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年滿60歲合資格人士:打第4針需距第3針3個月 沒打針康復者一個月後可接種 許樹昌:溝針可短暫提升抗體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4月7日發表更新的暫擬共識建議,稱第五波新冠疫情下大部分本地死亡個案為滿60歲者,建議滿60歲者在接種3針新冠疫苗至少3個月後,可打第4針復必泰或科興疫苗以加強保護;而從沒打針的康復者都可於康復一個月後打針。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日前表示,滿60歲、已接種第3針新冠疫苗已滿3個月人士,即日起已可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或公立醫院接種站取即日籌打第4針,14日(周四)起會更新網上系統,屆時合資格長者可上網預約打針。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打兩針滅活疫苗(科興屬此類)後再溝其他疫苗,抗體水平比打3針滅活疫苗高。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重申,「溝針」可短暫提升抗體,長遠要靠第二代疫苗。
19萬滿60歲者可打第4針 未打針康復者隔一個月可打針 許樹昌:打科興者想抗體水平增可溝針
據最新建議,年滿60歲長者打第三針至少3個月後,可打第4針復必泰或科興,同樣原則適用於相同年齡層康復者。例如從沒打針的年滿60歲康復者,可於康復一個月後打首針,之後再打第2及3針,想打科興者第1至2針間距為1至3個月,第2至3針間距3個月;想打復必泰者第1至2針與第2至3針間距均為3個月(詳情見表)。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港大計算科興、復必泰兩疫苗接種一針、兩針和第三針 預防死亡及重症成效許料第六波較早至 長遠要靠第二代疫苗
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主席、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疫苗保護力分兩部分,包括B細胞及T細胞,第四針科學數據及資料暫時有限,據第一至三針情况,料第四針的B細胞產生的抗體約維持4個月,但仍會有T細胞反應,即可減低重症及死亡風險。被問長者夏天打第四針,疫苗保護力於冬天可能已減低,能否應付冬天爆疫,他說打第四針起碼可應付到相信較早來臨的第六波疫情。他又相信要等待第二代的針對性疫苗,「會比較有效」。
至於建議第四針打哪款疫苗,許樹昌說如一直打復必泰,就沒理由轉打科興;打科興者如想抗體水平高些可轉打復必泰,但繼續打科興仍可減低重症及死亡風險,選打哪款視乎個人取態。被問長遠全港市民是否要打第四針,他認為言之尚早,亦視乎第二代疫苗何時能面世。
至於免疫力弱的兒童及青少年首兩針復必泰間距應為21日,專家同時不反對康復者因海外升學等個人理由,提前於康復後不少於28日接種下一劑疫苗。對於不確定曾否染疫者,專家認為應按沒感染者一樣打針,並同意曾感染者可安全打針,打針前毋須事先病毒篩查。
長者打第4針可取即日籌 14日起可網上預約
至於何時可預約接種第四針。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 8日在抗疫記者會公布,接種3劑新冠疫苗已滿3個月、年滿60歲或以上的人,現已可領取即日籌接種第四針,或於14日(周四)當局更新網上預約系統後,再預約接種第四針。
網上預約系統(booking.covidvaccine.gov.hk)
網上預約情况(https://booking.covidvaccine.gov.hk/centre/index_tc.html)
聶德權又稱,目前符合接種第三針的市民當中,已有六成人接種,未接種者約有170萬人,不過其中有部分是曾染疫後康復,未需接種第三針的人,而60歲或以上的第三針接種率為76%。聶德權表示,過去7日全港疫苗接種劑量的移動平均值為3.4萬劑,離高峰期的10萬劑有距離,形容屬嚴重的「針等人」,呼籲市民接種疫苗。
鍾南山:兩針滅活疫苗後溝針 抗體較高 許樹昌:溝針可短暫提升抗體
此外,政府發言人9日表示,4月8日及9日,分別有約4010和約5180人打第四針疫苗,即共909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打兩針滅活疫苗(科興屬此類)後再溝其他疫苗,抗體水平比打三針滅活疫苗高。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重申,「溝針」可短暫提升抗體,長遠要靠第二代疫苗。
本港已有逾578萬人接種第二針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率85.9%,當中逾295萬人已打第三針。
政府近日公布不同年齡層、不同接種情况的死亡率,並分別列出科興和復必泰數據,大部分年齡層沒打針死亡率均較高,而同一年齡層、接種同一劑次後,大部分打復必泰的死亡率低於科興,但80歲以上打三針的死亡率,以打復必泰較高,有1.19%,而打科興的死亡率則有0.98%(見表)。醫管局前行政總裁梁栢賢昨在facebook稱,數據值得參考,打復必泰保護率較高,科興亦十分有效,打三針後兩者死亡率大至相若。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科興/BioNTech復必泰疫苗第一針或第三針、兒童接種、長者即日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流動接種車、公立醫院、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先導計劃安排(更新2022年2月14日)
接種復必泰大多情况死亡率較低 梁柏賢:三針與科興死亡率相若
據《人民日報健康時報》報道,鍾南山在一個網上演講表示,第三針打「異種疫苗」,預防感染率可大升,打兩針科興後打一針mRNA疫苗(復必泰屬此類),14至30日後預防感染率達92.7%,預防重症率達97.3%。他說自己第三針打重組蛋白技術的「智飛」疫苗。
許樹昌向本報稱,據已刊出的數據,本港兩種疫苗打3針後都有相同T細胞功效,可減低重症、入院及死亡風險;若以往打了兩針滅活疫苗,研究數據顯示,第三針轉用mRNA「溝針」,可短暫提升抗體水平約三四個月,減受感染風險,長遠要靠第二代疫苗提供更精準及持久保護。
他又說,Omicron出現前,mRNA疫苗的抗體可維持6個月,但Omicron「免疫逃逸」很強,抗體只能維持三四個月,最近以色列研究顯示,第四針後抗體只維持兩個月,但減重症、入院及死亡功效大增。
劉宇隆:60歲以下無病痛毋須打4針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日前在港台《千禧年代》稱,絕非每名市民都要打第4針,加上本港60歲以下、沒基礎病的患者病死率極低,故「無病無痛」者打第四針沒什麼好處,現看不到需全民打第四針,除非有新的變種變異株,出現有如新病毒重新洗牌,屆時將「頭都痛」。
被問到打第四針的長者日後需否每隔3個月打一針,劉宇隆認為體內的記憶細胞能預防死亡及重症,「無咁嘅需要」。
劉說,即使有研究表示打復必泰的抗體水平較科興高,但以本港染疫現况,兩款疫苗打三針後保護死亡或重症能力「不相伯仲」,形容抗體水平屬一種「迷思」,呼籲市民不要再以此為應否接種、何時接種哪種疫苗的準則。(新冠疫情)
以色列研究:第4針BioNTech長者重症風險降三分二 保護力4周後減弱
另外,以色列一項大型研究顯示,接種第4劑BioNTech-輝瑞新冠疫苗(BioNTech疫苗),可將60歲或以上長者的重症風險降低三分之二,防感染風險減半,但保護感染效果幾星期就消退。
魏茨曼科學研究所、以色列衛生部等機構,於1月10日至3月2日間檢視當地130萬名60歲或以上長者的健康數據,並於5日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結果。研究發現,與接種3劑BioNTech疫苗的同齡人群相比,接種第4劑疫苗的60歲或以上人群感染風險降低約一半,出現重症風險降低約三分之二。不過,保護力在接種4星期後開始減弱,到第8星期幾乎完全消失;預防重症效用則維持最少6星期。
目前以色列60歲或以上人群、醫務工作者等高風險人群可接種第4劑新冠疫苗,接種時間需與第3劑相隔至少4個月。該國945萬人口中,約448萬人接種了3劑疫苗,約77萬人接種了4劑。歐美多國、韓國和新加坡近期已開始或正提出為高危者和長者接種第4劑疫苗。
(路透社/新華社)
- 小米可代替白飯?高纖蛋白質低升糖有助控血糖 教你營養新煮意
-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 高尿酸症、糖尿病是為「食」之過 ?老火湯或是元兇之一?注意常被忽略的飲食陷阱
- 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 解構全脂牛奶、脫脂奶、低脂奶、米奶、植物奶、營養奶 哪些非「真正牛奶」?食物敏感人士揀哪種?
- NMN可逆齡抗衰老?過量用或有副作用:腸胃不適、頭痛、傷肝腎、加速腫瘤生長
- 了解突然暈倒4個病因:心律不正常、短暫心臟停頓、血壓低、腦癇症發作有先兆?
- 【咳嗽】傷風感冒後 乾咳、痰咳變「萬年咳」?拆解5類止咳藥物成分、治療、副作用
- 拆解3類黑眼圈成因 未必與熬夜、睡眠有關?中西醫對付眼袋熊貓眼魚尾紋有法
- 【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長跑毋須蛋白粉增肌?5個貼士減受傷風險
#60歲以上打疫苗 #第四針預約 #第4針 #長者第四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