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港大揭刺突蛋白、核衣殼蛋白 有助減檢測「假陽性」
【明報專訊】為協助分別確診者及了解社區感染情况,抗體測試是不可或缺一環,亦是評估疫苗功效的重要工具。現時測試主要針對S蛋白及N蛋白,其抗體會與人類其他常見冠狀病毒產生交叉反應,致假陽性出現。港大研究發現兩種可引起人類免疫系統反應的抗原,有望改善新冠病毒血清檢測。
現時新冠病毒抗體測試主要針對刺突蛋白(S蛋白)和核衣殼蛋白(N蛋白),但相關抗體容易與其他冠狀病毒產生交叉反應而引致假陽性出現。
相關文章:明報健康網 – 新冠肺炎
61患者測試 96.5%驗出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巴斯德研究中心的團隊利用熒光素酶免疫沉澱系統(LIPS)分析,評估61名新冠患者對15種不同新冠病毒蛋白的抗體反應,發現其中兩種非結構性蛋白ORF8和ORF3b,可在患者病發早期引起明顯的抗體反應,由於兩種蛋白是新冠病毒獨有,因此不會與其他常見的人類冠狀病毒產生交叉反應。
團隊在96.5%參與研究的患者中,一致檢測到針對上述兩種蛋白的抗體。研究為首份針對病人對新冠病毒抗體反應的全面分析,研究成果已於科學雜誌《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發表。
團隊稱,現時主流的新冠檢測並不針對ORF3b和ORF8,研究將有助改善新冠血清檢測,及推動第二代檢測發展。
- 【第二代新冠疫苗】孔繁毅:逾600人已接種國藥Omicron疫苗 試驗者副作用發燒、局部疼痛、疲倦 料12月可接種
- 【新冠變種】本港Omicron BA.5逾百宗個案涉不同分支 歐家榮:來自多個源頭 日本英國確診回升
- 【第二代新冠疫苗】莫德納擬申請在港用二代疫苗 輝瑞BioNTech新疫苗研究:對Omicron免疫反應增19倍
- 【新冠變種】哈佛研究發現Omicron BA.4和BA.5能避康復者及已接種疫苗者抗體 或令感染激增 莫德納正研究新版疫苗
- 【猴痘】新加坡韓國陸續出現猴痘個案 新一波擴至亞洲
- 【肥胖】調查:第五波疫情下36%港人體重增一成 BMI愈高增磅比率愈多 籲正視肥胖症
- 【新冠康復者】感染新冠長者後遺症 長新冠令性情行為有變?心理負面情緒問題怎辦?
- 【新冠疫苗】美FDA准6個月至5歲嬰幼兒接種新冠疫苗 測試:BioNTech對幼兒避免感染有效率80%
- 【血氧機】消委會提醒影響血氧計準確度的5個因素 指甲太長手太冷太濕、心房顫動不宜使用(附使用技巧短片)
- 【新冠變種】BA.4及BA.5傳播力更強 多國感染比例上升 歐疾控中心發警告 將成主流病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