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眼睛和視力有多重要,但懂得好好保護和認識這對靈魂之窗卻並非很多人做到。早於1980年成立的養和醫院眼科部,創立初期原來僅得養和醫院院長李維達醫生一人坐鎮,由治療、驗眼至配鏡都要「一腳踢」,時至今天已擴展至16名眼科專科醫生,各展專科所長的同時,整個過百人團隊更同步實踐3T:悉心教學(Teaching)、團隊精神(Teamwork)和互相信任(Trust)的核心價值,與港並進。瞬間走過40年,人才和醫療儀器的不斷發展下,對一些過往隨時有致盲機會的眼疾患者來說,帶來了什麼曙光呢?
文:謝美芳 協力:Jovy、夏穎欣
攝影:陳國良、黃永昌(部分相片由受訪機構提供)
“數十年來,眼疾問題其實都大同小異,眼痕、發炎、白內障、青光眼等,只是當時的人不會即時睇眼科,直至白內障、糖尿上眼令他們視力出問題,才會睇眼科。”
——養和醫院院長及眼科部主管李維達醫生
80年代引入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
1980年從美國習醫回港的李維達醫生,回想起40年前,當時無論是政府或私營的眼科醫生並不多,而市民對眼疾的了解也有限。李維達醫生以白內障手術為例,美國早於70年代已用超聲波為白內障病人做乳化手術及植入人工晶體,但香港至80年代仍未廣泛應用,為了讓更多人有機會改善白內障問題,李院長在養和醫院引入此技術利用超聲乳化技術進行微切口白內障摘除及晶體植入手術,當時只有少數私家眼科醫生擁有此項技術。據了解,至80年代末,公營醫療機構逐步引入超聲乳化技術進行白內障手術,而李院長也有份參與部分培訓工作,傳承這門「新興」技術。
初期每年接受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的病人只得十個八個。但隨着白內障手術日趨成熟普及,眼科部也於2003年成立了白內障手術中心,其後於2012年易名為眼科手術中心。
90年代長足發展新里程 奠下3T雛型
成立眼科部除了以個人專長幫助病人,李維達醫生更銳意建立一個匯聚醫療人才、專業知識、技術和科技的平台,因此於90年代先後邀請了多位知名眼科醫生加盟,張叔銘醫生、曾雁醫生等之外,還有於1996年挾着豐富教學經驗從中文大學加入養和醫院的陳蔭燊教授,其後他更為養和引入LASIK視力矯正手術,成立了視力矯正中心,開拓了一個新里程。不說不知,全港首個LASIK視力矯正手術正是由李維達醫生操刀,而全港首十個成功接受此手術的病人之一,包括養和醫院行政經理李維文先生。
現時的養和醫健陳蔭燊視力矯正中心,至今已成功為超過12萬隻眼睛完成激光矯視手術。隨着矯視科技的發展,中心更先後引進SMILE、LASEK、TransPRK、PresbyLASIK等矯視手術,為病人解決近視、遠視、散光和老花等問題。
李維達醫生跟陳蔭燊教授早於美國時已認識。「陳教授是一個我很敬重的人,更是我的偶像。他十分着重教學科研,並提出3T:Teaching,Teamwork,Trust的重要性,當時他更提出要訓練更多專科醫生掌握LASIK,這種團隊間的互相教學、分享模式,正是養和實踐3T的雛型。」
開啟教學之門 醫生、護士、病人建立互信
李維達醫生闡釋,3T的核心價值實需環環相扣。「因教學提升了專業知識和技術,大家互相學習分享,從而建立信任和溝通。團隊之間有互信,醫生會樂意分享新科技知識及操作新儀器等經驗,有助提升整體專業水平。」
他以LASIK為例,不僅醫生要掌握相關技術,眼科部的護士也需要接受訓練,了解手術的每一個程序。「護士可以向病人清楚講解整個手術過程,病人才會明白手術總會帶有風險,從而建立符合現實的期望。」養和眼科部更會定期進行病人問卷調查,以了解病人術後的感受和治療是否符合期望。「這是病人的知情權,也是教育病人的重要一環。」
團隊精神 延續眼科服務和發展
李維達醫生強調,要實踐3T精神,除了眼科醫生和護士,還需要視光師、技術及支援人員等的參與,一起發揮團隊精神,才能提升病人的眼疾治療和整體服務質素。
他坦言,要達至最終的信任,還要做到:「把病人對我的信任,完全交付給團隊。過程中,病人也要相信我會根據其狀况轉介一位值得信任和更勝任的專科醫生給他們,這是一種延續性的醫療照護和互信,亦是團隊精神所在。」
“將來眼科部的發展,不能單靠我一人,要整個團隊一起努力,建立共同信念,發揮3T精神,進一步拓展及深化專業領域,才能更好地照顧病人,與病人同行。”
養和眼科部發展里程 |
|
1980年
|
成立眼科部 |
1996年
|
成立視力矯正中心 |
1997年
|
視力矯正中心成為亞洲首間獲CRS推薦的LASIK培訓中心 |
2000年
|
眼科部開始為長者提供優惠的套式服務 |
2002年
|
視力矯正中心易名為陳蔭燊視力矯正中心 |
2003年
|
成立白內障手術中心 |
2008年
|
成立中環診所眼科中心 |
2012年
|
白內障手術中心易名為眼科手術中心 |
2016年
|
於金鐘太古廣場設立養和醫健眼科中心,養和醫健陳蔭燊視力矯正中心亦遷至金鐘。 |
2020年
|
設立養和眼科手術中心(金鐘),連同其他眼科設施佔地逾3萬平方呎,提供一站式眼科服務。 |
養和眼科團隊集合了眼科專科醫生、視光師、護士、工程師及其他支援人員的專長,配合醫療技術的不斷推動下,為角膜、晶體、玻璃體、黃斑點與視網膜、眼瞼、視神經等眼疾患者,提供了更多元的治療選擇,甚至重拾視力。
眼中風不乏55歲以下患者?
「若不妥善控制三高及戒掉吸煙習慣,同樣有增加眼中風的風險。眼中風可分視神經缺血性中風和視網膜血管閉塞中風。較輕微的可能只是血管分支被堵塞,導致部分視力受影響;嚴重的如主動脈、靜脈或神經線中風,則會影響眼睛的視力。」
養和眼科專科醫生鄭智安醫生強調,患視神經動脈堵塞的不乏年輕患者,除因三高因素外,部分人因先天視神經中間的凹位較窄,或神經線內有退化物質積聚,結構上是較易被堵塞,引起眼中風。「這類患者大多於55歲前發病,屬於年輕的視神經動脈堵塞。」可惜,近20年針對視神經動脈堵塞仍未見有效治療。雖然有研究顯示,注射藥物到眼球,或可減少神經線壞死的情况,但暫時臨床上仍未廣泛應用。
至於視網膜的動脈或靜脈堵塞則有些不同。「以前視網膜動脈堵塞同樣沒有治療方案,但現時部分患者可採用高壓氧或眼球動脈注射溶血劑,打通動脈。視網膜靜脈堵塞的部分患者亦適合接受眼球注射抗血管內皮細胞增生因子治療,要視乎堵塞情况,有機會重拾視力。不過,若視網膜的感光細胞或視神經細胞已受破壞,則治療也未必有太大幫助。」
白內障手術成熟 助患者提早改善視力
白內障手術是近年發展成熟的技術之一。鄭醫生表示,養和醫院眼科部早於80年代已引入超聲波乳化手術。「只需在角膜開一個小切口,以超聲波能量把白內障乳化,吸出後並置入人工晶體。好處是傷口細小,大部分情?都不用縫針,康復速度相對較快,散光也會較小。引入了這技術後,很多白內障患者都可以提早改善視力。」
黃斑病變跟都市人生活、飲食習慣有關?
「身體的抗氧化能力轉差,會增加黃斑病變風險!已有研究指出,吸煙及三高都會增加患上黃斑病變的機會。相比三四十年前,現今都市人的生活及飲食習慣令問題加劇,如進食太多油炸、高脂食物,都會影響身體的抗氧化能力。」
養和眼科專科醫生王逸軒醫生坦言,近20年的創新治療,讓更多黃斑病變患者復明。「2000年前的治療方法比較消極,只是做激光消除壞的組織,但同時會破壞正常的組織,因此即使治療後視野相應位置會變成黑影。2000年左右開始研發出光動力治療,理論上主要消除壞組織,但治療後一般僅可維持術前的視力,甚至會更差一點。」
及早正視問題 患者有望改善視力
直至約2006年前後,一種名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的藥物面世,直接注射入眼睛後,可有效控制壞組織而不會傷及正常組織。及時治療後,甚至可提升視力,這躍進令更多患者視力獲得改善。
王醫生提醒,另一都市人的眼疾威脅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據估計,糖尿病患者佔本港人口約8-9%,而10個糖尿病患者中,約有3個呈不同程度的糖尿上眼,而每1000名糖尿上眼的患者中,約3人屬情况嚴重,隨時有致盲風險。」
雖然近年有社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有助及早找出患者,但仍建議即使沒有病徵的糖尿病患者,宜定期接受眼底檢查,及早發現、控制風險因素,才能避免視力受到影響。
為什麼要進行角膜移植?
「最常見的原因是角膜受細菌感染後留下疤痕或受創傷。有些人因天生角膜發育營養不全或角膜曾進行多次手術,或有青光眼問題,都有機會令角膜的內皮細胞提早退化而導致角膜水腫,需要做角膜移植。」
養和眼科專科醫生陳頌恩醫生表示,當角膜變得不透明或弧度有改變,令光線聚焦不到眼睛視網膜上,患者便可考慮做角膜移植。角膜移植技術相對過去數十年已進步不少,甚至發明了角膜幹細胞移植,造福病人。
角膜移植技術長足發展
陳醫生表示,過去角膜移植是要把角膜全層換掉,再將捐贈者整個角膜縫在患者眼睛上,對角膜結構有較大影響,排斥機會較高,傷口復原及回復視力的時間較長,可長達一年。
至近年若患者的角膜有疤痕,可考慮進行前板層角膜移植。「即只要更換前板層角膜有疤痕的一層,相對康復時間較快,排斥機會較低。術後約3個月已回復不錯的視力。而角膜內皮細胞出現問題的患者,因提早退化,角膜會水腫,現在可考慮做一個後板層角膜移植,令角膜回復清澈,傷口康復及重拾視力的時間比以前大大縮短。」
醫者。心視
李維達醫生於80年代從美國為養和醫院引入當時在本港尚未廣泛應用的的兩項嶄新技術,一是白內障乳化手術及植入人工晶體技術。原來當年是李維達醫生親自為父母及外父操刀,進行白內障手術。他打趣道:「當時媽媽做手術前,父親還叮囑母親:『即使手術做得不好,也不要出聲,以免破壞兒子的名譽』。」
為親人操刀 不想轉嫁壓力
他笑言:「當時壓力的確有一點,但可想像若我把手術交予其他醫生,他們要面對為院長親人做手術,一定更有壓力!」當年李維達跟自己說:「蓋上紗布,同樣是一隻眼睛,平常心做便可以了!」一個又一個的手術便告完成。
為養和引入的技術還有角膜移植手術。當年的一位病人正是8個月大因患上德國麻疹,眼角膜受感染發炎而導致雙目失明的「失明音樂家」汪明欣。
感觸等待30年 仍未有技術助明欣復明
「當時想,即使她看不到,我可否為她改善一點點視力,為她多買些時間,或許將來科技發展可以幫到她。」李維達醫生坦言,明欣由3歲半到8歲已先後做過6次角膜移植手術。對一個小孩子來說,每兩星期要覆診,相隔一個月有可能要入院,有時甚至要注射小量麻醉藥,對李維達醫生來說,眼見明欣有恐懼、感痛楚,但仍堅忍下去,實不容易熬過。
慶幸的是反覆治療能夠讓明欣看到一點點,情况趨穩定,加上家人對她照顧有加,後來她更入讀了盲人學校。「豈料明欣卻因掉了鏡片而不自知,結果發炎致眼角膜壞死,救不到雙眼……往後等了30年,仍然沒有科技可以救到這類眼疾。」
曾出席明欣婚宴的李維達醫生,讚嘆明欣雖然失明,但仍努力不懈學唱歌、寫書。他更感觸地說:「她曾在書中述及,即使看到東西的時間短暫,還是很感恩的,叫我(李醫生)不要傷心。最重要的是在不幸之中,她有家人的愛和正能量支持,讓她可堅強生活下去。」
李維達醫生忠告,好好保護自己的靈魂之窗,40歲開始定期驗眼,緊記不要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