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中風】吞嚥困難性格改變 或腦小血管病變 涉多個器官 臨牀表現五花八門(現代中醫)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心臟病腦中風在香港主要死因排第3、4位,引起這兩種嚴重疾病主因是冠狀動脈和腦血管病理性改變,如動脈粥樣硬化和血管梗塞。腦血管病變中,最常見是腦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近年,醫學界對腦小血管病愈來愈關注,隨着深入研究,對其危害也愈來愈深入認識。顧名思義,腦小血管病是腦部小動脈、毛細血管、小靜脈的病理性變化,引致大腦正常功能受損傷的一種全腦性疾病。在磁力共振(MRI)可見腦白質白斑(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皮質下梗塞、周圍血管空間(perivascular spaces)增大、顱內出血及腦萎縮等各種影像。

【心臟病、中風】吞嚥困難性格改變 或腦小血管病變 涉多個器官 臨牀表現五花八門(現代中醫)
腦小血管病——腦小血管病所引起的疾病十分廣泛,涉及多個器官系統,臨牀表現五花八門。(lixuyao@iStockphoto)

涉多個器官 臨牀表現五花八門

腦小血管病引起的疾病十分廣泛,涉及多個器官系統,臨牀表現五花八門。概括如下:

.中風:腦小血管病變會引起腔隙性腦梗塞、顱內出血性中風,並增加患者再中風的風險。研究表明,約兩成半缺血性中風和幾乎所有出血性中風,均由腦小血管病引起

.認知功能障礙:腦小血管病輕則引起輕度認知障礙,影響注意力、判斷力和執行能力,甚至出現思維混亂;重則導致血管性癡呆,加重腦退化徵狀

.神經系統徵狀:包括吞嚥困難、構音困難,以及錐體外綜合症(主要表現為肌肉僵硬、震顫、表情呆滯和不能靜坐等)

.思維情緒異常:如神情冷漠、老年抑鬱、經常疲勞,甚至性格改變等

.步態和平衡不穩:主要表現為平衡不穩、經常跌倒,行走呈碎步和運動遲緩症等

.膀胱活躍症和尿失禁:也可能和腦部小血管病變有關

相關文章: 【心臟病】了解冠心病成因、徵狀、病發先兆及高危因素 5個關於心臟病、通波仔等治療和檢查問題

年紀大高血壓 糖尿高危

什麼原因導致腦小血管病變?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心血管病高危因素與腦小血管病變的發生密切相關:

.年紀大︰研究指出,比較55歲以下和64歲人士出現腦白質白斑(腦小血管病變最主要影像學特徵)的比率,分別為11%和21%;在82歲老人中,比率增至94%,說明腦小血管病變和年齡增長呈正比

.高血壓(大於140/90 mmHg)︰特別是夜間血壓沒有下降,甚至上升者,更容易引發腦白質白斑。另有研究表明,高血壓與腦微小血管出血(腦小血管病的生物標記之一)有關

.糖尿病︰二型糖尿病人出現腔隙性腦梗塞和腦微小出血,是正常人2.8倍

.代謝綜合症︰已知代謝綜合症與隱匿性大腦梗塞和腔隙性腦梗塞有關。2019年以亞洲人為對象的腦小血管病變風險因素研究表明,血液中過高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會增加腔隙性腦梗塞的機率,而高含量的高密度脂蛋白,則能減少腔隙性腦梗塞發生的風險

綜上所述,腦小血管病變的發生和發展,與一些影響血管功能的基礎疾病有關,及早防治上述疾病有助防止腦小血管病變的產生和惡化。

相關文章: 【中風可以預防嗎?】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壓力大易誘發 注意小中風病徵 做好3件事減中風機會

早睡戒煙酒 低脂少鈉飲食

腦小血管病引起的疾病譜甚為廣泛,其中中風和認知功能障礙對患者、家庭、醫療系統和整個社會造成巨大負擔,積極防治十分重要。生活中如何有效預防腦小血管病變呢?總結一些流行病學研究結果,以下健康生活方式,有利於預防和阻止腦小血管病變的發生和惡化:

1. 健康飲食,多吃魚和蔬果,少攝入動物脂肪;減少鈉質(主要來源為食鹽)的攝入,過量鹽分(>5克/日)會增加中風風險和令腦白質白斑加重,增加腦部小血管病變的負擔

2. 堅持運動鍛煉,養成定期運動的好習慣

3. 戒除不良生活習慣,包括吸煙和過量飲酒。研究表明,在小中風患者中, 喝酒會增加腦白質白斑

4. 養成良好睡眠習慣,改善睡眠品質。長期睡眠障礙,如阻塞性睡眠窒息症與腦白質白斑的生成和隱匿性腔隙性梗塞有關

文:林志秀(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註冊中醫)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