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失眠及茶飯不思 可為創傷後壓力症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6.12事件」發生至今近兩周,你仍受失眠、不安等困擾,不能集中精神工作嗎?急性壓力失調徵狀會隨時間減退,但亦可能變成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下簡稱:PTSD)。

【心理健康】失眠及茶飯不思 可為創傷後壓力症

 

周偉浩引述2017年澳洲研究顯示,約一半ASD(急性壓力失調)青少年患者病發兩個月後,病情轉為較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他解釋,以事發時間計算,ASD徵狀最長只維持1個月,如果徵狀持續超過1個月則為PTSD。他因此提醒ASD患者,若於事發後兩周徵狀惡化,如茶飯不思或出現自殺念頭,便需尋求專業治療,以免惡化成為PTSD。

 

周偉浩又提醒,部分PTSD患者於事發後兩個月才發病,事前沒有ASD徵狀,「可能因為事發後,患者眼下仍要處理很多事務,未及出現情緒反應」。

 

ASD與PTSD徵狀相近,但後者較嚴重,需尋求專業治療。周指出,近八成PTSD患者同時有其他精神問題,如抑鬱焦慮、濫用酒精和藥物,徵狀持續期以年計算。他指出,確診患上PTSD,患者可透過「創傷聚焦認知行為治療法」,在安全環境及專業人士的協助下,重述事發經過,配合行為,改變創傷記憶所附帶的情緒感受。

 

陳雅文舉例指出,假設患者經歷創傷後,認為事發地區不安全,一直不敢再踏入該區;認知行為治療法以此介入,透過帶領患者重返該區,讓患者知道現時該地區已經安全,不會對其構成危險,藉此改變其原先的感受。

 

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腦中不斷回閃衝突畫面 提防急性壓力失調

【心理健康】情緒急救:家人分享經歷 耐心聆聽

【心理健康】獨力湊仔拒援手 單親媽鬱爆

【心理健康】精神病康復者 結伴走出低谷

驚搭巴士 嚇到手震肚痛

指導式自助治療 助解抑鬱焦慮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