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賢心事:工作失魂 成人也會專注力不足!
【明報專訊】不要以為只有小孩子才會專注力不足,成人也可以有專注力的問題。首先解釋一下,很多精神疾病也可引致專注力的問題,最常見的焦慮症、抑鬱症,或是簡單的失眠也可以影響專注力。但如果是真正的「專注力不足」,應該在童年讀書時,問題已開始浮現,而且在人生不同時期、活動,例如學業、工作、社交也會出現專注力的問題,即使情緒穩定,專注力不足的情况也會持續。

(明報資料圖片)
成人專注力不足的患者,大部分在兒童時期已出現徵狀,只是沒有被發現。專注力不足徵狀可以是「遊魂」,即是好像在聽別人說話,但是集中力已經不知道飄到哪裏,因此不能記着別人說話的重點、指示或要求;當患者做一些沒趣,或者要用腦的事情時會覺得特別困難,想逃避、不願意做,而做的時候亦容易放棄,或出現一些大意的錯誤。這些表現常常令人覺得患者無心工作、不上進,因而他們工作不順利和不穩定。某些患者亦會有衝動的性格,情緒比較火爆,遇上壓力時容易焦躁,和伴侶相處亦容易出現爭執。

(網上圖片)
不代表必定一事無成
專注力不足的患者也可以是成功人士,因為決定我們成功與否還要視乎其他因素,例如情商、智商等因素。有些專注力不足的患者,從小到大比別人付出更多時間閱讀,雖然效率很差,但也在某程度上可以彌補專注力不足的問題。但因為這樣容易產生壓力,很多時會產生焦慮,引起併發的情緒問題。當然,亦有一些工作,例如是創作、銷售、市場推廣等,比較着重創意和溝通技巧,因此對專注力不足的患者影響較小。
專注力不足的病徵雖然可能不明顯,但對事業、人際關係等始終有影響,亦容易引發其他情緒問題。專注力不足是可以治療的,若懷疑自己專注力有問題,便找醫生談談吧。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 【DSE】考試壓力源自錯判?學生如何克服考試焦慮症?
- 【情緒病】血清素低一定會患抑鬱症?服藥處理情緒徵狀 再找壓力成因 (醫賢心事)
- 【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 抑鬱症丨大腸影響大腦(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130)
- 情緒不穩的徵兆|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 e代精神:齊打逆境波 阻止「精神海嘯」來襲
- 衛生處方:憶快樂時光 正向面對DSE放榜
- e代精神:只說「唔係啩」、「諗多咗」 無助打消負面念頭
- 【精神健康】抗疫未能鬆懈 社會事件再現 由停課到復課 港人精神健康需關注 專家教你應對壓力、提高快樂情緒有法
- 【精神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精神健康 容易誘發抑鬱症 你屬高危人士嗎? 5個簡單方法助你應對壓力
【明報專訊】不要以為只有小孩子才會專注力不足,成人也可以有專注力的問題。首先解釋一下,很多精神疾病也可引致專注力的問題,最常見的焦慮症、抑鬱症,或是簡單的失眠也可以影響專注力。但如果是真正的「專注力不足」,應該在童年讀書時,問題已開始浮現,而且在人生不同時期、活動,例如學業、工作、社交也會出現專注力的問題,即使情緒穩定,專注力不足的情况也會持續。
成人專注力不足的患者,大部分在兒童時期已出現徵狀,只是沒有被發現。專注力不足徵狀可以是「遊魂」,即是好像在聽別人說話,但是集中力已經不知道飄到哪裏,因此不能記着別人說話的重點、指示或要求;當患者做一些沒趣,或者要用腦的事情時會覺得特別困難,想逃避、不願意做,而做的時候亦容易放棄,或出現一些大意的錯誤。這些表現常常令人覺得患者無心工作、不上進,因而他們工作不順利和不穩定。某些患者亦會有衝動的性格,情緒比較火爆,遇上壓力時容易焦躁,和伴侶相處亦容易出現爭執。
不代表必定一事無成
專注力不足的患者也可以是成功人士,因為決定我們成功與否還要視乎其他因素,例如情商、智商等因素。有些專注力不足的患者,從小到大比別人付出更多時間閱讀,雖然效率很差,但也在某程度上可以彌補專注力不足的問題。但因為這樣容易產生壓力,很多時會產生焦慮,引起併發的情緒問題。當然,亦有一些工作,例如是創作、銷售、市場推廣等,比較着重創意和溝通技巧,因此對專注力不足的患者影響較小。
專注力不足的病徵雖然可能不明顯,但對事業、人際關係等始終有影響,亦容易引發其他情緒問題。專注力不足是可以治療的,若懷疑自己專注力有問題,便找醫生談談吧。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 【DSE】考試壓力源自錯判?學生如何克服考試焦慮症?
- 【情緒病】血清素低一定會患抑鬱症?服藥處理情緒徵狀 再找壓力成因 (醫賢心事)
- 【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 抑鬱症丨大腸影響大腦(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130)
- 情緒不穩的徵兆|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 e代精神:齊打逆境波 阻止「精神海嘯」來襲
- 衛生處方:憶快樂時光 正向面對DSE放榜
- e代精神:只說「唔係啩」、「諗多咗」 無助打消負面念頭
- 【精神健康】抗疫未能鬆懈 社會事件再現 由停課到復課 港人精神健康需關注 專家教你應對壓力、提高快樂情緒有法
- 【精神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精神健康 容易誘發抑鬱症 你屬高危人士嗎? 5個簡單方法助你應對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