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已接種第一劑BioNTech復必泰疫苗怎辦?4個問題你要知 衛生署:勿溝針轉打科興疫苗 仍在研究階段
【明報專訊】港府昨因應包裝瑕疵而叫停接種BioNTech新冠疫苗,本港最快於周六有接種者需於相隔21日接種第二劑,但暫未知屆時能否恢復接種,衛生署呼籲已接種首劑BioNTech者勿嘗試「溝針」,有關做法仍在大學研究階段,並非恆常做法,應待政府通知。
相關文章:接種兩劑科興或BioNTech疫苗反應對比 專家分析不接種、推遲注射第二劑意見
稱兩劑可相隔42日
衛生署昨引述下轄下兩個科學委員會的暫擬共識稱,如距離首劑BioNTech已逾21天,雖然就安全性、產生免疫力及效能的資料有限,但據BioNTech的第三期效能數據,兩劑接種可相隔19至42日。
BioNTech第三期臨牀研究顯示,最少在相隔7日接種兩劑疫苗的有效率達95%。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引述以色列在《刺血針》發表的數據及英國公共衛生局的分析,接種首劑BioNTech 14日後的有效率有90%。美國疾控中心每周報告則顯示,由去年12月14日至今年2月14日,當地有800萬人打BioNTech,96%隔17至25日打第二劑,約3%相隔26至42日。何栢良稱第二劑疫苗屬加強劑,再次刺激身體免疫反應。根據疫苗產生免疫反應的理論,他相信較遲接種產生的免疫力不會有明顯分別。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科興/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分佈、預約6個步驟你要知(附兩款疫苗副作用一覽)
新冠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稱,延遲打第二劑BioNTech,例如相隔42日,根據第三期臨牀數據,不會影響疫苗效用和抗體水平。根據另一款疫苗AstraZeneca(阿斯利康)於《刺血針》發表的報告,相隔12周與6周接種第二劑,前者效果更加好。
(疫情第四波)
- 小米可代替白飯?高纖蛋白質低升糖有助控血糖 教你營養新煮意
-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 高尿酸症、糖尿病是為「食」之過 ?老火湯或是元兇之一?注意常被忽略的飲食陷阱
- 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 解構全脂牛奶、脫脂奶、低脂奶、米奶、植物奶、營養奶 哪些非「真正牛奶」?食物敏感人士揀哪種?
- NMN可逆齡抗衰老?過量用或有副作用:腸胃不適、頭痛、傷肝腎、加速腫瘤生長
- 了解突然暈倒4個病因:心律不正常、短暫心臟停頓、血壓低、腦癇症發作有先兆?
- 【咳嗽】傷風感冒後 乾咳、痰咳變「萬年咳」?拆解5類止咳藥物成分、治療、副作用
- 拆解3類黑眼圈成因 未必與熬夜、睡眠有關?中西醫對付眼袋熊貓眼魚尾紋有法
- 【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長跑毋須蛋白粉增肌?5個貼士減受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