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唾液假陰性達42% 中大醫學院倡同時驗糞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醫學院分析本港14名新型冠狀病毒確診者的分泌物樣本,發現痰含最多病毒,病毒量中位數較深喉唾液樣本高逾300倍,而化驗深喉唾液假陰性率可達42%。雖是呼吸系統病,但全部患者糞便均驗出病毒,20%人即使呼吸道樣本驗不出病毒,其後1、2日糞便仍帶病毒。研究者認為,結果反映痰是最佳化驗對象,單驗深喉唾液可能「走漏」,同時驗糞或將假陰性率減半。
單驗深喉唾液或「走漏病人」
中文大學醫學院分析來自威爾斯親王醫院和聯合醫院共14名確診者的339個樣本,包括痰、鼻咽液、深喉唾液、血液、尿液及糞便,發現全部呼吸道和糞便樣本都驗出病毒。痰病毒量最高,中位數為每毫升320萬個病毒,較深喉唾液樣本的1萬個高出逾300倍,糞便樣本亦相若,有1.2萬個。3名病人(20%)在留院後期,即使痰和深喉唾液樣本不再驗出病毒,其後1、2日內糞便仍能驗出病毒。
病毒量高300倍 研究:驗痰最佳
研究亦發現驗深喉唾液假陰性率達42%。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許樹昌解釋,可能因病人不懂得吐深喉唾液,如為緊密接觸者或高危地區回港者化驗,建議同時驗糞便輔助,有助找到更多無病徵患者。中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認為,結果反映化驗痰最有可能驗出病毒,現採取的深喉唾液樣本化驗有局限性或「走漏病人」,若同時化驗深喉唾液和糞便或將假陰性率減至約20%。
陳基湘表示,部分較嚴重的患者發病兩周後,痰仍驗出病毒;驗出陽性的糞便樣本則介乎病人發病後6日至24日,礙於病人入院後才參加研究,不知病發首6日糞便是否帶病毒。至於研究發現僅29%患者血液帶病毒,另無病人的尿液驗出病毒,陳認為反映新型冠狀病毒入血情况少,主要破壞呼吸道系統並借人體腸道繁殖,由於腸道內與呼吸系統內病毒在差不多時間消失,相信出院後病人藉糞便傳播的風險很低。
憂觸碰洗手間物件傳播 研驗糞偵測隱形病患
陳基湘表示,研究結果令人擔憂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經間接接觸傳播,例如觸碰患者在洗手間碰過的物件後感染;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提醒,需要照顧長者和需處理食物者,必須保持手部衛生。陳家亮稱,學院正與衛生署商討為檢疫中心的緊密接觸者驗糞便及深喉唾液,驗證糞便能否偵測無病徵的感染者,望首階段為100人檢測。
醫局:腹瀉確診者驗糞 沿用深喉唾液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昨回應,目前會為有腹瀉的確診者驗糞便,如呈陽性需要有2個糞便樣本呈陰性才能出院。至於加強監測計劃化驗,庾說會聽專家意見,目前沿用深喉唾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稱,衛生署化驗所及香港大學會為所有確診者做病毒基因排序,現時未有結果。
- 【新冠變種】本港Omicron BA.5逾百宗個案涉不同分支 歐家榮:來自多個源頭 日本英國確診回升
- 【第二代新冠疫苗】莫德納擬申請在港用二代疫苗 輝瑞BioNTech新疫苗研究:對Omicron免疫反應增19倍
- 【新冠變種】哈佛研究發現Omicron BA.4和BA.5能避康復者及已接種疫苗者抗體 或令感染激增 莫德納正研究新版疫苗
- 【猴痘】新加坡韓國陸續出現猴痘個案 新一波擴至亞洲
- 【肥胖】調查:第五波疫情下36%港人體重增一成 BMI愈高增磅比率愈多 籲正視肥胖症
- 【新冠康復者】感染新冠長者後遺症 長新冠令性情行為有變?心理負面情緒問題怎辦?
- 【新冠疫苗】美FDA准6個月至5歲嬰幼兒接種新冠疫苗 測試:BioNTech對幼兒避免感染有效率80%
- 【血氧機】消委會提醒影響血氧計準確度的5個因素 指甲太長手太冷太濕、心房顫動不宜使用(附使用技巧短片)
- 【新冠變種】BA.4及BA.5傳播力更強 多國感染比例上升 歐疾控中心發警告 將成主流病毒株
- 【新冠疫情】疫苗通行證擴至13指定醫療處所 關於醫管局專科門診診所等疫苗通4個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