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肥胖是「疾病」 認清國際標準BMI、腰圍
每個人對肥胖的定義有所不同,而BMI是醫學上量度肥胖程度的指標,按世界衞生組織的指引,亞洲成年人的標準BMI是介乎18.5至22.9之間,超過23屬於超重,超過或等於25屬於肥胖。而腰圍尺寸則可反映腹部是否積聚過量脂肪,如亞洲成年男性及女性的腰圍分別超出90厘米(約36吋)及80厘米(約32吋),便屬中央肥胖。楊醫生提醒,即使BMI的指數屬標準,但腰圍數字超標,也不可掉以輕心。
部分降糖藥可助減重 須處方服用
眾所周知,減肥方法離不開調節飲食及多做運動,但近年卻興起服用降糖藥減肥。楊醫生稱,在香港,目前共有兩種控制血糖藥可以處方給非糖尿病人用於減肥,研究數據亦顯示這兩種藥物用於減肥是安全而且有效的,只要跟隨醫生指示,可以長期服用。
其中一種為第一代GLP-1受體促效劑「利拉魯肽」(Liraglutide),其功效包括刺激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水平及升糖素,同時可減慢胃部消化,並能控制腦部負責食慾的神經元,減少飢餓感,從而達至減重。糖尿病患者需每日注射,平均可減重6%;若用於非糖尿病人身上,每次最多可注射3毫克。
楊醫生表示,近年推出的第二代「司美格魯肽」(Semaglutide)亦能達致相當不俗的效果。有研究數據顯示,逾八成人在每周注射2.4毫克「司美格魯肽」後,能減去5%的體重,更有近五成人能減去15%的體重。此類藥物可經針劑注射或口服,唯香港暫時只有針劑,患者需每周注射一次,口服藥則可為不希望每天注射藥物的人士帶來另一選擇,惟香港暫未引入。
相關閲讀:減肥失敗體重易反彈?營養師拆解5個謬誤和竅門 輕鬆減磅不用「無啖好食」
國際指引服降糖藥減肥 亞裔人士BMI需逾27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際指引,只有BMI超過30的歐美人士及BMI超過27的亞裔人士,才可使用此類藥物減肥;若患者本身患有與肥胖相關的疾病,例如血糖或膽固醇異常,又或是睡眠窒息症等,使用條件會相對寬鬆。需留意,服用這類藥物可能出現反胃、作嘔等副作用,小部分人會心跳加速、肚瀉或便秘。
用藥減肥風氣不宜盲從 須諮詢醫生了解副作用
除了以上兩種藥物,SGLT2抑制劑是另一類常用於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它能抑制腎臟吸收葡萄糖,並將多餘的糖分經由尿液排出,平均最多能減少兩公斤體重,並具降血糖、血壓、保護心腎的功效,唯其副作用包括有機會導致與尿道相關的炎症,而且停服後體重可能會反彈。現時SGLT2抑制劑在香港仍未被批准作減肥,因此醫生不會處方此藥單純作減肥用途。
相關閲讀:糖尿病|7類口服糖尿藥副作用有不同?服藥後會增磅?醫生拆解5個關於糖尿藥的問題
持續減肥效果 應配合運動及均衡飲食
單靠服用藥物減肥未必能達到持續的效果,配合運動及均衡飲食才是最理想的方式。楊醫生提醒,使用藥物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了解其效用、副作用和風險,並要衡量是否適合自己的身體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