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或身邊的親人隨年歲漸長,會開始出現不同狀况的健康毛病,除視力障礙外,聽覺障礙亦是其中一種困擾長者的健康問題。長者聽力衰退,不但影響他們與人交流及感知能力,更有機會令他們處於種種危險當中。助聽器能讓他們「重拾」部分聽覺,但為何長者往往不願佩戴?作為家人該如何將心比心,設身處地了解長者的感受,好讓他們願意戴上助聽器。
長者聽力障礙受困擾 了解聽覺變差原因 50歲後要注意
我們經常以為聽覺問題只會發生在年紀較大的人士身上,但其實聽力衰退多數於50多歲時已開始出現。養和醫院聽力學家區建國博士解釋,聽覺變差可以是耳朵不同位置出現問題:
耳朵位置 | 聽覺變差原因 |
外耳道 | 被耳垢或障礙物堵塞 |
中耳 (耳膜、耳骨及中耳腔) | 因發炎而出現積水,甚至耳膜穿破、耳骨硬化 |
內耳 (耳蝸) | 因為年齡導致內耳聽覺細胞退化 |
區博士指出,長者的聽覺受到聲量大小 (Sensitivity)、頻率辨別 (Frequency selectivity)和時間分辨 (Temporal resolution)等三方面影響。大眾都會以為長者聽覺變差,只是聲量小而「聽不到」,其實長者聽覺退化亦會影響分辨聲音頻率的能力。
長者聽力退化 先影響接收高頻率聲音
他續指,頻率即是聲音的高低音,聽力變差的長者需要兩個聲音的頻率相差較大時才能聽出來,例如「du」和「do」兩個音頻相差很小的聲音,長者難以分辨。而且長者聽力退化,首先會影響接收高頻率的聲音,再慢慢影響到接收低頻率的聲音,因此他們會聽不到部分的發音,例如「我食豉油」的「豉」/s/是高音,長者可能只聽到「我食油」,但聽不見「豉」字,容易產生誤解。除了溝通造成誤會外,外國和香港也曾有研究發現,聽力下降的長者,有機會因聽不到倒車時發出提醒行人的高頻率聲響而被意外撞倒。
相關閲讀:【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語音時間長短接近 如街、雞兩音難區分
另外,長者對聲音時間分辨的敏感程度也會下降,例如「街」是時間較長的語音,「雞」是時間較短的語音,長者可能無法區分時間長短接近的語音,因而聽不出「街」和「雞」的分別。
謹記三大要點 代入長者的「聽覺世界」
跟長者談話時,區博士建議家人應注意以下三個重點。
聲量大小:家人說話時可以稍為提高聲量或考慮佩戴助聽器。但是說話大聲,聽者不一定聽得清楚。
頻率辨別:家人可能愛莫能助,但應以同理心代入長者的感受。因為不管助聽器有多好,也要靠剩餘的聽覺細胞將不同頻率的聲音輸送到大腦,當傳送頻率功能失調,自然會影響對聲音的理解,減弱識別頻率的能力。另一方面,家人亦要明白長者的腦筋已不如年輕時靈活,他們需要完整句子才可了解說話的含義,不像年輕時般,單靠一字半句便能解讀箇中意思。
時間分辨:跟長者溝通時亦要注意說話的節奏,最好放慢語速並提高聲量,讓他們有多點時間去分析。情况就像聽外國人說英語,若對方說得太急速,很多時候我們未必能理解說話內容。另外,長者一般較難集中精神,溝通時最好先輕拍對方,示意他們要集中精神,之後才展開對話。
助聽器功用有限 重要是溝通技巧和耐心
助聽器的原理是根據失聽的程度把聲音擴大,例如用家的高音聽力較差,便集中擴大高音。當長者初嘗試佩戴助聽器去改善聽力問題,很多時都會不適應,例如覺得周遭環境很嘈雜。區博士提醒,家人首要明白助聽器並不是「靈丹妙藥」,終究它只是個擴音機,不能把已受損的聽覺恢復正常。
再者,助聽器只是幫助把聲音擴大,不能加快大腦分析說話的意思,所以當我們與長者說話時,不妨說慢一點,讓長者有多點時間明白和分析內容,切忌太急速或說不停。
家人需努力配合 讓長者重新適應新聽力
區博士指出,由於長者的聽覺退化,大腦逐漸沒有處理噪音的習慣,尤其是長者可能已失聽了一段時間,大腦已習慣了安靜的環境,當戴上助聽器,突然聽到很多以前聽不到的聲音,就會覺得很吵耳,更認定助聽器無好處、有很多雜音,從而放棄佩戴。然而,聽覺正常的人都會聽到這些雜音,因此,家人應好好跟長者解釋,這些雜音是環境聲音,一般人也會聽到,需要時間適應。
日常生活的高頻聲音,例如廁所沖水的聲音和烹調時所發出的「咋咋聲」,長者以往可能已聽不見或者變得很細聲,但當使用助聽器後卻突然變得刺耳。這時候家人可從另一角度向長者解釋,指出烹調時鍋鐵的碰撞聲其實是個信號,正好提醒他要留神,避免燙傷。只要他們慢慢習慣,所謂的「噪音」可助他們避開危險。 總括而言,長者佩戴助聽器後,也需要家人的協助或配合,才可以讓他們體驗到戴助聽器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