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錫自己 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衛生處方)
子宮頸癌是香港女性常見的癌症之一。在2019年,新確診個案有520宗,同年亦有162名女性因子宮頸癌而離世。
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由於持續感染了致癌(或高風險類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又稱HPV)所致。HPV感染一般出現在曾經有性經驗的人士。雖然大部分的感染可以被身體自行清除,但一部分女性卻因持續感染HPV 而導致子宮頸出現異常的細胞病變,甚至在數年後發展成癌症。
相關文章:子宮頸癌成因、常見徵狀陰道異常出血 定期柏氏抹片檢查揪出不正常病變 提升治癒率
定期篩查 預防子宮頸癌
許多科學證據已經證明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可以及早發現和治療早期的癌前病變,減低子宮頸癌的病發和死亡率。
有些婦女基於各種原因,例如對篩查的誤解或怕尷尬,而未有定期接受篩查。其實子宮頸篩查的過程快捷而簡單,一般只需要幾分鐘。如果要有效預防子宮頸癌,儘管生活忙碌、已停經、無症狀、無家族病史或已接種了HPV疫苗,都緊記要定期接受篩查。本港的家庭醫生、婦科醫生、非政府機構、衞生署的母嬰健康院及婦女健康中心均有提供子宮頸篩查服務,詳情可向有關方面查詢。
破解子宮頸篩查的5個迷思 年紀大才需要接受子宮頸篩查?
一般來說,25 至 64 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婦女,都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65 歲或以上、曾有性經驗,並且從未接受過篩查的婦女,即使已停經、多年沒有性行為或已做了結紮手術,亦應接受篩查。至於 21 至 24 歲、曾有性經驗的女性,如有感染HPV或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因素,就應按照醫生的評估及建議接受篩查。
沒症狀也要篩查?
實際上,大部分HPV感染、早期的細胞病變,甚至早期的子宮頸癌都未必會引起明顯的症狀。因此即使你沒有症狀,都必須定期接受篩查。
我沒有家族病史,子宮頸癌與我無關?
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子宮頸癌有明顯的遺傳傾向,所以無論家族中是否有子宮頸癌患者,都不能掉以輕心。
已停經還可能患上子宮頸癌嗎?
更年期不會減低女性患子宮頸癌的機會。只要你過去曾經有性行為,即使你已經到達更年期,亦應該按照醫䕶人員的建議接受子宮頸篩查。
接種了HPV疫苗便可以一勞永逸?
儘管HPV疫苗可有效預防持續的HPV感染及早期的細胞病變,HPV疫苗並不能預防所有類型的 HPV 感染,亦不能清除體內已感染的病毒。即使你已接種了HPV疫苗,仍須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除了接種疫苗外,婦女亦應透過其他措施,包括進行安全性行為(例如使用安全套及避免有多個性伴侶等)和避免吸煙,減低感染HPV及患上子宮頸癌的風險。
相關文章:更年期潮熱、雌激素減少 生理、心理不適因人而異 5個方法助你從容渡過
「錫自己,做咗篩查未?」
快快以行動來保障自己的健康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子宮頸癌及篩查的資訊,可參閱衞生署的單張 (www.cervicalscreening.gov.hk/files/2_cervical_cancer_prevention_and_screening_chi.pdf),或瀏覽子宮頸普查計劃網頁www.cervicalscreening.gov.hk。
子宮頸癌預防及篩查宣傳單張:
https://www.cervicalscreening.gov.hk/files/2_cervical_cancer_prevention_and_screening_chi.pdf |
|
子宮頸普查計劃網頁: |
- 【血癌】長者患癌人數上升 配合標靶藥溫和治療 副作用可控(醫言有理)
- 【癌症】惡性腫瘤出現肺轉移?中大機械人輔助無創「微波叮熟」癌細胞全球首例 術後兩日內出院
- 【血癌三大類】警惕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相關病徵 及早求醫接受個人化治療
- 【肝癌】醫生拆解四大迷思:不喝酒、無症狀即不會肝癌 九成患者帶乙肝病毒 早發現臨牀治癒率近八成
- 【子宮頸癌】多數患者無病徵 婦女應定期接受篩查(衛生處方)
- 中醫治療癌症 可配合西醫療程 食療+穴位按壓 增食慾、免疫力(攜手抗癌)
- 【肝癌】本港每年1800新症 僅三成適合手術 港大首創「先縮後除」腫瘤 兩年後存活率逾九成
- 【乳癌篩查】了解7個人化乳癌風險因素及婦女患癌高中3級別風險(醫學滿東華)
- 抗癌路上逾半癌症照顧者感身心疲累 六成感抑鬱 適時抽離放鬆(㩦手抗癌)
- 中西醫結合治癌症 即精準醫學+整全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