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新冠病毒於氣霧可活3小時 留塑膠3日不鏽鋼2日

《紐約時報》引述當地專家稱,病毒與吸煙時呼出的煙一樣,飄散一段距離後,病毒在空氣中的數量會非常低,認為公眾毋須過分恐慌。圖為兩名市民暫時脫下口罩抽煙聊天。(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可於塑膠和不鏽鋼表面,分別存活長達72小時和48小時,在「氣霧」(Aerosol,又稱氣溶膠)程序下可存活3小時。《紐約時報》引述專家稱,世界衛生組織稱病毒不會透過空氣傳播,但今次研究反映氣霧可於空氣中停留半小時才落地,但病毒數量非常低,大部分並非身處病人附近的人不易受感染。有本港醫生稱,研究反映戴口罩及清潔手部,對預防感染極為重要。
美國國家過敏及傳染病研究所(NIAID)、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與當地兩所大學合作,早前測試新冠病毒及SARS病毒在霧化程序、塑膠、不鏽鋼、銅、紙板表面的存活、數量和衰減情况,並於周二(17日)於國際醫學期刊《新英倫醫學雜誌》發表研究報告。
研究發現,兩種病毒均於塑膠表面存活時間最長,研究人員於72小時後仍可在塑膠表面檢測到新冠病毒,其半衰期中位數約6.8小時,SARS病毒的半衰期中位數更逾7.5小時;至於不鏽鋼表面,新冠病毒可存活長達48小時,半衰期中位數約5.6小時。研究亦發現新冠病毒在紙板表面存活不足24小時,於銅表面則不足4小時。
團隊又利用儀器噴出5微米或更小的液體顆粒,模擬霧化程序下病毒的存活情况,結果顯示新冠病毒存活達3小時,半衰期中位數為1小時6分鐘。
病毒隨氣霧留空中半小時
專家:病毒數量低 籲勿恐慌
《紐約時報》引述參與研究的弗吉尼亞理工霧化病毒傳播專家馬爾(Linsey Marr)稱,在6呎高位置的氣霧,34分鐘後才落到地上,病毒停留空中約半小時,附近的人有受感染風險;醫護人員在處理病人時的霧化環境下,不能只靠外科口罩,須用更高級的口罩和防護裝束。不過,馬爾稱公眾毋須過分恐慌,因隔一段距離後,空氣中的病毒數量非常低,並非身處病人附近的人不易受感染。
專家:醫護霧化環境不能靠口罩
香港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稱,雖然氣霧會沉澱、稀釋及有半衰期,但若空氣流通,傳播風險不大,現時不清楚接觸到多少劑量的病毒才會受感染,所以市民應保持警覺,相信戴上口罩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港醫生:反映密閉空間風險高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稱,研究反映身處密閉空間的風險高,若有患者在巴士打噴嚏,其病毒粒子可在車廂懸浮及依附在車廂內的塑膠或不鏽鋼上,若在港鐵車廂打噴嚏,車廂內氣流或帶動病毒粒子到10至30米外,提醒市民切記戴口罩,保障自己及防止噴出飛沫。他又說,當市民在一個新環境時,應視所有觸摸到的物件皆已受污染,觸摸後應清潔雙手。
- 流感可致心肌炎或突然死亡 醫生:35歲後猝死3大主因:隱性心臟病、心室顫動、腦出血
- 【精神健康】學者:「99.9%精神病患者99.9%時間沒威脅」籲社會勿標籤 免潛在病人不敢求助
- 本港Omicron XBB成新冠主流毒株 中大:兩款口服藥對變種仍有效
- 散光成因?可以遺傳?嚴重可致弱視?中大:把握8歲前黃金治療期
- 【中暑症狀】持續高溫中暑怎麼辦?與熱衰竭有分別?急救導師教路:4個處理步驟
- 【世界無煙日】電子煙禍害如傳統煙草 無助戒煙 籲尋專業協助
- 【新冠後遺症】中大研口服微膠囊活菌配方助紓緩長新冠 最少5徵狀明顯改善
- 【新冠疫情】港府推算新冠感染人數日逾1萬宗 孔繁毅:長遠需針對XBB變種單價疫苗
- 【激光矯視】SMILE Pro是什麼?養和新一代單眼手術時間由25秒縮至10秒 矯正深度散光效果更理想
- 代糖產品有哪些?世衛指代糖無助減肥控體重 長遠或增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