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科委會建議第三針注射復必泰 許樹昌:中大研究完成兩劑科興後打復必泰較多現副作用 (附3類人士接種加強劑建議)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的聯合科學委員會昨聯同行政長官專家顧問團開會,商討第三針接種安排。委員會建議三類人須補打第三針新冠疫苗,最優先是免疫力弱者,其次是逾160萬接種兩針科興的人,尤其是年滿60歲、醫護人員等高風險者,以及已接種兩針復必泰並有較高感染風險的人。專家基本上都建議第三針注射復必泰。至於第三針副作用方面,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主席許樹昌稱,根據中大研究,將80名完成接種兩劑科興的人,隨機各分配40人接種復必泰或科興作為加強劑,打復必泰組別有較多人感針口痛、疲倦、肌肉痛,沒嚴重副作用。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科興/BioNTech復必泰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分佈、60歲以上人士即日籌安排 (附慢性疾病人士接種疫苗注意事項)(更新8月10日)
Tonkichi Omakase買一送一 超抵價勁嘆日本直送大拖羅、蜜柑鲷 人氣日式吉列豬扒專門店—丼吉(Tonkichi) 聯乘明報推出限量50份 刺身x壽司x吉列黑豚升級版抵食Omakase套餐 價錢:$1280 了解更多 |
科委會建議3類人打第三針 研究:打科興後打復必泰 較多現副作用
本港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劑數至昨日突破900萬劑。關於第三針副作用方面,許樹昌稱,根據中大研究,將80名完成接種兩劑科興的人,隨機各分配40人接種復必泰或科興作為加強劑,打復必泰組別的有35人針口痛,科興的則有12人;復必泰組別亦有較多人感疲倦、肌肉痛,惟全部症狀一周內消退,沒嚴重副作用。
免疫力弱須隔4周接種 打科興者隔半年
許樹昌在會後表示,委員會建議三類人接種第三針。
第一類:為免疫力弱者,須與第二針相隔至少4星期,相關患者包括需接受化療或電療的活躍癌症病人、接受器官或骨髓移植患者、需要洗腎者、愛滋病患者,以及服用抑制免疫系統藥物的風濕病患者。專家說本身打兩針科興的人,第三針可接種產生更好免疫反應的復必泰。
第二類:為已接種兩針科興的市民,尤其是有較高感染風險的人,包括60歲或以上長者、醫護人員,參與抗疫工作、提供跨境運輸或在管制站和港口工作的人員,以及長期病患者,委員會建議這些人相隔第二針至少6個月接種第三針,可選擇「溝針」接種復必泰。
第三類:為上述較高風險群組中已接種兩針復必泰的人,專家不建議轉疫苗,暫時沒有數據顯示滅活技術平台的疫苗會產生更好的免疫反應;如對復必泰產生嚴重過敏反應,則可轉打科興。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科興:接種第三針可能必須 稱研究顯示應與次針至少隔28天
曾染疫者可詢醫生打第二針
對於曾經染疫的康復者,應否接種加強劑的數據不足。許樹昌表示,康復者接種一針可維持較高的抗體水平,但抗體仍會隨時間減少,如需到高危地方工作或讀書,應與醫生商討需否補打疫苗,第一劑和第二劑應相隔6個月。
防護中心稱盡快安排 需要會加購疫苗
被問到何時可打第三針,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當局會逐步、有序地推行,希望盡快為免疫力低、醫護人員、長者等安排第三針接種,他相信當局很快可向市民講述最新安排。截至昨晚,本港合共有超過167萬人已接種至少一針科興,其中逾161萬人已打兩劑。被問到有否足夠疫苗,徐回應,如有需要,政府會加購疫苗。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說,目前最終目的是為年滿18歲、接種科興的人打第三針,但有優先次序,先安排高風險群組接種,「到最終打到沒有病痛、不太大年紀,一直降到40歲、30歲,甚至是18歲以上,基於所有科學印證都是值得打的」。至於不屬高風險、已打兩針復必泰的人,他指現時建議並非「一世無得打第三針」,相信該批人最終都要打第三針,只不過是時間及疫苗種類的考慮。
委員會:維持接種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相隔14日
至於世衛建議流感疫苗可與新冠疫苗同時接種,聯合科學委員會昨日就此討論。劉宇隆表示,委員會認為本港在「清零」政策下,有足夠時間接種疫苗,採取比較小心的方案,期望清晰區分兩款疫苗接種後的反應或副作用,維持接種兩類疫苗須相隔14日,但會彈性處理。
明報記者
- 【心臟病】留意胸痛警號?了解冠心病、心律不整成因、徵狀和治療 及早預防併發症
- 3大皮膚問題:膚色暗啞、暗瘡、濕疹 營養師7個貼士 從飲食入手容光煥發
- 【直腸癌】研究:直腸癌患者半年免疫治療 腫瘤100%消失 減傳統療法後遺症 復發及長期治癒率未知之數
- 【天氣病】夏天高溫潮濕 哮喘、肺炎、沙門氏菌致食物中毒、關節痛發病機會增 高危一族要注意
- 【新冠疫苗】18至59歲接種首針和第2針復必泰疫苗相隔延長至8星期 減心肌炎風險 22日起可改預約
- 【懷孕準備】35歲前生育較佳?夫婦生育前應如何準備及懷孕前檢查包括什麼?
- 【新冠變種】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破3個月新高 1患者可傳染逾2人 歐家榮:個案「散發」15區 料傳播鏈眾多
- 【新冠變種】理大蕭傑恒憂BA.4及BA.5兩變種病毒流入社區 免疫逃逸能力較BA.2高 易二次感染
- 【貧血原因】缺乏鐵質致頭暈心悸免疫力下降 逾80%港人攝鐵不足 貧血忌亂吃補充品(附含鐵質食物)
- 【呼吸道感染】研究:包膜細菌、猩紅熱、水痘及肺結核等4類傳染病較新冠爆發前減 團隊倡續戴口罩 防細菌爆發控抗生素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