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梁子超:低溫環境有利新冠病毒存活 專家提醒多飲水注意保暖 室內用加濕器、暖爐要有法
【明報專訊】本港今日最低氣溫驟降至攝氏7度,明日最低8度,相對濕度最低分別僅30%及35%,天文台預測未來數天仍然寒冷。港人要在又乾又凍下過除夕元旦,在抗疫的同時,更要注意保暖,室內出動加濕器、暖爐,有什麼要注意呢?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本報查詢時說,低溫環境更有利新冠病毒存活,除了保暖外,亦提醒市民要多飲水,因黏膜濕潤可幫助自然防禦系統正常運作,有利呼吸道黏膜上的絨毛攔截病毒微粒,以對抗病毒侵襲。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43座大廈住客、訪客或工作人員等須1月4日前強制檢測(附大廈名單)
梁子超:溫度低於4度 新冠病毒存活以星期計算
被問新冠病毒會否在乾凍環境更易傳播,梁子超表示,雖然濕度對新冠病毒影響不明確,但當濕度高於80%,會減低飛沫蒸發成為氣溶膠,從而減少空氣傳播的風險;新冠病毒在低溫環境較易存活,若氣溫低於4度以下,存活期以星期計算。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港大研究:新冠病毒22℃環境可存活14日 袁國勇籲:市民進入嚴密戒備狀態
室內用暖爐 宜放熱毛巾增濕度
梁子超提醒,若市民因天氣乾燥在室內使用加濕器,最好用煲過的水及注重器材清潔;如市民開暖爐,會令室內濕度進一步降低,他建議在室內放置熱的濕毛巾以增加濕度。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丨港設83個深喉唾液樣本收集點(附新增收集點名單及社區檢測中心地點)
孔繁毅:天氣寒冷長者易感染及誘發長期病 注意保暖
港大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則提醒,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在天氣寒冷時感染新冠病毒,更容易誘發長期病,提醒大家注意保暖。
(疫情第四波)
- 【牛皮癬】銀屑病成因是遺傳?皮膚炎症隨時影響全身關節發炎 了解生物製劑療效
- 【貧血症狀】易攰頭暈食慾不振 4個缺鐵性貧血指數 愛喝酒長痔瘡男女要注意
- 【濕疹】回南天兩大因素致異位性皮膚炎發作 皮膚痕癢難斷尾?擔心使用類固醇副作用?
- 關於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傳播、病徵和減低感染等7個問題 嬰幼兒高燒氣促嘔奶即求醫
- 小米可代替白飯?高纖蛋白質低升糖有助控血糖 教你營養新煮意
-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 高尿酸症、糖尿病是為「食」之過 ?老火湯或是元兇之一?注意常被忽略的飲食陷阱
- 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 解構全脂牛奶、脫脂奶、低脂奶、米奶、植物奶、營養奶 哪些非「真正牛奶」?食物敏感人士揀哪種?
- NMN可逆齡抗衰老?過量用或有副作用:腸胃不適、頭痛、傷肝腎、加速腫瘤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