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梁卓偉:港疫情下跌趨勢緩慢 料病毒繁殖率回升 港人出行現「U形反彈」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第三波疫情持續一個半月,雖然港人一度在7月尾減少出行齊抗疫,港大醫學院分析最新的八達通數據發現,近日港人出行情况「U形反彈」,預期病毒即時繁殖率會由現在約0.6回升至1或以上,即一個病人可傳染超過一人。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認為,貨櫃碼頭爆發至今源頭未明,建議用病毒基因排序助追蹤工作,衛生署亦要增加接觸者追蹤的人手準備秋冬疫情。
相關文章:明報健康網 – 新冠肺炎
即時傳播率「打橫行」 疫情緩滯
第三波疫情未止,病毒即時繁殖率由超過4的高位跌至0.62至0.63。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昨表示,目前即時傳播率正「打橫行」,反映疫情緩滯。他說,本港第二波疫情時即時傳播率約用了4日就由1跌至約0.6,但今波用了14日才有同樣跌幅,可見疫情下跌的趨勢緩慢。
透過分析八達通出行數據,梁卓偉表示,港人出行數字曾於7月底跌至最低位,近日各年齡層的出行數字均回升,形容如「U形反彈」,反映市民有抗疫疲勞,推算本港病毒繁殖率將回升至1或以上水平,確診可能不跌反升。
【JUMP企業招聘日2022
】 雲集多間不同行業的大型企業參展 有即場招聘及應徵 仲有專業專題講座 8月13日香港喜來登酒店 把握搵工機會 |
倡分析基因 助即時追蹤疫源
近日有外傭宿舍出現群集個案,梁卓偉指出,從報道知悉有外傭宿舍負責人採不合作態度,若個案追蹤愈拖得久傳播愈多,批評有關人物極不負責任,促當局採更強制措施,要求如實提供公共衛生所需的資料。梁續稱,貨櫃碼頭的爆發源頭未明,可用病毒基因排序,助即時追蹤到爆發源頭並加以控制,基因排序不應只用於事後研究。
籲每周為院舍長者檢測病毒
本港錄得超過4500宗確診,梁卓偉引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稱,香港已成為繼湖北省後,全國確診數字第二高的地區,是第三位的廣東省宗數約2.5倍。梁續說,本港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死亡率由第一、二波約0.6%,增至目前約1.5%,主因是第三波有很多院舍長者染疫,隨部分入院者情况可能轉差失救,死亡率或增至2%,與甘肅、河北、黑龍江等地區相若,形容這會是很高死亡率。梁呼籲,本港應定期為老人院舍長者做病毒檢測,舉例說每周一次測試。
「夏天的即時傳播率都去到4,秋冬加上季節性影響,要準備每日可能出現幾百宗新症,要準備隔離、檢疫措施、檢測的容量。」梁卓偉說。他亦贊成開發手機軟件助市民記得自己到過哪些街市、食肆和交通工具,助日後追蹤工作;衛生署亦應增加接觸者追蹤的人手準備可能的爆發。
- 【二代疫苗】許樹昌:接種Omicron BA.1疫苗抗體不足對抗BA.5 孔繁毅:可作加強劑 料國藥疫苗12月可打
- 【新冠疫情】納入強制檢測人士注意:各區流動採樣站、社區檢測中心名單、深喉唾液樣本包派發點(更新2022年8月4日)
- 關於小朋友及孕婦接種新冠疫苗的6個Q&As(衛生處方)
- 【新冠後遺症】研究:74%確診者30天後始恢復嗅覺 女性、有鼻塞者較難恢復
- 【世界肝炎日】嚴防丙肝 早期肝硬化多無明顯病徵 及早處理免致肝衰竭、肝癌(客座隨筆)
- 【新冠陽性】 Omicron新亞系確診或密切接觸者准居家隔離檢疫 完成可自行剪掉電子手環
- 【新冠變種】Omicron BA.2.75 傳播力高於BA.5 英美澳加德正傳播 世衛籲復口罩令
- 【新冠變種】研究:未曾染疫、已接種兩針復必泰 誘發中和抗體ZCB11有效對抗Omicron BA.1和BA.2
- 【新冠預防藥】英國阿斯利康研發中和抗體「恩適得」 獲英美歐盟授權
- 【第二代新冠疫苗】孔繁毅:逾600人已接種國藥Omicron疫苗 試驗者副作用發燒、局部疼痛、疲倦 料12月可接種
- 【乳癌】診斷三部曲 術前化療、標靶治療縮小腫瘤 為患者盡量保存乳房
- 醫賢心事:工作失魂 成人也會專注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