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性有機會會患上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等婦科疾病,患者有可能需要接受手術切除,可是患者往往擔心手術會減低生育的機率。婦產科醫生指出,婦科手術不一定會影響生育機會,反而有些個案在術後對生育有正面幫助。婦女若患婦科問題不應諱疾忌醫,及早醫治為上。
養和醫院婦產科專科醫生劉雅婷醫生表示,按臨床觀察所見,女士患子宮肌瘤(又稱為子宮纖維瘤)甚為普遍。大部分的肌瘤屬於良性。患者不一定要即時接受切除手術,醫生會先觀察肌瘤的大小及變化情況。由於肌瘤會令子宮腔表面不平,有機會令月經流量過多而貧血,或令受孕胚胎較難著床,或增加流產機會。若患者出現經期過多、肌瘤急速變大或小便頻密,屆時醫生或會建議以手術進行切除。
劉醫生指出,俗稱「朱古力瘤」的子宮內膜異位是指子宮內層的表皮組織出現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常見於卵巢。此外,卵巢還會有可能有囊腫(即水囊)、功能性瘤、卵泡積水或血、畸胎瘤等。由於這些瘤有可能是惡性及誘發併發症,因此要特別留意。若患者較為年青,劉醫生會建議只切除囊腫,將卵巢保留,以減低影響患者懷孕的機會,以及減低在患者懷孕時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專題系列文章
- 氣功調和身心須持之以恆 新手一呼一吸由吐納起步
- 中風患者常見失眠、睡眠窒息症?及早處理避免影響情緒健康、增二次中風風險
- 5.5「手部衞生日」 緊記適時到位潔手習慣 正確潔手7個步驟
- 膽管結石或腫瘤可致膽管閉塞現黃疸、小便茶色症狀勿輕視
- 【肝癌治療】無創組織碎化治療是什麼?養和5月初進行首個治療
- 「點解係我生癌?」抗癌路上負面情緒難免 藝術治療增自我療癒力量
- 防護中心:本港新冠活躍程度創近半年新高 籲接種疫苗
- 30歲後肌肉每年流失1% 經常運動未能改善肌少症?運動得宜要有法
- 持續鼻塞或致急性鼻竇炎、睡眠窒息症 5個常見手術方式
- 【精神健康】長者社交孤立比率升至45% 超全球疫情時比率 「無獨有偶計劃」助減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