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報專訊】醫療護理員、幼稚園教師、農夫、清潔工人,都面對同一個問題——經常長時間彎腰工作,腰背肌肉容易勞損,甚至椎間盤移位,發炎的肌肉和突出的椎間盤可令神經受壓,引致坐骨神經痛。患者除了腰痛,還可能感到腿部麻痺、無力。
若因工作需要經常屈身彎腰,就要定時做伸展運動,紓緩繃緊肌肉。
迷你桌椅遷就兒童 苦了成人
記得第一次以家長身分到幼稚園時,我就職業病上身,不自覺關注起幼稚園教師(幼師)的骨關節健康。幼稚園所有擺設,例如桌椅、書櫃和遊玩設施均以小朋友的體型去設定,因此不合成年人使用。家長會當天,我在小椅上坐了30分鐘,起來時已感腰部不適。幼師長時間使用不合成年人體型的設施,或影響腰部健康,嚴重甚至引起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因為坐骨神經受壓,患者突然感到腰部劇痛,痛楚由臀部一直蔓延至大腿,甚至小腿及足部;咳嗽、噴嚏及用力會使痛楚加劇。
教師屬於骨關節疾病的高危職業之一,原因是其獨特工作環境。由於幼稚園學生的身高和園內設施的小型尺寸,幼師教學時需長期彎腰、蹲下,坐在小型椅子或地上,這些動作會引致幼師腰部軟組織和椎間盤經常處於受壓狀態,久而久之,變成腰部勞損疾病,引發痛症。
坐骨神經痛 從腰痛到足部
腰椎疾病是坐骨神經痛的源頭。坐骨神經由腰椎連接到下肢,因此當此神經受壓時,便會有痛楚、麻痺、拉扯等感覺,痛楚會跟着神經線的分佈路線,由腰部到臀部再伸延到小腿位置。令坐骨神經壓迫的病症有椎間盤突出、退化性關節炎、腰椎移位或腫瘤等。幼師坐骨神經痛的高危原因是椎間盤突出,因為他們長期彎腰,令椎間盤容易受壓。
若有以上病徵(痛楚、麻痺、拉扯),應該立即向骨科醫生或家庭醫生求診,醫生會檢查腰部,再加上醫學影像,例如X光或磁力共振等去診斷,若成因是因為一般骨關節結構受傷問題,醫生會處方藥物和物理治療,嚴重者可能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物理治療師會檢查痛症的根源,利用電療儀器、刺灸法、運動治療和手法治療等減輕痛楚和促進康復。如醫生發現成因與心理健康有關,會轉介心理健康醫護專業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預防貼士:定時站起來 防坐骨神經痛
- 避免長時間和重複彎腰、蹲下
- 如工作需要重複彎腰,應定時(5至10分鐘)站立起來
- 以蹲下代替彎腰,應該要時刻挺直腰部利用下肢蹲下
- 經常運動強化腰部肌肉和身體質素
工作間可考慮舉辦員工職安健活動,提高職員健康意識 - 一旦出現腰痛和坐骨神經痛病徵,立即向骨科醫生求診,以免病情惡化
文:馬滙樑(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會員、註冊物理治療師)
編輯:林曉慧
專題系列文章
- 【精神健康】長者社交孤立比率升至45% 超全球疫情時比率 「無獨有偶計劃」助減孤獨感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