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歌舞群組確診人數續增 7歌舞運動場所須強制檢測 梁子超:暫停娛樂餐飲活動 憂每人接觸10人傳播風險增大100倍 (附9個社區檢測中心地點)
【明報專訊】本港新型肺炎疫情續惡化,截至今日(27日)
疫情除已蔓延至多區的食肆、活動場所外,醫院亦被波及,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
新冠肺炎|歌舞群組再增個案 強制檢測確診比率1.8% 高於的士司機及院舍特定群組 許樹昌:陽性比例屬高水平 續蔓延至醫院、社區服務機構
歌舞群組早期確診者病毒基因同屬第四波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港大曾分析數名較早期確診、曾到Starlight的歌舞群組確診者,發現病毒基因仍屬第四波的病毒基因。該群組昨多一名醫生確診,是77歲的胡可滿醫生(第5918宗),他在富山邨富信樓地下的診所任兼職,11月23日發病,上班至25日,衛生防護中心建議在11月21日曾向該醫生求醫的病人驗病毒。
鼎爺私房菜五周年盛宴 明報獨家買一送一優惠 限量50份 $1280 / 位 立即選購! |
富山邨胡可滿醫生確診 防護中心籲曾求醫者檢測
同一群組、前日確診的婦產科專科醫生劉黃色鳳(第5791宗),同樣發病後繼續上班。被問劉黃色鳳有否於上周五在城景國際酒店參與醫學講座,張竹君沒否認,但稱劉在23日發病,20日出席講座時是潛伏期、不是傳染期。有私家醫生透露,上周五在城景國際酒店曾有一場關於超聲波的婦產科講座。
前日確診婦產科醫生潛伏期出席醫學講座
同時,歌舞群組再多涉7間場所(見表),食衛局昨晚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要求11月1至26日曾到訪者,在11月29日前檢測。位於黃大仙飛鳳街的BandStage Live Music是其中之一,張竹君表示,11月20日曾到訪者已有數人確診。BandStage的鼓手霍先生表示,當晚約30至40人「Jam 歌」,估計出席者已有約13、14人驗出陽性,由於BandStage是會員制,有出席者名單,已將資料交予衛生署。他說,當晚有表演者曾到訪早前爆疫的君好宴會廳、日前已確診,估計是該表演者將病毒帶到BandStage。
另外,養和醫院表示,該院腎科透析中心一名72歲男病人於11月24日驗出陽性,11月21日至24日曾到該院腎科透析中心就診的50多名病人要檢測。院方稱,他到診時簽署聲明確認沒接觸史,但其後向主診醫生表示有喉嚨痛等,病毒檢測呈陽性,轉到公立醫院時才透露其妻屬跳舞群組、並已確診。
此外,一名亞博館清潔工前日確診,張竹君昨稱,該清潔工曾在天際萬豪酒店工作,曾為一名確診機組人員(第5482宗)送轉換器,清潔工暫列作輸入相關個案。
歌舞群組再多涉7間場所
兩名歌舞群組的確診醫生均在病發後繼續應診,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病徵普通,很難一有病徵就停工,但建議有高危因素、如到過爆疫場所者,除了要檢測,在等結果期間應暫停應診。至於上周五的婦產科講座,梁認為病發前3日可能已有傳染性,要視乎講座期間有否進食,建議曾出席醫生可驗病毒。
仁安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余啟文說,醫生續牌需透過參與講座等獲取分數,因應疫情,今年不少講座已改為網上舉行,但有部分醫學會議涉病人私隱等,仍會面對面舉行。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說,多年前有參與醫學講座,由於不少是在午飯時間,會提供食物,但不
清楚今年會否因應疫情而調整。
余錦基與邱達昌飯局後確診
本港多宗新型冠狀病毒個案經飯局傳播,繼有線寬頻主席、遠東發展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邱達昌妻子吳惠平上周四(19日)與染疫朋友飯局後確診,香港汽車會會監余錦基亦向傳媒表示與邱達昌飯局後驗出陽性,而他確診前曾設傳媒飯局,約40人出席。有醫生認為,現時疫情爆發,應盡量避免餐飲活動,以免傳播風險倍增。
梁子超:暫停娛樂餐飲活動 戴口罩亦非百分百安全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疫情爆發下,應盡量避免宗教、娛樂、體育及餐飲活動,否則會大增傳播風險,「如出席宴會接觸10人,之後每人又接觸10人,傳播風險則大了100倍」。他說,即使出席群集活動時有戴口罩,但仍有可能透過接觸、氣霧等方式傳播病毒,且部分人未必戴好口罩,故戴口罩亦並非百分百安全。
新增5社區檢測中心 明起陸續投入服務
食衛局長陳肇始昨稱,今日會刊憲賦權醫生強制檢測,將增5間社區檢測中心至9間,包括:
- 荔景社區會堂(11月28日投入服務)
- 屯門兆麟社區會堂(11月29日投入服務)
- 粉嶺和興社區會堂會(11月29日投入服務)
- 坑口社區會堂(11月30日投入服務)
- 油塘社區會堂(11月30日投入服務)
政府明起將在121間郵局派樣本瓶,每日共5000個。
已投入服務的4社區檢測中心
- 鰂魚涌社區會堂
- 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
- 沙田瀝源社區會堂
- 元朗市東社區會堂設社區檢測中心
開放時間: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1時半、下午2時半至8時運作
社區檢測|新冠病毒檢測新措施 4檢測中心料月中啟用 開早8晚8 收費上限240元
【新冠肺炎】全民檢測|今日開始網上預約 了解社區檢測中心拭子採樣安排 4 個程序你要知 (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短片)
- 【新冠】第五波確診者沒打針病死率較已打3針者高約70倍 注意長者染疫初無病徵第4天變差
- 【小腸氣成因】皮下突出物以為是腫瘤?小腸氣卡住小腸 嚴重可致腸臟壞死 了解疝氣修補手術
- 【高血壓】世衛料成年患者近半不知患病 定期運動助降低血壓 減 7mmHg心血管患病率降30%風險(附5招鬆一鬆)
- 【罕見病】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3大徵狀:持續疲倦、皮膚痕癢及變深色 膽管持續發炎可致肝硬化
- 【新冠疫苗】科興接種年齡降至6個月大 明起可打 專家建議首兩針相距4星期 不建議溝針 政府洽溝兒童復必泰
- 【腎結石】誤以為腰痛 夏天患腎結石高峰期?嗜咖啡茶小心?少飲水尿液濃度過高易結石
- 【減肥】BMI 25以上屬肥胖 醫學瘦身新招:藥物、縫胃手術、新一代減肥胃水球知多啲
- 【新冠康復者】學者:Omicron非普通感冒 兩成康復童有長新冠病徵 記憶力轉差、精神不振 3至11歲首針接種率七成多未如理想
- 【酷熱天氣】容易中暑?熱衰竭?炎夏出濕疹、熱痱等問題知多啲 戶外防蚊防曬補水有法
- 餐後凍飲會消化不良?運動後喝凍水致血壓上升?熱飲養生兼解渴?專家拆解
- 胰臟癌|無聲殺手注意3大病徵 與高齡、煙酒、肥胖有關
- 拇趾外翻是先天遺傳或後天壓力?影響外觀兼走路 有疼痛或需手術及早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