把工作帶回家裏,連在家也沒有休息時間,便容易累積壓力而產生問題。當壓力愈大或持續,我們需要的「心靈避難所」也需要隨之調整。例如,若只是生活上偶爾遇到一點不順暢,可能跟朋友吃一頓飯便已經能夠放鬆下來。但如果是失戀,那種深深的痛可能持續數月,我們便需要一些持之以恆的「避難所」,這可以是工作、運動、新的興趣,或是新的戀情!
相關文章:【精神健康】營養師教你「疫」境中吃出快樂 7種提升情緒的營養素(下)
持續無動力 情緒病警號
但亦要留意,如果壓力之大使我們失去動力,做什麼也不能投入,不能感受到開心,這便是情緒病的警號。因為在這個狀况下,我們失去了自我平衡的能力,可能什麼也不願做,整天困在悲傷的情緒中。若發現自己在情緒中不能抽身,甚至影響身體,例如失眠、胃口轉差、不願見人等,便可能是情緒病警號。若情况持續約兩星期,便應該找醫生看看是否出現了情緒病。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兒童口齒不清、無故流唾液?口肌發展障礙12個徵狀 言語治療改善說話及進食障礙
- 【失眠】長期睡眠不足令人煩躁生痱滋暗瘡 嚴重可致眩暈抑鬱 中醫:6個安眠建議
- 【hangry 】飢餓成怒?低血糖身體發警號 頭痛頭暈冒冷汗、增壓力情緒惡化?哪3類人容易肚餓?
- 關於雞蛋的5個問題 白蛋、啡蛋營養有沒有分別?蛋黃愈深色,蛋味愈濃?
- 高爾夫球肘患者扭毛巾、提重物手肘都痛 高危一族宜多做手腕或前臂伸展運動 (姿治通鑑)
- 太極「鬆胯」動作改善膀胱尿道控制「耍」走排尿緊迫感(醫徹中西)
- 【袪濕】水中四寶:芡實、茭白、蓮藕、菱角 食療解悶熱、疲倦兼開胃 (養生帖)
- 【皮膚敏感】消委會引述研究:爽膚水含酒精令皮膚變乾或誘發濕疹 含致敏香料可令皮膚痕癢或腫脹
- 步行愈多愈好?研究:日行4000步減早死風險 多步行500步減死於心血管疾病風險7%
- 頸痛有急慢之分 慢性與錯誤姿勢有關 2個動作自我測試頸痛根源 (姿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