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若要在母親體內順利成長,先要受精卵必須在子宮內着牀,一旦受精卵無故在子宮以外的地方如輸卵管等着牀,則會形成宮外孕,屆時受精卵不但很大機會難以存活,更有機會對孕婦構成生命危險。女士一旦如突然出現腹痛、陰道異常出血等徵狀,應盡快求醫,及早接受評估並作適當處理。
正常懷孕過程是在女性排卵後,行房時精子經陰道游進輸卵管,並會在輸卵管與卵子結合,受精卵之後會再移到子宮內着牀。
90%宮外孕發生在輸卵管 注意突然腹痛、陰道不正常出血徵狀
養和醫院婦產科專科醫生柴逸蘭醫生指出,宮外孕的問題是源於受精卵無法到子宮適當的位置着牀,包括輸卵管、子宮頸、卵巢和宮角,最常見的宮外孕在輸卵管內發生,佔個案總數約90%,發生在其餘位置的個案則只佔非常少數。
她補充,大部分宮外孕個案沒有確實成因,但若果女士盆腔曾發炎或進行手術,導致輸卵管閉塞或不暢通,會增加出現宮外孕的風險;此外,婦女曾接受剖腹生產,當她在下一次懷孕時,該開刀位置出現宮外孕的風險亦會較高。
相關文章:【懷孕準備】 慢性病、高齡、併發症影響生兒育女? 10個懷孕風險你要知
女士經期不準或易忽略
要發現是否屬宮外孕問題,一般可接受超聲波檢查來確認。柴醫生解釋,若果本身是計劃生育的女士,一般在懷孕5至6周左右會求醫,醫生會透過超聲波檢查來確認孕囊在子宮內,排除宮外孕問題;但部分無計劃生育、沒有做避孕、且不會留意自己有否懷孕迹象的女士,在進行性行為之後,則可能是因為出現陰道不正常出血、突然腹痛等徵狀,求醫檢查下才意外發現。然而,部分女士本身經期不準,例如2至3個月才有一次月經,有可能只以為陰道出血是經血,因而忽略可能屬宮外孕問題,延誤就醫。
宮外孕體積過大有風險
一旦確診宮外孕,不少有意生育的女士或想知道是否有方法保住胎兒。柴醫生指出,現時並沒有任何合適方法可以把錯誤着牀的胎兒移回子宮內,胎兒最終會因為無法吸收足夠營養而不能繼續成長;惟最大問題是如果胎兒在狹窄的輸卵管中成長至一定程度,鑑於輸卵管不像子宮般具彈性,當胎兒成長至約6周,其體積之大有機會撐破輸卵管而令孕婦出血,有可能構成生命危險,所以移除胎兒是相對可取做法。
藥物注射停止胎兒成長
要治療宮外孕,柴醫生指出,需視乎病人個別情况而決定。如果病人沒有腹痛或出血等徵狀,宮外孕沒有變化,可以採取保守治療方案,持續監察,因為宮外孕有機會自行停止生長,並自然流產,毋須使用藥物或做手術。監察方式一般可透過超聲波來確認宮外孕的情况,如超聲波檢查未能協助醫生充分判斷嚴重程度,有機會需要安排驗血監察懷孕荷爾蒙指數,如指數下降,代表胎兒已經停止生長。
但如果在監察期間或宮外孕出現變化,若懷孕荷爾蒙指數不高,而且沒有出血情况,可考慮選用化療藥物「甲氨喋呤」(methotrexate)來停止胎兒成長,病人只需注射一針,惟注射的位置則需視乎宮外孕的個別病情而定:
注射位置 | 宮外孕病情 |
肌肉注射 | .宮外孕在輸卵管
.懷孕荷爾蒙指數相對低 |
注射在相對應的宮外孕位置 | .宮外孕在宮角、子宮頸等輸卵管以外的位置
.胎兒周數較長 |
柴醫生補充,研究發現在接近宮外孕的位置注射,成效相對較高;而病人接受藥物注射後,懷孕組織會萎縮,並在經期時隨經血自然排出。
手術治療或需一併切除輸卵管
一般若胎兒已經發育至有心跳,採用手術是較安全的治療方法,不過如果宮外孕是發生在輸卵管,則通常需連同輸卵管一併切除,如病人希望保留輸卵管,可選擇只刮走懷孕組織,但日後有較大機會再次出現宮外孕,醫生在手術前會與病人詳細商討。
專題系列文章
- 3類常見心臟病未必會「心痛」?年輕人也確診?健康護「心」兩件事
- 中大醫院「分娩與母乳餵哺」講座迎接新生命 享受育兒旅程
- 「眼紅紅」莫非紅眼症作怪 病毒性結膜炎傳染力強
- 嬰兒血管瘤1個典型症狀:皮膚紅點增大成軟瘤 複雜個案或影響發育 早產嬰風險較高
- 【精神健康】囤積症有五大元素 多10多歲發病 隨年長惡化 非長者獨有
- 【牙周病】細菌毒素可入血管 增心臟病風險 注意口腔衛生避攝過多糖分酸性食物
- 快測產品五花八門 檢測唾液、鼻液、尿液、糞便可自行「診症」?臨牀診斷不能取代
- 睡眠四大任務 失眠後補眠沒用?「鬼壓牀」深層睡眠所致?解救失眠7個Tips
- 關於抑鬱症的9個問題?新一代抗抑鬱藥副作用?
- 港常見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 養和山村義工隊籌50萬助風濕病患身心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