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危險病毒株:危胎者病毒量高、抗體反應慢、傳染性高 孔繁毅估計港流行病毒株人體內繁殖更快更大量
【明報專訊】醫管局深切治療科統籌委員會成員陳勁松表示,本港現正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毒株跟以往不同,他形容目前流行的是「危險的病毒株」,危殆者病毒量高,出現抗體反應較早幾波疫情的病人慢,擔心病毒在年輕人身上惡化得較快。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亦指出,目前本港流行的病毒株與9月底尼泊爾輸入香港的個案的病毒株相若,病毒毒性未見明顯改變,但病人普遍病毒量較高。他估計,目前病毒株能更大量和更快地在人體內繁殖,大量病毒可致更多的炎症出現,故早診斷和早治療尤其重要。

陳勁松 危殆者比例較11月增3倍 危險病毒株病毒量高、傳染性高
本港昨新增78宗確診,包括7宗輸入、29宗源頭不明,以及42宗本地相關個案。當中歌舞群組增5人,日出康城及啟德地盤新增3宗確診,另有中學生及小學教師確診。
截至昨早,公立醫院增7名及10名危殆和嚴重患者,合共36人危殆(28男8女)及40人嚴重,當中危殆患者比12月1日的14人增1.6倍;比11月1日的9人急增3倍,ICU負壓病牀佔用率已達七成,醫管局不排除削減非緊急服務,以紓緩ICU病牀需求。
醫管局深切治療科統籌委員會成員陳勁松(圖)昨出席疫情記者會,表示目前36名危殆患者中,33人是11月1日或之後入院,較早幾波疫情不同,目前部分患者入院時情况已好差,有人要在急症室插喉,送往ICU搶救。現時有6名危殆者為60歲以下,當中兩人50歲以下。
陳勁松續稱,正流行的病毒株與以往不同,ICU病人病毒數值(CT value)低,即病毒量高、傳染性高,呼吸衰竭時未產生抗體,令病毒較易傳染。他指出,如呼吸機無法維持病人的血氧含量,才會使用人工肺,但外國文獻顯示,使用人工肺的確診者年齡中位數為50歲,死亡率達50%。

孔繁毅:港流行病毒株跟尼泊爾輸入個案相若 更快在人體內繁殖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表示,目前本港流行的病毒株與 9月底尼泊爾輸入香港的個案的病毒株相若,病毒毒性未見明顯改變,但病人普遍病毒量較高。
孔繁毅估計,目前病毒株能更大量和更快地在人體內繁殖,大量病毒可致更多的炎症出現,故早診斷和早治療尤其重要。

許樹昌:有長者沒病徵 病毒量高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病人普遍病毒量高,有年屆八九旬的長者即使沒病徵,其CT value都相當低。他指穩定病人會接受干擾素及利巴韋林藥物治療,如情况惡化及CT value維持在低水平,會考慮轉用瑞德西韋;而普遍病人在第二周情况未見好轉,都會獲處方類固醇。他稱目前醫管局的瑞德西韋存貨約300人用量,相信會增購。
- 本港9%人口已接種首針新冠疫苗 6成打科興 港疫苗氣泡分階段實行 以接種疫苗為前提(附科興/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和預約)
- 【新冠疫苗】牛津-阿斯利康、強生疫苗同採用腺病毒載體技術 許樹昌:不排除血栓同樣出現 附:6款新冠疫苗比較
- 嬰兒出生後感染新冠病毒 醫生:身體免疫反應可製造抗體 中大:3歲下患者逾四成無病徵 倡幼兒驗糞截隱形傳播
- 本港累計25宗同時驗出N501Y和E484K變種病毒 BioNTech對英國、巴西變種病毒有效率逾85% 科興未有資料 許樹昌:患者或會交叉感染(附:3種變種病毒株知多啲)
- 【新冠肺炎】上環27大廈污水樣本呈陽性 32地點納入強制檢測(附流動採樣站及社區檢測中心地點)
- 疫苗接種方式知多啲 肌肉注射、皮內注射、皮下注射有何分別?拆解3個打針迷思
- 【新冠疫苗】已接種第一劑BioNTech復必泰疫苗怎辦?4個問題你要知 衛生署:勿溝針轉打科興疫苗 仍在研究階段
- 接種兩劑科興或BioNTech疫苗反應對比 專家分析不接種、推遲注射第二劑意見
- 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知多啲 藥劑師:接種第一劑後出現過敏者不應注射第二劑 孔繁毅:港大募百人研究「溝針」先BioNTech後科興
- 【新冠疫苗】關於接種BioNTech、科興和港預先採購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的5個問題 對抗變種病毒?確診康復者再感染風險?疫苗對長者保護見成效嗎?
【明報專訊】醫管局深切治療科統籌委員會成員陳勁松表示,本港現正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毒株跟以往不同,他形容目前流行的是「危險的病毒株」,危殆者病毒量高,出現抗體反應較早幾波疫情的病人慢,擔心病毒在年輕人身上惡化得較快。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亦指出,目前本港流行的病毒株與9月底尼泊爾輸入香港的個案的病毒株相若,病毒毒性未見明顯改變,但病人普遍病毒量較高。他估計,目前病毒株能更大量和更快地在人體內繁殖,大量病毒可致更多的炎症出現,故早診斷和早治療尤其重要。
危殆者比例較11月增3倍 危險病毒株病毒量高、傳染性高
本港昨新增78宗確診,包括7宗輸入、29宗源頭不明,以及42宗本地相關個案。當中歌舞群組增5人,日出康城及啟德地盤新增3宗確診,另有中學生及小學教師確診。
截至昨早,公立醫院增7名及10名危殆和嚴重患者,合共36人危殆(28男8女)及40人嚴重,當中危殆患者比12月1日的14人增1.6倍;比11月1日的9人急增3倍,ICU負壓病牀佔用率已達七成,醫管局不排除削減非緊急服務,以紓緩ICU病牀需求。
醫管局深切治療科統籌委員會成員陳勁松(圖)昨出席疫情記者會,表示目前36名危殆患者中,33人是11月1日或之後入院,較早幾波疫情不同,目前部分患者入院時情况已好差,有人要在急症室插喉,送往ICU搶救。現時有6名危殆者為60歲以下,當中兩人50歲以下。
陳勁松續稱,正流行的病毒株與以往不同,ICU病人病毒數值(CT value)低,即病毒量高、傳染性高,呼吸衰竭時未產生抗體,令病毒較易傳染。他指出,如呼吸機無法維持病人的血氧含量,才會使用人工肺,但外國文獻顯示,使用人工肺的確診者年齡中位數為50歲,死亡率達50%。
孔繁毅:港流行病毒株跟尼泊爾輸入個案相若 更快在人體內繁殖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表示,目前本港流行的病毒株與 9月底尼泊爾輸入香港的個案的病毒株相若,病毒毒性未見明顯改變,但病人普遍病毒量較高。
孔繁毅估計,目前病毒株能更大量和更快地在人體內繁殖,大量病毒可致更多的炎症出現,故早診斷和早治療尤其重要。
許樹昌:有長者沒病徵 病毒量高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病人普遍病毒量高,有年屆八九旬的長者即使沒病徵,其CT value都相當低。他指穩定病人會接受干擾素及利巴韋林藥物治療,如情况惡化及CT value維持在低水平,會考慮轉用瑞德西韋;而普遍病人在第二周情况未見好轉,都會獲處方類固醇。他稱目前醫管局的瑞德西韋存貨約300人用量,相信會增購。
- 本港9%人口已接種首針新冠疫苗 6成打科興 港疫苗氣泡分階段實行 以接種疫苗為前提(附科興/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和預約)
- 【新冠疫苗】牛津-阿斯利康、強生疫苗同採用腺病毒載體技術 許樹昌:不排除血栓同樣出現 附:6款新冠疫苗比較
- 嬰兒出生後感染新冠病毒 醫生:身體免疫反應可製造抗體 中大:3歲下患者逾四成無病徵 倡幼兒驗糞截隱形傳播
- 本港累計25宗同時驗出N501Y和E484K變種病毒 BioNTech對英國、巴西變種病毒有效率逾85% 科興未有資料 許樹昌:患者或會交叉感染(附:3種變種病毒株知多啲)
- 【新冠肺炎】上環27大廈污水樣本呈陽性 32地點納入強制檢測(附流動採樣站及社區檢測中心地點)
- 疫苗接種方式知多啲 肌肉注射、皮內注射、皮下注射有何分別?拆解3個打針迷思
- 【新冠疫苗】已接種第一劑BioNTech復必泰疫苗怎辦?4個問題你要知 衛生署:勿溝針轉打科興疫苗 仍在研究階段
- 接種兩劑科興或BioNTech疫苗反應對比 專家分析不接種、推遲注射第二劑意見
- 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知多啲 藥劑師:接種第一劑後出現過敏者不應注射第二劑 孔繁毅:港大募百人研究「溝針」先BioNTech後科興
- 【新冠疫苗】關於接種BioNTech、科興和港預先採購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的5個問題 對抗變種病毒?確診康復者再感染風險?疫苗對長者保護見成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