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對於本港每日破百確診中逾三成個案源頭不明,政府抗疫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長梁卓偉認為,最大問題未能堵截這些個案,且其病發至確診可達8日,建議政府增人手盡快追蹤接觸者,剪斷傳播鏈。對於全日禁堂食惹民憤,他說看照片感「淒涼」,認為政策要貼地,明白香港特質,且要有科學實證,外國可禁足,但香港不可倒模,「若要750萬人禁足,何不在(個案)追蹤上再做多點?」
相關文章:明報健康網 – 新冠肺炎
繁殖率跌破1 料確診兩日後回落
據港大分析,反映本地個案感染的繁殖率在6月底高峰突破4,即1人可傳染4人,持續跌至昨日低於1,但昨確診再創新高達149宗。梁卓偉向本報解釋,病人有潛伏期,檢測也需時,料由昨日起計尚需兩三日,確診才有可能回落,而加大檢測則另有可能令確診增加。他說若疫情失控,確診會幾何式上升,但現無這情况。
為控制第三波疫情推出的晚市禁堂食在7月15日生效,當日至前日的1301宗本地及相關個案,有44.2%源頭不明;7月19日升至高峰的58.5%;其後漸回落,29日跌至35.4%。梁卓偉認為,現最大問題是未能堵截源頭不明個案,雖然源頭不明個案比例已由六成跌至約三四成,但「長年累月係咁好弊家伙」,「永遠有那些傳播鏈做不到(堵截),自然不可隔離,自然在出面播(毒)」。
稱邊防社交距離「近乎做盡」
促增人手追蹤接觸者
屯門富臨群組昨添一名食客,該60歲男子本月15日病發,相隔半個月才確診。梁卓偉昨在政府疫情記者會前稱,過去一周確診者病發至宣布確診約需5日,不明源頭個案更需六七日甚至8日,「要快點剪斷所有傳播鏈,唯一一招是追蹤,要多好多人手」,應及早借人、增聘及訓練,現正長期抗戰,「不是過了這關便無事,尚有秋天、冬天和春天」。
八達通出行量低於3月 讚港人抗疫
梁又稱,防疫得3招,邊防、社交距離,以及檢測和追蹤,首兩項已近乎做盡,「社交距離無可能做盡點,除非禁足,但不要說禁足,不准堂食都『搞成咁』,不准出街,可否想像有何事發生?」梁讚港人抗疫值得尊敬,在減少出街的呼籲下,近日八達通出行量已跌至低過3月的谷底,本來未跌至谷底的年輕人也回到谷底以下,「再壓也壓不了,那些都是真要返工搵食」。
另外,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長鍾南山接受央視新聞訪問時,建議港府免費全民檢測。食衛局副局長徐德義昨沒正面回應,只稱一直有檢測策略,包括對懷疑確診者、高危群組普查等。他又稱,透過私營檢測為院舍員工、的士司機、食肆職員等採集逾5.53萬個樣本,當中16個呈陽性。
專題系列文章
- 【流感】非感冒般簡單 ! 嚴重併發症可致長期身體損傷
- 【香港基因組計劃】3類個案進行全基因組測序 助精準辨病因做個人化治療
- 【糖尿病】追蹤逾2萬患者數據 預測接受強化治療 50多歲可延6年壽命減住院
- 基孔肯雅熱首錄本地個案 病毒載量高 防護中心:有發燒、關節痛等病徵要求醫
- 私營診所規管邁新篇章 病人安全權益添保障
- 【世界骨質疏鬆日】30歲後骨質流失快 骨骼變脆弱、易骨折 4重點防無聲疾病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 【世界精神衛生日】學童學業壓力感焦慮?家長不擅溝通? 多聆聽少批判 靠近子女助解困
- 【冠狀病毒】港大:舊藥易生抗藥性 研強效口服新藥 抗多種冠狀病毒
- 【乙型肝炎】每10個患乙肝4個不自知 篩查年內推 先驗家人帶病毒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