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進來是一名20多歲,身形較為肥胖的陳小姐。「醫生,我經期次數很少,多數3、4個月才來一次。這是否正常?」
細問之下,陳小姐經期次數一向如此,由於從沒有性行為,因此排除了懷孕的可能。緊接着的身體檢查,除發現暗瘡問題較為嚴重,亦留意到陳小姐體毛較多。婦科超聲波顯示有多囊性卵巢。經初步臨牀判斷,陳小姐可能患上多囊卵巢綜合症。
約每10個女士1個中招 可影響生育
多囊卵巢綜合症是正值生殖年齡女性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之一,社區上可多至每10個女士就有1個患上。除引致經期紊亂和影響懷孕機會,亦帶來外觀的困擾如暗瘡、多體毛等,增加患者心理壓力。研究更指出,因荷爾蒙和肥胖的關係,患者長遠患上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睡眠窒息症和心臟病的機率會提高。若一年內經期次數少於3次,小部分女士會較易患上子宮內膜癌。總括而言,多囊卵巢綜合症為複雜的病症,對身體有長期影響, 不容忽視。
患者卵巢分泌過多雄激素
目前醫學上仍未能完全解釋病因,但現存證據指出為多因素相互影響,其中包括內分泌、新陳代謝、先天遺傳和環境。主要成因在於腦部釋出過多黃體生成素,刺激卵巢分泌雄激素。另外,胰島素阻抗亦會導致雄激素分泌過多,同時增加代謝綜合症的風險。
臨牀上多數根據鹿特丹標準,若有以下3項徵狀的其中兩項,就有可能會被確診。
- 不排卵或排卵次數減少(徵狀為經期紊亂,次數疏少甚或沒有經期)
- 臨牀或生化血液檢查呈現雄激素過多(主要徵狀為多毛,例如過多毛髮在面上、胸部、肚面或背部;暗瘡問題亦可為其中徵狀)
- 超聲波呈現多囊性卵巢。當然,診斷需要臨牀經驗和血液測試,以排除導致徵狀的其他病因,如甲狀腺失衡或其他內分泌問題
多囊卵巢綜合症目前還沒有根治方法,但透過及早治療和預防,可減低長期對身體的風險。健康飲食、恆常運動、適當減壓,乃保持身心健康基本要訣。建議定期做身體檢查,尤其針對血壓、膽固醇和血糖測試。
若已有肥胖或代謝綜合症,要及早尋求家庭或內科醫生協助,做好體重管理及病情控制。由於患者較容易患上抑鬱或焦慮症,因此建議就心理問題及早求醫。至於有部分患者需要藥物治療(例如避孕藥用以治療經期和暗瘡、二甲雙胍以控制糖尿病、又或針對不育的藥物),應向相關專科醫生諮詢。
文:李穎薇(東華三院婦女健康普查部(婦女保健)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50歲後「準備變老」必備3支柱:身體健康、社交健康和財務健康
- 【腦癇症】機械臂微創手術確認癲癇病源 免開顱更精準 手術時間減半
- 認知障礙症可以根治嗎?
- 腰背痛未必勞損般簡單 椎間盤、骨折、脊椎問題需治療復康並行精準診斷早日紓緩痛症
- 【罕見病】子7歲確診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 活動能力漸失不自怨 母:他是我老師
- 【良性前列腺增生】電刀刮除術 vs. 鈥激光剜除術 成效、安全度有何分別?
- 代謝障礙肝癌港發病率趨升 港大研究:揭肝癌內脂肪「重編細胞」 阻一線治療
- 偏頭痛、年輕無三高突然中風 病因不明 或心臟卵圓孔未閉
- 【Monday Blues】研究:在職與否焦慮星期一引發皮質醇高 長期壓力增心臟病風險
- 旅遊減壓、延緩老化兼降中風糖尿病等風險? 旅遊養生體驗5個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