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伊院42歲無長期病確診者死亡 許樹昌:曾出現氣喘 即病毒已入侵下呼吸道致肺炎及呼吸衰竭
本港疫情下已累計118宗死亡(14日),其中一名留醫伊利沙伯醫院的42歲女患者(第6971宗)於12日離世,成為疫下最年輕的無長期病死者。政府抗疫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今早(14日)在商台節目稱,據悉該病人在出現氣喘後3日才入院,指出氣喘已是病毒入侵下呼吸道並引發肺炎的迹象,若出現有關症狀應及早求醫,否則即使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亦會大打折扣。
發燒、氣促2日求醫 出現呼吸衰竭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表示,女死者生前沒長期病紀錄,工作場所有人確診,相信因此感染。死者12月4日起發燒、咳嗽及氣促,6日清晨到伊院急症室求醫,「當時情况好嚴重,出現呼吸衰竭,在急症室插喉及急救,即時送入深切治療部」。
何續說,死者第一個病毒數值(CT value)20以下,代表體內病毒量高,入院不久就進入肺炎期及巨大炎症期,院方處方雞尾酒療法,即干擾素加多種抗病毒藥物,其後接駁人工肺數日,延至前晚10時許不治。
許樹昌: 致肺炎、呼吸衰竭
許樹昌認為,女死者情况急速惡化較罕見,他說患者氣促代表有肺炎病徵,病毒已進入下呼吸道,相信氣促前已病發一段時間。他解釋,重症者臨牀演變分3階段,感染首周為病毒繁殖期,第4天病毒量最高;第二階段於第7天起出現,病人出現肺炎;巨大炎症期則是第三階段,病人免疫系統反應過大出現細胞因子風暴。
許續說,病毒量高的患者病發首周會獲處方抗病毒藥物,若插喉後仍持續惡化則會接駁人工肺;但人工肺喉管或導致細菌感染,病人獲處方以防喉管閉塞的薄血藥,亦可能導致腦部或內臟出血並致命。他說威院昨有9名危殆者,兩人60歲以下,最年輕為40歲。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表示,年輕病人病發後兩三日即插喉相對罕見,多數以延遲就醫及長者為主。對於用人工肺亦無助病情,他相信與細菌感染導致多重器官衰竭有關。
許:部分患者出現免疫風暴 病毒打亂免疫系統
許樹昌稱,人類感染新冠病毒後,上呼吸道病毒量會大增,病發後2至4日傳播性會很強;然而病毒量回落後,一、兩成患者會出現「免疫風暴」,即病毒打亂免疫系統,導致免疫因子突然飈升,攻擊肺部,導致肺炎和呼吸衰竭。
他又指出,若發現病人兩邊肺部開始花,院方會在發病第七天提供類固醇,病情若持續嚴重,便需轉到深切治療部插喉,如插喉後氧氣還未回到安全水平,便需用人工肺。惟他指出使用人工肺或會導致後遺症,因需用膠喉插到大腿放血至人工肺充氧氣再輸入肺部,可能導致大靜脈出血或感染,而且要用薄血藥紓緩血塊堵塞血管,或令病人出現腦出血或內臟出血的風險。
何婉霞提醒,本港疫情仍嚴峻,籲市民提高警覺,並表示數名病人入院當日或數日內轉為危殆,亦有40多歲及50多歲病人入ICU,其中伊院ICU逾半患者為60歲以下。女死者為本港第三年輕死者,早前離世的38歲男本身患腦癱,第一波的39歲男死者患有二型糖尿病。
明報記者
- 【世界無煙日】電子煙禍害如傳統煙草 無助戒煙 籲尋專業協助
- 【新冠後遺症】中大研口服微膠囊活菌配方助紓緩長新冠 最少5徵狀明顯改善
- 【新冠疫情】港府推算新冠感染人數日逾1萬宗 孔繁毅:長遠需針對XBB變種單價疫苗
- 【激光矯視】SMILE Pro是什麼?養和新一代單眼手術時間由25秒縮至10秒 矯正深度散光效果更理想
- 代糖產品有哪些?世衛指代糖無助減肥控體重 長遠或增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風險
- 消委調查:體檢項目非最低價或愈多愈好 差價可逾9倍 消費者注意:分拆多個小項目 或無醫生診斷講解增風險
- 【新冠口服藥】輝瑞Paxlovid有效期延長半年 藥劑師信有藥廠實證可安心服用
- 調查:僅一成人擬打新冠加強劑 不足兩成已打流感疫苗 逾半維持戴口罩等防疫
- 流感病毒陽性比例增 衛生防護中心「強烈鼓勵」學校外展接種流感疫苗
- 新冠陽性比率較今年2、3月低位急升4倍 孔繁毅料6月中才見高峰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