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組織調查發現,港人對心臟衰竭認識嚴重不足,分別有六成及逾九成受訪者未知疲憊及忽略夜咳為心臟衰竭病徵。同時,逾九成受訪者認為現時社會對心臟衰竭支援不足。組織希望政府能及早改善相關配套及加強教育。
一成人知傷風流感可致心衰竭惡化
病友組織「關心您的心」於6至7月做問卷及網上調查,訪問301名市民。結果顯示,只有一成受訪者能夠辨認傷風或流感為導致心臟衰竭迅速惡化的原因。組織指出,心臟衰竭四大病徵為氣喘、水腫、疲憊和咳嗽,調查中六成受訪者未知疲憊為病徵、逾九成忽略夜咳是病徵,在天氣漸轉秋涼時患者容易混淆病徵,延遲診治。
四大病徵:氣喘 水腫 疲憊 咳嗽
同時,逾九成受訪者認為社會對心臟衰竭支援不足,尤其於治療經費、康復服務和新型藥物資助等方面。「關心您的心」主席梅卓能表示,政府已為患者提供治療和支援,但不足以應付需要,希望政府及早改善相關配套,如投放更多資源改善復康支援、重新檢視藥物名冊、及早將新一代藥物列入名冊等,使患者接受更好治療。組織亦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加強教育,讓市民與患者攜手面對疾病。
調查亦發現,逾六成受訪者低估心臟衰竭導致死亡的機率,逾七成高估65歲以上者患心臟衰竭機率,或誤以為心臟衰竭是年邁者病症。心臟科專科醫生董光達表示,心臟衰竭有年輕化趨勢,近年臨牀個案有40多歲市民。董光達認為,不同年齡市民都應該關注心臟衰竭,提高警覺,亦應增加對疾病的認識,於患病初期迅速求醫;家屬亦應掌握疾病知識,多關心及照顧身邊患者。
明報記者
專題系列文章
- 【肥胖】全球5至19歲近1/10屬肥胖 增糖尿、心臟病風險 超加工食物所致
- 【精神健康】港大估算:去年港人自殺率升 學童輕生率減半 25至39歲男升幅最大主因財務
- 新一季流感疫苗接種9.25開始 涵注射式滅活疫苗及噴鼻式減活疫苗
- 【精神健康】港學童睡眠時間不足 睡眠失調影響情緒及學業 中大研AI改善
- 【精神健康】專家:男士多怕尷尬 家事、壓力不願求助 籲勇敢踏出第一步
- 應對過敏症學童病發 家校合作過敏反應應對方案 處理緊急狀况
- 【開學在即】陪伴孩子閒談減焦慮 提升學習適應力
- 日本腦炎感染至發病4至14日 港6年來首宗 患者發燒頭痛及嘔吐
- 調查:逾四成濕疹患者稱過往治療無效 港大推無副作用保濕霜 減誘發免疫反應
- 測試2款學生鞋致癌物「六價鉻」超標 消委:腳沾濕有敏感紅疹應停穿