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管局深切治療科統籌委員會成員陳勁松表示,本港現正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毒株跟以往不同,他形容目前流行的是「危險的病毒株」,危殆者病毒量高,出現抗體反應較早幾波疫情的病人慢,擔心病毒在年輕人身上惡化得較快。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亦指出,目前本港流行的病毒株與9月底尼泊爾輸入香港的個案的病毒株相若,病毒毒性未見明顯改變,但病人普遍病毒量較高。他估計,目前病毒株能更大量和更快地在人體內繁殖,大量病毒可致更多的炎症出現,故早診斷和早治療尤其重要。
危殆者比例較11月增3倍 危險病毒株病毒量高、傳染性高
本港昨新增78宗確診,包括7宗輸入、29宗源頭不明,以及42宗本地相關個案。當中歌舞群組增5人,日出康城及啟德地盤新增3宗確診,另有中學生及小學教師確診。
截至昨早,公立醫院增7名及10名危殆和嚴重患者,合共36人危殆(28男8女)及40人嚴重,當中危殆患者比12月1日的14人增1.6倍;比11月1日的9人急增3倍,ICU負壓病牀佔用率已達七成,醫管局不排除削減非緊急服務,以紓緩ICU病牀需求。
醫管局深切治療科統籌委員會成員陳勁松(圖)昨出席疫情記者會,表示目前36名危殆患者中,33人是11月1日或之後入院,較早幾波疫情不同,目前部分患者入院時情况已好差,有人要在急症室插喉,送往ICU搶救。現時有6名危殆者為60歲以下,當中兩人50歲以下。
JUMP招聘及進修博覽2025 多間參展機構︱即場搵工面試 10月25日﹙六﹚旺角見! 立即報名 |
陳勁松續稱,正流行的病毒株與以往不同,ICU病人病毒數值(CT value)低,即病毒量高、傳染性高,呼吸衰竭時未產生抗體,令病毒較易傳染。他指出,如呼吸機無法維持病人的血氧含量,才會使用人工肺,但外國文獻顯示,使用人工肺的確診者年齡中位數為50歲,死亡率達50%。
孔繁毅:港流行病毒株跟尼泊爾輸入個案相若 更快在人體內繁殖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表示,目前本港流行的病毒株與 9月底尼泊爾輸入香港的個案的病毒株相若,病毒毒性未見明顯改變,但病人普遍病毒量較高。
孔繁毅估計,目前病毒株能更大量和更快地在人體內繁殖,大量病毒可致更多的炎症出現,故早診斷和早治療尤其重要。
許樹昌:有長者沒病徵 病毒量高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病人普遍病毒量高,有年屆八九旬的長者即使沒病徵,其CT value都相當低。他指穩定病人會接受干擾素及利巴韋林藥物治療,如情况惡化及CT value維持在低水平,會考慮轉用瑞德西韋;而普遍病人在第二周情况未見好轉,都會獲處方類固醇。他稱目前醫管局的瑞德西韋存貨約300人用量,相信會增購。
專題系列文章
- 阿茲海默症非無藥可醫 清除腦內元凶「類澱粉蛋白」延緩退化
- 健身瘦身要攝取蛋白質 小心高蛋白產品陷阱 增肌不成反致肥傷肝腎
- 血壓愈高腎功能愈壞成惡性循環 腎衰竭不可逆 腎病患者飲食遵5原則
- 公共交通座椅扶手隱藏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防護方法你要知
- 40+港人 7人有1人膀胱過度活躍 致突然尿急或尿失禁
- 【超加工食物】化學工序多超加工可致肥胖或慢性病 營養師教你智選健康食品
- 脊柱側彎 青春期可迅速惡化 3D打印矯形腰架輕便透氣 增穿戴依從性
- 【精神健康】開學了!關注孩子情緒 童年正向經驗7元素 助緩解逆境負面影響
- 婦女尿失禁|尿滲尷尬 年紀大無法控制肌肉?骨盆底肌肉運動4正確關鍵
- 胃癌先兆一定是胃痛?切胃後無得食?確診多屬晚期 手術治療、腹腔化療見成效
分享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