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連續第8日出現源頭不明個案,新型冠狀病毒更入侵學校和院舍。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受訪時表示,新冠病毒第三波疫情至今,病毒即時繁殖率一直未能跌低至0.4以下,社區的隱形傳播鏈一直未完全截斷,最新的即時繁殖率更超過0.6。他續稱,透過八達通了解港人出行紀錄,目前已回升至1月時基線水平的八至九成,過去一周更曾超過基線水平,預料病毒的即時繁殖率幾日後更可能升至超過1的水平,如疫情持續擴大擔心會幾何級數上升。
梁卓偉:病毒即時繁殖率日內「破一」
對於有學者形容本港已進入第四波疫情,梁卓偉受訪時表示如何標籤疫情不重要,但留意到本港過去一周出現愈來愈多源頭不明個案,形容疫情可能「一觸即發」,令人十分擔心。他認為在早前未能完全控制第三波疫情時,較大規模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加上市民出現抗疫疲勞和適逢長假期,令疫情種子「春風吹又生」。
社區傳播鏈未完全截斷 憂疫情一觸即發
他說,第三波疫情至今,病毒即時繁殖率一直未能持續跌低於0.4,社區傳播鏈未完全截斷,最新的即時繁殖率更超過0.6,而八達通出行紀錄顯示過去一周港人出行情况已超過疫情前水平,預料病毒即時繁殖率幾天後可能升至超過1(即一個病人可傳染超過一人),料未來幾日個案數字會持續上升,源頭不明個案亦會增加。他說:「疫情將持續擴大,假如我們不小心、不幸運,(疫情)可以幾何級數上升。」
梁卓偉說:「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上……作為一個做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研究的人,我的專業判斷是要現在做……不要等到每日幾十、甚至過百宗個案才去做就遲了。早收緊(防疫措施),好過遲收緊,我們要防患未然,如果現在收緊措施而措施有效,就不會在不久將來見到大規模爆發。」
稱全球有足夠疫苗前難完全放寬
他說,病毒正入侵高風險的院舍,且開課兩周就出現學校感染個案,亦有不少個案與酒吧相關,對此特別憂慮,「下一步應怎樣做?是否應將高風險、非必要的場所,收緊其社交距離的措施?我們要考慮是否要收緊部分社交距離措施,我們是覺得學校上課重要,還是放寬娛樂場所、維持經濟活動重要,社會上需要有共識和取捨」。他說,在全球有足夠有效疫苗供應前,都不可能完全放寬防疫措施。
專題系列文章
- 兒童流感12嚴重個案 可併發肺炎、休克或腦炎 專家籲留意食慾小便量神志等病徵
- 手足口病個案上升 病徵發燒、口潰瘍 學者料幼園腸病毒仍活躍
- 【流感疫苗】 不要等 快打針 防流感 (衛生處方)
- 世界認知障礙症日】醫生:新冠腦霧或損認知 高錕基金中大檢測車早識別60至80歲初期患者緩病情惡化
- 【流感】兒童免疫力較弱首接觸病毒:高燒、喉嚨痛、腸胃不適 及早打疫苗減併發症風險
- 港肺炎鏈球菌感染增 孔繁毅:多於流感高峰後出現 調查:滿50歲六成港人未接種因不知有疫苗
- 新冠BA.2.86易免疫逃逸 感染者病徵頭痛發燒流鼻水 學者稱近年市民多戴口罩乏呼吸道病毒抗體
- 【新冠疫苗】莫德納二價疫苗對曾感染者XBB.1.5中和抗體增7.5倍 月中供港私家醫院診所
- 【膝痛】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配合類固醇注射新療法 港大:紓緩術後疼痛加快康復
- 【深近視】6至8歲學童近視率較疫前升近五成 5個控制近視加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