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昨形容本港新冠疫情明顯受控。港府計劃以「疫苗氣泡」為基礎放寬食肆防疫措施,未來三階段放寬都以食肆員工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為前提,首階段起碼要接種第1針,才可將每枱人數上限由現時的4人增至6人。至於接種疫苗,本港至昨日累計59.74萬人已接種首劑新冠疫苗,即佔人口9.1%,當中近六成接種科興,林鄭月娥稱,本港推行疫苗接種計劃逾一個月,接種率有待提高。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科興/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分佈、預約6個步驟你要知(附兩款疫苗副作用一覽)
本港9%人口打首針疫苗 6成打科興 疫苗氣泡以接種疫苗為基礎
林鄭月娥昨形容本港已屬低風險地區,提出「抗疫新路向」,包括逐步有序回復常態、避免一刀切暫停活動,將以「疫苗氣泡」為基礎,調整社交距離措施,可應用於放寬公立醫院病人探訪、宗教活動、婚禮、本地旅行團等。林太以食肆為例,擬分三階段放寬限制,首階段員工須打首針,每枱上限由4人增至6人,堂食由晚上10時延至12時;第二階段員工已打兩針,顧客要打首針,食肆設特定範圍(clean zone)專門招待已打針者,範圍內每枱上限8人、宴會上限增至100人,堂食延至凌晨2時;第三階段員工與顧客已打兩針,若特定範圍只招待已打兩針者,每枱可增至12人。
本港至昨日累計59.74萬人已接種首劑新冠疫苗,即佔人口9.1%,當中近六成接種科興。而昨日預約科興和BioNTech(復必泰)的數目均上升,後者較前日增加逾倍至1.35萬人。林鄭月娥昨日稱,本港推行疫苗接種計劃逾一個月,疫苗接種率仍有待提高,疫苗供應「非常充足」,惟接種進度不算理想。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牛津-阿斯利康、強生疫苗同採用腺病毒載體技術 許樹昌:不排除血栓同樣出現 附:6款新冠疫苗比較
科興/BioNTech兩款疫苗預約均回升
昨約1.84萬人接種首劑疫苗,當中1.53萬人、即83%接種BioNTech;另2.46萬人接種第二劑,BioNTech佔超過六成。兩款疫苗的預約數字均回升,昨有3300人預約打科興,較前日增加八成;預約BioNTech的人亦比前日增逾倍,至1.35萬人。
前日10人打針後送院 3科興7復必泰
前日接種的約4.32萬劑苗中,有10人由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送院,包括3人接種科興,7人接種BioNTech;其中3名接種BioNTech的人要留院觀察,情况穩定。留院者包括57歲女子,她接種第二劑後左邊身體麻痹、血壓高;63歲男子,他接種首劑後左手乏力及感到麻痹;30歲男子,他打首針後左手感麻痹。另有19歲男子接種後暈眩,沒聽從勸告,自行出院。
三期研究:科興有效率50.7%
此外,巴西布坦坦研究所日前發表科興第三期臨牀研究,文章未通過同儕評審。團隊以接種兩劑並驗出陽性的有病徵個案為指標,整體有效率為50.7%。出現不良反應主要是接種位置,有64人出現67宗不良反應事件,全部被界定為與疫苗無關,包括兩宗死亡。文章披露科興疫苗對巴西變種病毒的有效率,團隊以45名接種者的血清測試,發現32人(71.1%)對B.1.1.28病毒株有中和作用,有31人(68.9%)和36人(80%)可中和P1及P2病毒株。以年齡劃分,年滿60歲者的血清對B.1.1.28有效率跌至47.8%,較18至59歲的77.3%低。
疫苗接種的相關連結:
網上預約系統
https://booking.covidvaccine.gov.hk/forms/index_tc.jsp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和提供疫苗
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pdf/List_of_CVC_Venues.pdf
私家醫生/診所名單
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zh-HK/VSS
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診所名單
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pdf/List_of_HAGOPC_Venues.pdf
疫苗接種計劃
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zh-HK/programme
專題系列文章
- 【偷竊癖】無法控制偷竊衝動藉以釋放壓力 事後感自責羞恥致惡性循環
- 心房顫動:心跳速率力度紊亂致心臟顫抖 中風機率增5倍 了解「脈衝場消融術」
- 腰背痛未必勞損般簡單 椎間盤、骨折、脊椎問題需治療復康並行精準診斷早日紓緩痛症
- 偏頭痛、年輕無三高突然中風 病因不明 或心臟卵圓孔未閉
- 留意體脂磅6個指標:BMI、內臟脂肪、肌肉分佈、體內年齡 數字反映健康端倪
- 心房顫動難察覺隨時併發中風、心臟衰竭 每日緩步跑30分鐘減復發
- 【阿茲海默症】正電子掃描追蹤大腦雙「元兇」:類澱粉蛋白與濤蛋白 及早診斷把握治療黃金期
- 前列腺增生症狀:夜尿頻、滴滴仔、排尿難是癌症嗎?拆解4個迷思
- 壓瘡初期似皮膚敏感?病情分4期 缺專業護理可急速惡化 4個預防方法
- 愈老愈矮?或骨質疏鬆、肌少症警號 女士停經男士逾50需度高 5招防「變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